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人新秀歌唱大赛 |
释义 | 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早期称为《新秀歌唱大赛》,当时只接受香港参赛者参赛,由香港无线电视及华星唱片合作举办,为香港乐坛发掘出不少人才,得奖者会获得华星唱片的歌手合约。1996年无线把华星唱片售予SCMP集团后,于1997年起自行举办,并将比赛改革为《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从全球各地选拔参赛者参赛。2004年由无线与英皇娱乐合作举办是项比赛,改称《英皇新秀歌唱大赛》。比赛于2005年起改由无线旗下另一频道TVB8举办后改称现名,而香港区选拔赛则续称《英皇新秀歌唱大赛》。 经典歌赛(华人男歌赛 华人女歌赛 第1届(1982年) 第2届(1983年) 第3届(1984年) 第4届(1985年) 第5届(1986年) 第6届(1987年) 第7届(1988年) 第8届(1989年) 第9届(1990年) 第10届(1991年) 第11届(1992年) 第12届(1993年) 第13届(1994年) 第14届(1995年) 第15届(1996年) 第16届(1997年) 第17届(1998年) 第19届(2000年) 第20届(2001年) 第21届(2002年) 第22届(2003年) 第23届(2004年) 第24届(2005年) 第25届(2006年) 第26届(2007年) 第27届(2008年) 第28届(2009年) 第29届(2010年)) 经典歌赛华人男歌赛(待完善) 华人女歌赛历届获奖名单 第1届(1982年)金奖 梅艳芳银奖 韦绮姗铜奖 黄汝玲其他著名参赛者 胡渭康、林利、温兆伦。 第2届(1983年)金奖 吕方银奖 孙明光铜奖 邓志玉。 第3届(1984年)金奖 张卫健银奖 戴蕴慧铜奖 欧阳德勋。 其他著名参赛者 罗嘉良、阮兆祥。 第4届(1985年)金奖 杜德伟银奖 苏永康铜奖 林楚麒其他著名参赛者 李克勤、周慧敏、江欣燕、吴国敬、陈雅伦、草蜢、郭政鸿。 第5届(1986年)金奖 文佩玲银奖 许志安铜奖 黎明其他著名参赛者 关淑怡、袁凤瑛、黄翊、袁志伟。 第6届(1987年)金奖 方晓虹 银奖 刘锡明铜奖 董岚 其他著名参赛者 欧海伦、唐韦琪。 第7届(1988年)金奖 谭耀文银奖 何国星铜奖 郑秀文其他著名参赛者:郑伊健。 第8届(1989年)金奖 汤美君 银奖 林汉扬铜奖 朱佩爵 歌星特选奖 李国祥其他著名参赛者 梁汉文。 第9届(1990年)金奖 徐镇东 银奖 陆家俊铜奖 连俊雄 梅艳芳歌星特选奖 陆家俊 自我风格奖 赵少文 其他著名参赛者 汤宝如。 第10届(1991年)金奖 李家强其他著名参赛者 姚安娜。 第11届(1992年)金奖 车沅沅(车婉婉)。 第12届(1993年)金奖 张崇基张崇德银奖 李美林(李玟)。 第13届(1994年)金奖 海俊杰银奖 丁文俊。 第14届(1995年)金奖 陈奕迅银奖 许建邦 铜奖 杨千嬅其他著名参赛者 滕丽明。 第15届(1996年)金奖 何韵诗银奖 关浩正 铜奖 王学琳自我潜能表现奖 欧倩怡其他著名参赛者 邓健泓。 第16届(1997年)改革为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 金奖 刘浩龙(香港)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刘燕燕。 第17届(1998年)银奖 祝钒刚(温哥华)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金咪大奖:吴启钊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黎升铭 其他著名参赛者:萧亚轩。 第18届(1999年) 最具潜质新人奖 关心妍(温哥华)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金咪大奖:吴文深 动力新能量大奖:吴伟男(吴浩康) 其他著名参赛者 胡定欣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李玉钦 其他著名参赛者 曹格。 