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楸树 |
释义 | 种中文名:花楸树 种拉丁名: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 Hedl. 种别名 :红果臭山槐、绒花树、山槐子 花楸又名马加木,蔷薇科,花楸属。 系落叶乔木。喜湿,喜阴,耐寒。皮灰褐色。芽及嫩枝都有白色绒毛。 羽状复叶,叶缘上部有齿,叶表色暗绿,叶背粉白。花为白色。 花径达10厘米左右,非常美观,花期5-6月份。果实呈圆形,红色,成熟期在10月。 分布,产于东北,华北至甘肃一带。生于海拔900-2500m山坡或山谷杂木林中。 习性:喜湿润之酸性或微酸性土壤,较耐荫。 繁殖栽培:播种繁殖,种子采后须先沙藏层积,春天播种。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本种花叶美丽,入秋红果累累,是优美的庭园风景树。风景林中配植若干,可使山林增色。 经济用途:果实可酿酒,制果酱、果醋等,含多种维生素,并作药用。有很高观赏价值。栽植花揪可以收到春观叶,夏观花,秋观果的效果。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灰褐色,具灰白色细小皮孔,嫩枝具绒毛,逐 渐脱落,老时无毛;冬芽长大,长圆卵形,先端渐尖,具数枚红褐色鳞片,外面密被灰白 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在内长12--20厘米,叶柄长2.5--5厘米;小叶片5— 7对,间隔1--2.5厘米,基部和顶部的小叶片常稍小,卵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长 3--5厘米,宽1.4--1.8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基 部或中部以下近于全缘,上面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下面苍白色,有稀疏或较密集 绒毛,间或无毛,侧脉9--16对,在叶边稍弯曲,下面中脉显著突起;叶轴有白色绒毛, 老时近于无毛;托叶草质,宿存,宽卵形,有粗锐锯齿。复伞房花序具多数密集花朵, 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白色绒毛,成长时逐渐脱落;花梗氏3--4毫米;花直径6--8毫 米;萼简钟状,外面有绒毛或近无毛,内面有绒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内外两面均 具绒毛;花瓣宽卵形或近圆形,长3.5--5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白色,内面微 具短柔毛;雄蕊20,几与花瓣等长;花柱3,基部具短柔毛,较雄蕊短。果实近球形, 直径6--8毫米,红色或桔红色,具宿存闭合萼片。 花期6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常生于山坡或山谷杂木 林内,海拔9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北京百花山。 本种提示:本种与欧洲至亚洲西部最习见的北欧花楸S.Allcuparia L.近似,但后者的托叶 膜质,容易脱落,小叶片下面具较密柔毛,可以区分。在同产区中尚有北京花楸S. Discolor(Maxim.)Maxim,果实成熟时黄色或白色,花序和小叶片均不具毛,是这两 种的主要异点。 木材可做家具,花叶美丽,入秋红果累累,有观赏价值。果可制酱酿酒及入药。 据北川政夫、野田光藏等意见,我国东北地区花楸树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华北各 省区常见的花楸树S.pohuashanensis(Hance)Hedl,叶轴及叶片下面、总花梗和花梗 上白色绒毛较多,果实桔红色。 产吉林省。 分布到朝鲜。 其二为阿穆尔花楸树S. Amurensls Koehne,叶轴及叶片下面、总花梗和花梗上绒毛较少,果实橙黄色。产内蒙 古和黑龙江大兴安岭。分布到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根据大量标本观察,这些 特性不易划分,暂合并为一种,统称花楸树。 花楸树 英文名:Aucuparia 原产于欧洲大部分地区,除了远在南方,和亚洲北部,小到中型落叶乔木通常高增长到8-10米,20米以上罕见 花楸树Aucuparia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