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福铁路
释义

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298.4千米,这条由铁道部、福建省和浙江省合资建设的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于2005年动工,2009年6月30日开通货车,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途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区间规划设立11个火车站,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提速条件,与福州既有的福马铁路(福州火车北站至福州马尾)连接,同时与2005年动工的福厦铁路(福州至厦门)相接。

铁路简介

项目简介

温福铁路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四纵四横”主通道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建成后,福州到上海的行车时间可缩短近9小时,福州到温州只需87-127分钟。温福铁路将与甬台温铁路、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共同形成一条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道,福建省的4个经济中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将直接融入沿海交通网络。温福铁路是福建省首条高速铁路。

途径省市

温福铁路北起金温线的温州南站,经浙江省的乐清、瑞安、平阳、苍南和福建省的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至福州,与既有的福马铁路相接,全线298.4公里,其中福建段229.1公里。此外,设计中的温福线有的港口距离台湾不到100海里,且多是固定台轮停泊和贸易点,民间交往极其频繁,建成后必将为两岸直接“三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情况

温福铁路由铁道部和浙江省、福建省合资建设,按《公司法》及有关规定组建规范的合资铁路公司作为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其中铁道部承担70%,浙江省、福建省承担各自境内段工程资本金的30%,其余资金拟申请国内银行贷款解决。项目建成后,将按保本、还贷、微利的原则实行特殊运价。

全线设施

温福铁路所在区域包括低山丘陵区、山间谷地区、滨海平原区,桥梁和隧道占全线的78%。其中浙江段有飞云江大桥、鳌江大桥和平阳大桥等特大桥7座。福建段隧道共有53座,全长140.5公里;特大桥21座,全长34.85公里;大桥23座,全长6.23公里。其中,还有不少深水复杂桥,如白马河特大桥、田螺大桥、宁德特大桥、湾坞高架桥等。

闽东第一条高速铁路

闽浙两省的首条铁路通道,更是一条饱含着科技含量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由于闽东地区地理复杂,多山多水多沟壑,境内线路8成以上均由桥隧构成。建设者们逢山破洞,遇水架桥,如此艰巨的工程,在高科技与顽强的铁人面前被一个个攻克下来。

运输系统

客车采用动车组货车采用六轴电力机车

温福铁路是新时期铁道部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筹划推进的九条客运专线中最早开工的项目;又是铁道部和福建省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铁路建设的第一轮第一个开工项目;同时,还是中国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构成中国高速铁路的基本框架的重要项目。温福铁路运营客车采用动车组,货车采用六轴电力机车。

解决难题

工程四难题 逐一被攻破

温福铁路既是中国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中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之一,又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之一。这条铁路的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8.84%,它既具备了山区铁路高山深壑大起大伏的特点,又兼有沿海软土的土质特性。

为了攻克隧道、桥梁这两道难关,建设单位除了选择国内最优秀的铁路桥梁、隧道施工队伍外,还优化设计,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如,桥梁结构具有足够的竖横向和抗扭刚度,针对海水腐蚀结构物问题及台风、海浪对桥梁钢构件及钢支座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长度大于6公里的隧道洞内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铺设无砟轨道设计。

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温福铁路建设的难点。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地质特点,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段进行设计和工艺工法的试验,并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对软土厚度太大,沉降难以达到控制要求的,采用以桥代路方案。

施工中始终把环保、水保与主体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好沿海生态环境和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超过10亿元。

攻破难关

攻破多道难关 创下多项第一

湾坞特大桥桥梁设计施工为国内首创,集三级变五线、桥上设站、四跨高速公路、支架悬灌施工等特点于一体。

白马河特大桥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一个国内第一。由于白马河每天涨落潮差达七八米,河面宽近2公里,水流湍急,多种地质交错重叠,覆盖层深达20多米,施工难度非常大,因此,该桥在设计施工上具有桥型结构新颖、跨度大、墩身高且结构形式多等特点。其中,特大桥64米梁造桥机重约1800吨、特大桥64米单孔梁重约3200吨、特大桥五跨刚构连续梁三项技术世界第一,特大桥水上大直径2.5米桩237根的数量则创下国内第一。

宁德特大桥全长8169.28米,是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专线中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所处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全国罕见。工程施工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水基础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超长大桥的测量精度控制难题,并自主创新了900吨客运专线箱梁提、运、架专用设备,确保了大桥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国外监理