第19届(2000年)金奖 廖洁韵(纽约) 银奖 林凯璇(马来西亚,吉隆坡) 铜奖 何芸妮(马来西亚,柔佛) 最佳台风奖 林凯璇(马来西亚,吉隆坡) 最佳潜质奖 林凯璇(马来西亚,吉隆坡)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金咪大奖:梁浩贤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何芸妮 亚军:林凯璇。 第20届(2001年)金奖 郭凌霞(上海) 银奖 ING(上海) 铜奖 卢婧(多伦多)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金咪大奖:何晶晶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林健辉(第二届星光大道踢馆魔王)。 第21届(2002年)金奖 BE4(上海) 银奖 张瑜(上海) 铜奖 吴浩康(香港) 最佳台风奖 吴浩康(香港) 其他著名参赛者:张栋梁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金咪大奖: 吴浩康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张栋梁 亚军:张英胜。 第22届(2003年)金奖 唐雅明(美国)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 松日MP3金咪大奖:陈伟霆其他著名参赛者 邓颖芝、梁晴晴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悉尼区选拔赛 金奖:许文轩(现职无线娱乐新闻台主播) 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温哥华区选拔赛 参赛者 何咏雯(现职无线娱乐新闻台主播)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 冠军:吴建亿。 第23届(2004年)改名英皇新秀歌唱大赛 金奖 王明丽(马来西亚,柔佛) 银奖 吴国菲(马来西亚,吉隆坡) 铜奖 王琪(现名王凯骏)(香港) 英皇新秀歌唱大赛 金咪大奖:王琪(现名王凯骏) 其他著名参赛者 麦子豪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 冠军:吴国菲 亚军:王明丽。 第24届(2005年)改名TVB8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香港区选拔赛续称英皇新秀歌唱大赛 金奖 刘维(上海) 完美音色大奖:符琼音(马来西亚,柔佛州)(后参加超级偶像第二届获亚军) 时尚形象大奖 周美欣(温哥华)(后参加2007年香港小姐获季军) 英皇新秀歌唱大赛 金咪大奖:钟舒漫亚军:陈家欣(泳儿) 季军:曾太初 最佳型格奖得主:陈家欣(泳儿)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 冠军:曾国辉 亚军:符琼音 季军:刘洁琪。 第25届(2006年)金奖 陈世安(陈势安)(马来西亚,槟城) 别树一格台风奖 姜宇(天津) 短信人气奖 郑伟康(马来西亚,沙巴) 大无畏挑战奖 王来颖(荷兰) 完美音色大奖 高远(香港) 参赛者 苏醒(悉尼)(之后参加快乐男声获亚军)边品宪(布里斯班)(之后参加超级星光大道第六届走红) 英皇新秀歌唱大赛金咪大奖:高远 亚军:洪卓立季军:许瑾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郑伟康 亚军:陈世安 季军:许慧珊。 第26届(2007年)金奖 柯皓燃(浙江) 时尚形格大奖 陈晓燕(马来西亚,吉隆坡) 10强之一 李政发(马来西亚,槟城)陈晓燕 英皇新秀歌唱大赛金咪大奖:骆振伟 亚军:钟浩贤 观众海选票王:陈闻平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李政发 亚军:郑冰来 季军:陈晓燕 第四:王翎蓓 第五:傅健颖。 第27届(2008年)金奖 潘旭(吉林) 银奖 梁晓珺(雪梨)(参加《超级星光大道》(第五届),获得季军) 时尚型格大奖 余迪安(温哥华) 大无畏挑战奖 潘旭(吉林) 完美音色大奖 潘旭(吉林) 英皇新秀歌唱大赛金咪大奖:陈曙辉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颜莞倩亚军:林淑晶 季军:朱豪仁 第四:许佳麟 第五:张梦秦。 