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虎掌藤 |
释义 | 简介所属卷:Ipomoea L. 中文名:虎掌藤 科中文名:旋花科 科拉丁名:Convolvul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茄目 其它中文名:铜钱花草、生毛藤(海南),虎脚牵牛(海南植物志)。 文献来源:Ipomoea pos-tigridis L.(1753),(1762); Choisy in DC.(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cum variet.; Forbes et Hemsl.(1890); Ooststr.(1940),(1953)*; 海南植物志(1974). I. hepyticaefolia L.(1753); Choisy in DC.(1845); I. capitellata Choisy(1833), et in DC.(1845); Hance(1885); Convolvulus hepaticifolius Spreng.(1825); C. pestigridis Spreng.(1825). 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草本或有时平卧,茎具细棱,被开展的灰白色硬毛。叶片轮廓近圆形或横向椭圆形,长4.5—8厘米,宽5.5—10厘米,掌状(3—)5—7(-9)深裂,裂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钝圆,锐尖至渐尖,有小短尖头,基部收缢,两面被疏长微硬毛;叶柄长2—8厘米,毛被同茎。聚伞花序有数朵花,密集成头状,腋生,花序梗长4—11厘米,毛被同茎;具明显的总苞,外层苞片长圆形,长2—2.5厘米,内层苞片较小,卵状披针形,两面均被疏长硬毛;近于无花梗;萼片技针形,外萼片长1—1.4厘米,内萼片较短小,均于两面被长硬毛,外面的更长;花冠(未见)据记载:白色,漏斗状,约长3—4厘米,瓣中带散生毛;雄蕊花柱内藏,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高约7毫米,2室。种子4,椭圆形,长4毫米,表面被灰白色短茸毛。 分布及生境:产元阳,海拔330—400米的河谷灌丛或路旁。广东、广西南部、台湾也有。分布热带亚洲,非洲及中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 药用【药 名】:虎掌藤 【拼 音】:HUZHANGTE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虎掌藤的根。 【功 效】:泻下通便。 【主 治】:治疗肠道积滞、大便秘结。 【性味归经】:苦,寒。入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5克。 【别 名】:虎脚牵牛(《海南植物志》)、铜钱花草、生毛藤(《广东海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等地。 【拉丁名】:Zpomoea pes-tigrides L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粘液质、挥发油、苦味物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