首次引进国外监理 广泛应用多项技术成果

温福铁路是全国第一个采用设计方案竞选和联合体竞标,分别选择设计、施工单位的铁路项目。

温福铁路第一次引进国外监理单位,建立中外合作监理模式。温福铁路按“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一流的运营管理”的标准建设,在全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第一批引进国外监理单位——德国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参与工程施工监理。

在温福铁路施工中,轨下基础工程工后沉降控制、大断面桥梁、隧道设计施工等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精测网技术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福建沿海铁路建设中率先实施,走在了全国客运专线建设的前列。

与其它铁路的连接

温州:金温铁路。

温州:甬台温铁路。

福州:福马铁路。

福州:福厦铁路。

里程表(运价里程)

车站名 距起点距离

温州南 0

瑞安 23

鳌江 40

苍南 57

福鼎 94

太姥山 113

霞浦 147

福安 179

宁德 206

罗源 230

连江 262

福州 302

温福铁路建设进度

铺轨

2008年11月8日下午,在新建的温州南站铺轨基地内,铺轨机组沿着两根500米长钢轨缓缓前行,将一根根混凝土轨枕均匀地铺设在铁路路基上,标志着甬台温、温福铁路温州段正式开始铺轨。

甬台温、温福铁路是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建将构成浙闽两省间便捷的运输通道,对完善国家路网布局,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及综合交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甬台温铁路在温州市境内设有新温州、温州南、永嘉、乐清、雁荡山和绅纺6个站。温福铁路浙江段经瑞安市、平阳县和苍南县至浙闽交界分水关,全长69.2公里,设瑞安、鳌江和苍南3个客货站。甬台温、温福铁路均是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快速路网干线,线路等级为Ⅰ级,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提速条件),是中国首批建设的高等级铁路之一。

目前,甬台温、温福铁路沿线各站建设陆续开始,四电集成系统的施工也已全面展开。根据铁道部和浙江省提出的目标,甬台温、温福铁路将于2009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2009年3月4日,温福铁路福鼎市秦屿隧道进口洋里特大桥桥面进行铺轨,目前福鼎境内秦屿至白琳还剩17公里即可全线铺设完成。据中铁十五局集团温福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渠述峰介绍,温福铁路桥梁及隧道工程分别于2008年7月、10月份完工,现进入最后的铺轨冲刺,计划3月8日铺通,5月15日移交南昌铁路局进行调试,6月30日通车。

通车

2009年3月8日,福建省第一条沿海快速铁路——温州至福州铁路铺轨工程全线贯通,浙闽两省将结束没有铁路相连接的历史。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试,其中包括调整枕木、轨道等方面的精确度。确定7月1日开通货车,10月1日开通客车。

2009年6月30日,温福铁路通车(货运试运营),这是福建省第一条通车的高速铁路,4.5小时到杭州,6小时到上海。不仅拉近了海西和长三角的距离,也使福建多了一个快速出省通道。温福铁路的通车,也标志着沿海大通道的又一个节点被串联起来,待福厦铁路、厦深铁路的全线贯通后,大通道将名副其实地把中国三个核心经济区域串联一线。货车采用六轴电力机车,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要求。经过几个月试运行后,动车组客运列车将于10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届时从福州出发,到温州只需2小时,到杭州只需4.5小时,到上海6个多小时。

2009年9月28日上午温福铁路正式通车,开出首列动车组。记者了解到,在这条全长298.4公里的铁路中,桥梁和隧道路段竟占到线路总长的81%,是中国目前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之一。

疏港铁路支线

温福铁路通往港口的两条重要连接线———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已开工建设。两条铁路支线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这将是福州城区通往港口最近的“大动脉”,也是福建省东北部、中部及江西、湖南部分地区货运出海的又一便捷通道。

目前,温福铁路可门港铁路支线与温福铁路接轨工程已竣工,支线工程正在施工,预计2011年下半年可竣工通车。可门港铁路支线自温福铁路透堡站北端引出后,经炉山隧道,往东下穿大帽山,跨罗源湾南岸,进入连江可门港区,全长约23公里。建成之后,将和在建的福厦线与厦深线、向莆线等路网相连,构建闽、赣、湘等相关经济区新的出海口,使得可门港散货物流中心有能力向内陆省市辐射。