第28届(2009年)金麦克风大奖 曾洁钰(马来西亚,彭亨) 完美钜声大奖 曾洁钰(马来西亚,彭亨) 钻级耀眼大奖 刘杨(中国,河南) 八强 曾洁钰(马来西亚,彭亨)萧丽施(澳大利亚,墨尔本)王飞雪(中国,北京)黄毓敏(马来西亚,柔佛)刘杨(中国,河南)刘界辉(马来西亚,霹雳)杨佳盈(新加坡)郑宝怡(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Astro新秀大赛冠军:黄毓敏(马来西亚,柔佛) 亚军:刘界辉(马来西亚,霹雳) 季军:曾洁钰(马来西亚,彭亨) 第四:涂富祖(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五:钟健桦(马来西亚,槟城)。 第29届(2010年)改由无线电视自行举办 冠军 胡鸿钧(香港) 亚军 张诒博(马来西亚,新山) 季军 陈慧莹(马来西亚,柔佛) 网上最具人气奖 谢颖 三强 胡鸿钧、张诒博、陈慧莹 进入总决赛的八位参赛者 陈慧莹(柔佛) 刘致理(多伦多) 谢颖(旧金山) 张诒博(新山) 曾怡婷(新西兰) 刘佩芯(沙巴) 胡鸿钧(香港) 蔡国强(卡城) 幕后花絮昔日华星你还记得“镶有一颗小星星的变形a字”的标志吗?华星唱片,在香港乐坛历史上,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公司签下的第一位男歌手是张国荣;“四大天王”中有三人在他家呆过,出身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刘德华与郭富城,先后加盟华星,黎明则是通过“新秀歌唱大赛”夺得季军。 你还记得“镶有一颗小星星的变形a字”的标志吗? 华星唱片,在香港乐坛历史上,曾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公司签下的第一位男歌手是张国荣;“四大天王”中有三人在他家呆过,出身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刘德华与郭富城,先后加盟华星,黎明则是通过“新秀歌唱大赛”夺得季军拿下华星的合约,该赛事是华星与TVB合办的选秀比赛,第一届冠军是梅艳芳,后来者郑秀文、陈奕迅、杨千嬅等都是这样脱颖而出。上个世纪80年代,华星唱片成为香港乐坛响当当的品牌,是全港最大,最有活力的华资唱片公司,其实力与国际唱片公司宝丽金、华纳、EM I等不相上下。往事已矣,这属于追溯,用来怀念。 重生一词,意味着有过去可以追溯,有明天可以谈论,抑或期许。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背后易主,华星唱片慢慢出现颓势,至2001年,这个传奇的品牌悄然闭门。生气全无。直到2008年10月,香港富商林建岳买下华星唱片,终于,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似乎,要做一番装修再开张。等了两年,华星唱片于今年5月14日宣布重开,并签下首位加盟歌手杨千嬅,上月即为其推出粤语EP《Home》,寓意“回娘家”了,明年初则重磅发行国语专辑;此外,华星还宣布韩红加盟,新专辑正在筹备中,动作频频。 身负传奇经历,华星唱片无论是闭门不理世事那会,还是敲锣打鼓宣告天下重开此刻,每次都震撼香港乐坛,相当的轰动。于是,重生的将来为何?圈内外都在议论,圈内的唱片公司得考量:它是否会崛起,是否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新一波冲击?圈外的粉丝们则乐道于:“华星三宝”会不会重聚首?老华星人还会再回来么?我们在香港走访了诸多业内人士,包括行业大佬、幕后高人、专业乐评人以及歌手们,一半追溯一半讨论,尝试把“镶有一颗小星星的变形a字”这家传奇唱片公司的种种记录在案,一同期待它的明天。 旧牌重生 心态放低 招揽旧人再造新秀 “一切是从零开始, 但它不是baby,而像一个沉睡了很 久很久的巨人” “新华星”的推广早在前年就开始,当时东亚就在香港举行“东亚华星演唱会”,召集众多歌手同聚,成就乐坛一大盛事。 当华星唱片重开的消息宣布后,歌迷的热情立即被激起:“要是把陈奕迅也挖回华星,那多完美啊!”有网友则附和称:“这还不够,最好梁汉文也回来,‘华星三宝’重聚!”对此,华星重开的操盘手陈志光笑言:“这个好像是很完美的童话故事。真的很难说,有一句话是一条钥匙是不会响的,要双方面都有这个想法,这个事情才会产生。”