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虎林关帝庙壁画 |
释义 | 虎林关帝庙壁画,庙址在黑龙江虎林县乌苏里江左岸。建于清雍正年间。大庙正殿有七尊塑像,中为关羽,下有六配。塑像后壁和左右壁面,绘有《五龙藏云》、《赵燕求寿》、《青松白鹤》、《三国争雄》等壁画,十分壮观。 简介虎头关帝庙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区乌苏里江左岸。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1927年大修。占地约160平方米,依山而建,分前殿、正殿两部分,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小型庙宇建筑。正殿为悬山式五架梁廊庑式建筑,内供塑像七尊,中为关羽。 塑像后壁和左右壁面,绘有《五龙藏云》、《赵燕求寿》、《青松白鹤》、《三国争雄》等壁画,十分壮观。 建筑玲珑,虽年久失修,但其建筑结构和雕刻艺术仍基本保持原貌。庙宇依山傍水,古朴幽雅。 人物介绍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历史虎头关帝庙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鸡西地区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遗址。因其历史久远,地处祖国最东方,又被誉为“东方第一庙”。 那么,历史如此久远的关帝庙是谁建于此地的呢,据记载“清雍正年间,内地人多在吉林请领采参执照,跋涉远来,及冬而返,以江东为落脚之地,而以河江为汇集之场,久之集人渐伙,获利亦厚,遂于江畔陡崖之间,捐款建关帝庙”,由此可看,虎头关帝庙是当年关内来乌苏里江两岸山林挖药采参的商人共同捐资修建而成。历史它多次遭受破坏,又几经修葺,经受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兵荒马乱,并做为历史的“证人”目睹了沙俄政府抢占我江东1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暴行和日本关东兵践踏我国土的罪行。 1987年省文管会和虎林市政府共同拨款对关帝庙进行了彻底修葺。走近庙宇,看到它悬山而座,重檐飞角,斗拱交错,虽然规模不大,但却透露着古朴和神韵。庙内供奉着三尊塑像,正中为关公,左配关平,右配周仓。墙壁上绘有“三顾茅庐”“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三国故事,体现了人们求财保平安的心愿,和对关公忠义的敬仰。 如今的虎头关帝庙,神威和灵气尤在,香客不断,1986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成为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庙址在黑龙江虎林市乌苏里江左岸。建于清雍正年间。大庙正殿有七尊塑像,中为关羽,下有六配。塑像后壁和左右壁面,绘有《五龙藏云》、《赵燕求寿》、《青松白鹤》、《三国争雄》等壁画,十分壮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