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淮河琴书
释义

淮河琴书,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蚌埠市、阜阳市阜南县等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琴书艺术。于清代从河南、山东等地传入。曲调婉转优美,唱腔舒缓浑厚,语言纯朴生动,韵味优美悠长,在淮河流域众多的戏曲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代表性传承人孟颖曾获全国表彰。

中文名:淮河琴书

遗产级别: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皖政200893号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项目编号:Ⅲ—11

申报单位:安徽省蚌埠市、阜阳市阜南县

历史渊源

淮河琴书传入安徽省阜南县乡村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因演唱形式活泼,语言纯朴生动,曲调婉转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流入的地区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路:一路是由河南永城县老艺人邵元振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孟兆兴、孟献春、孟颖等;一路是由山东瞎子(真名不详)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杨元得、张法、苗明才、苑金榜等;一路是淮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陈豁牙(真名不详)、良麻子(真名不详)、付学兰、王文艺等。这三路琴书在淮河两岸及皖西北、皖北地区广为流传,三路老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需求,融合地方淮词、大鼓、坠子和民间小调,与当地艺人互相切蹉技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代表淮河风情的淮河琴书。

主要特点

淮河琴书唱腔音乐为主曲体,代表性唱腔有:“四句腔”,“四句腔”分:“慢四句腔”、“快四句腔”,“垛子板”垛板中间唱中有说,还有“凤阳歌”、“梅花落”等曲牌,艺人称:九腔十八调。淮河琴书曲调婉转优美,唱腔舒缓浑厚,语言纯朴生动,韵味优美悠长,在淮河流域众多的戏曲文化中独树一帜。

传承人

孟颍是安徽省知名曲艺家,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琴书的主要传承人。孟颍表演的琴书不仅很好地继承了传统琴书的“九腔十八调”,而且注意从地区戏曲、民间小调中汲取营养,丰富淮河琴书的唱法。2004年,她凭借创作的琴书《一块碎玻璃》荣获中国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2009年,在全省曲艺小品大赛中,她表演的琴书《喜事多多》获安徽省曲艺类一等奖。200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对60年来一批在中国有影响的曲艺家进行表彰,阜南县梆剧团演员孟颍被授予“优秀中青年曲艺家”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