南都记者追问,那是否会将东亚内部的歌手如郑秀文、许志安、何韵诗签回新华星旗下?他表示,首要前提是歌手本人有这个意愿,“如果他们很想,我们当然可以再做内部的协调,不然的话还是会留在原处,毕竟待在东亚唱片也比较久了,都会有感情。” 华星辉煌上世纪80年代有张国荣、梅艳芳、罗文、吕方、刘德华、杜德伟、许志安、黎明、郑秀文等,无论是新人歌手抑或是已成名者,人才济济。时任宝丽金高层的陈少宝,和南都记者聊起昔日的老对手,忍不住赞道:“华星就是一个很地道、很本地、很香港的音乐制作公司”,他将老华星的成功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有个很大的媒体做后台;第二,它最早的历史是做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这些,很多黄沾写的歌都给他们,郑少秋都是他们那边出来的;第三,前期的华星,有几个很厉害的人,陈淑芬、李进他们,懂得做音乐,也是很好的经纪人。后来,他们走了之后华星没有好过,他们走的时间又是很多人一起走的,整个华星就差不多垮了下来,真的。” 但观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尚未成大器的陈奕迅、杨千嬅、何韵诗,或演而优则唱的古天乐,签约两年后则转走的郭富城,颓势已现。“九十年代初的华星幸而终于有了比较好的养家歌手接捧,像郑秀文、郭富城及许志安。但总的来说却是倾向衰落的。”香港著名乐评人黄志华点明,之后又补充一句说:“我想,这也真是香港流行乐坛大气候的不济所造成的影响。”这家传奇唱片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香港乐坛的沉沉浮浮、反映了业内的各种规则。 而这样一个传奇公司,又准备如何东山再起? 往事重提哥哥当年从华星跳槽 讲述人:陈少宝 1987年,哥哥张国荣从华星跳槽到新艺宝,被称“香港音乐史上最大的跳槽案”。时任新艺宝高层的陈少宝,向南都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故事。那时,新艺宝是由宝丽金与电影公司新艺城合资,新艺城推出的影片很红,张国荣的电影合约也签到这,并唱了《英雄本色》主题曲。听说哥哥在华星有些不开心,新艺城的人就劝说张国荣,“如果你在华星不开心的话,为什么不跑到我下面的这个唱片公司去呢?电影跟歌可以一起走啊,反正是同一个系统。”于是,陈少宝担当说客去找哥哥详谈,“幸运的是,我以前做DJ时访问过他,我们都是年轻时就在一起玩过,他对我有印象。”最后,哥哥答应了新艺宝的邀约,经纪人陈淑芬也跟着哥哥一起离开了华星唱片。 请了许志安吃鲍鱼,他还是离开了 讲述人:吴雨 吴雨于1996年间加入华星唱片担任总经理,当时公司刚由《南华早报》集团接手,吴雨可谓是受到老板重托。他回忆说,当时到华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留住许志安。吴雨自感与许志安私交不错,拍着胸脯告诉老板:“不怕,我搞定!”后来他精心准备了个饭局,选了许志安喜欢吃的鲍鱼,还特别拜托朋友找优质的大鲍鱼。“我还记得他的表情,我的朋友拿着鲍鱼出来当场煮,许志安愣了有好几秒钟,‘真的有这么大的啊?’”趁此,吴雨开始说正事,告诉许志安,“我老板只想把你留下来。”谁知,许志安说了一句:“大哥不要了,我已经签Paco了。”这下,愣的变成吴雨了,他曾说任何一家唱片公司都有可能挖许志安,唯独黄柏高的正东不会,因为兄弟不会背着他做事,“你签没签没关系,但要交代一声,这个教训直到今天还记得。” 郑秀文在华星最后一张唱片的出炉 讲述人:郭启华 1995年,郑秀文离开华星,去了华纳,同年8月推出的专辑《其后》,成为她在华星时期的最后一张唱片。巧的是,郭启华当时刚刚到华星,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郑秀文要走。他对郑秀文说:“我们好好做这一张吧,毕竟是最后一张不要浪费。”唱片的封面是郑秀文躺在水里(右图),对于这个创意有褒有贬,不喜欢的人说“她要走了,就让她掉水里吗?”郭启华心中自知,其中没有任何恶意,“专门在摄影棚里做了个水池,花更多的钱呢。”最后,这张专辑在圈中获得好评无数,被认为是郑秀文在华星时期最好的两张专辑之一(另一张是《十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