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画饼充饥
释义

中国成语名字之一。“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词语解释

读音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

解 释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 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示 例

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近义词

望梅止渴

反义词

名副其实

谜语

饼干图

英文

feed on ill usions

日文

空想によって自(みずか)らを慰(なぐさ)める

法语

se repaǐtre d'illusions

德语

mit gemalten Kuchen abspeisen

俄语

несбыточный

典故

典故一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典故二

著名经济学家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

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只算了个人收入部份,没有将全国人民共有的资产及增值部分算进来。

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着所有的国有资产,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全国所有土地等资产。

这些资产每年经营或出让等等方式获得收益相当高,原本是要向全体所有权人也就是广大民众分红。只是建国时间还不太长,暂不向民众分配共有资产经营收益。将来后会逐步完善分配制度,达到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目的。

从这角度算起来,社会主义国家民众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众资产普遍要高出很多,收入也高得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资产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发展成果也被少数人占有享用。

画饼充饥故事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后汉书·卢毓传》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新版故事

话说,乾隆皇帝早朝已罢,群臣纷纷散去,乾隆独把刘庸留下,对他说:“今日无事,我想和刘爱卿到正阳门以观街景。”君臣说罢,换了朝服,轻装简从,登上了正阳门。时值初秋,天高云淡,鸽铃阵阵,不远处人流熙熙攘攘。乾隆一笑,计上心来:“刘爱卿,听说你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你看看下边的人,来来去去,你能数得过来有多少人吗?”刘庸稍加思索后答道:“依臣看,城下来去人虽多,只用二字便可概括。”乾隆捻须问道:“哪二字?”刘庸答:“名利。”乾隆听罢,抚掌笑道:“爱卿可比齐之宴婴也!”

这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它却说明了:人的生存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因此刘庸把熙熙攘攘的人群归纳为只有名、利二人,他的这种见解乾隆皇帝是接受的,然而在历史上也有淡泊名利的人物,那可能就是陶渊明了。东晋时代的陶渊明虽然诗文具佳,但是官做的并不大,仅是个蓬泽县的小县令。一日,他正在读书,有人通知他:上级到蓬泽县视察,请他去迎候。陶渊明久闻这位上司为官不正,不愿曲意奉承,可又不能不去。于是,他穿着便服去迎候。县衙的人提醒他:“迎候上差须穿朝服。”陶渊明闻之,勃然变色,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哪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为了这五斗米的官俸,还得伺候为官不正的人,我不干了!”于是,弃官回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哉安闲的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悟到:如果我没有做官的经历,意味着我没有了生活的来源,家无斗室可居,外无富有之亲眷,而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饭从何来?衣从何来?穷困潦倒,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吗?

有知识的人,尤其是诗人都富于幻想,现实的生活:战乱、民不聊生,教育了陶渊明,明白了他原来的想法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为了补救、为了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一些希望,他创作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百姓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来,长诵不衰,不只是他的文辞华美,而是还因为作者的想象力正是普通人梦境当中追求的生活。当然,这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和‘画饼充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能起到精神医疗的作用。

呜呼:

世人羞言名和利,画饼如何能充饥?

清高也要有限度,甘为民众做嫁衣。

“画饼充饥”不如“筑巢引凤”

在江苏省沭阳县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不少乡镇党委书记的官衔前面加上了“代理”二字,县直单位中也出现了统计局代理局长、残联代理理事长、供销总社代理主任等官职。原来,这些乡镇和县直单位的负责人大多是因招商引资任务未完成而被“代理”的。(8月16日《经济参考报》)

尽管国务院明确要求地方招商引资不得下指标、定任务,但有些地方仍然超常规招商引资,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甚至出台奖惩政策,招商成绩与工资和提拔挂勾。这样一来,招商引资真的就成了“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一些事情就只能靠边站了。无疑,这是一种公权力扭曲和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的表现,其根子是错误的政绩观和不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大搞GDP崇拜的短视行为,是急功近利的瞎折腾,无异于“画饼充饥”。

尽管如此,沭阳县对招商引资是“情有独钟”的。1998年,沭阳县因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2003年,《现代快报》又报道,沭阳县除教师以外的财政供养人员人人都有招商引资指标,完不成任务就面临着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离岗招商直至引咎辞职等处理,多位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因此遭离岗处理。到了2009年,沭阳县又出台了《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办法实施以来已经有数十人被实施“代理”负责。

沭阳县长期以来热衷于招商引资,且搞得如火如荼,连公检法司这些单位都参与到全民招商大潮中去了,可见当地政府求发展之心是多么地急切!殊不知,招商引资也是高风险的,稍有不慎,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倒头来还会赔进去,正如一句“雷人语录”所说的那样:“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赔了算我们的”。要是这样的话,不如不招不引。事实也证明,招商引资的“高压政策”,不仅没给沭阳县带来好处,反而带来了良田闲置、厂房空置等“假大空”问题,也引发了频频闹剧,实在得不偿失。

我以为,作为地方上的父母官,在招商引资的问题上应头脑清醒,实事求是,避免好大喜功的浮燥心理,认真思考“画饼充饥好还是筑巢引凤好”,改一改“唱高调”的老毛病,从人民群众关心的“鸡毛蒜皮”小事抓起,从当地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薄弱环节抓起,抓一事,成一事,务求高质实效。只要筑好了巢,何愁引不来凤?又何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想得不到实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