另外,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工程的设计已完成审查,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力争2011年底竣工通车。据悉,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正线,自温福铁路罗源站温州端引出,沿途经过五里河、泥田、下楼山、白水垦区、黄厝仑、碧里长基、牛坑湾至将军帽,贯通正线线路全长26.116公里。设罗源站、白水港湾站两个中间站,其中罗源站为与温福铁路接轨站。此外还有一个将军帽作业区。

宁德境内站房

综述

宁德境内总共设有5个火车站,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每个车站在设计施工上都匠心独具,彰显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特别的风景。沿线火车站站房宽敞通透,站台安装无柱雨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先进导向系统,实现旅客无障碍行走。

宁德站

宁德站:体现宁德廊桥文化特色

宁德站是温福铁路最大车站,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规模:站房总面积18436平方米。站台上使用无柱雨棚,横跨54米,纵跨400多米,覆盖一、二层站台。

特点:站房建筑整体体现廊桥的造型特点。主体建筑下部为具有宁德传统建筑特征的骑楼,斜撑的造型好似多拱风雨廊桥;建筑两端与廊桥的斜坡相呼应,体现廊桥神韵;建筑采用浅色基调,反映海洋建筑特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现代风貌。

“廊桥”是宁德、温州一带特有的古建筑形式,现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古代,廊桥既是交通通道,又可作驿站,与修建铁路沿线车站的功能不谋而合。作为文化遗产,廊桥象征着我们从历史走向现代,而现代化的铁路又意味着从现代走向未来,于是,廊桥巧妙地将历史与未来联结在一起;同时,廊桥又有“连心桥”的涵义,表达了闽台两地人民心连心的亲密感情。

福鼎站

现代感强

规模:站房总面积3245平方米,36米宽、1.2公里的景观大道和10.2公里的站前大道颇为壮观。

特点:总体设计风格具有现代感。

太姥山站

体现山文化

规模:站房总面积3892平方米,主体结构局部两层,高度16米。上部为框架结构,中间候车室采用网架。站台雨棚面积为19853平方,是县级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一次性最高可同时容纳1000人的候车厅也满足了旅游旺季的需求。工程大约于7月底竣工。

特点:多根21.9米长的橘黄色铁柱矗立站外,从远处看来整个站房呈现“山”字型,提醒人们此地是闻名遐迩的太姥山。

霞浦站

仿唐式建筑

规模:站房总面积约为3123平方米,主体结构局部两层。55米宽、5公里长的站前路将于年底完工;政府还计划将来在站区10000平方米内建设一个拥有公交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站前公园等设施的大广场。

特点:别致的仿唐式建筑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这是因为车站距离空海纪念堂仅500米。霞浦县正计划在赤岸建设一个占地约30亩的“霞浦空海城”,里面有以仿唐街和日本街为中心的景观设施。

福安站

站桥相连

规模:站房3060平方米,可供500人同时候车,仅站台、雨棚、货场,就投入建设资金4800万元。建成后,还将拥有一条2公里长的站前大道供乘客往来。此大道上跨高速路,下穿铁路,颇为壮观。站房将于7月底竣工。

特点:受地理条件限制,福安站一半建在高架桥上,一半建在周边的山上,形成一道桥站相连的独特景观。

高铁数字

温福线简介

温福铁路设计建设为客货兼顾、以客为主的快速铁路干线。主要技术标准为:铁路等级国铁Ⅰ级;正线数目双线;电力牵引;建筑界限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要求;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4500米;正线线间距3.6米;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货车速度不大于120公里/小时;设计远期2028年最大区段货流密度1114万吨,客车45对;沿线新建11个车站,宁德境内有5个站(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车站),其中宁德站为全线最大的新建地级市车站,站房面积为18436平方米。

数字解读

“数字”读温福全景

298.4:温福铁路全线长度,其中宁德段线路长度146.2公里,占全长的49%,占福建段的63.8%;

174.8:温福铁路投资概算174.8亿元,其中宁德段工程投资概算85亿元,占全线总概算的48.6%,占福建段投资概算的67.5%;

250: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

120:货运列车设计时速每小时120公里;

119.66:宁德境内里程146.2公里的线路,桥隧合计长119.66公里,占境内线路的81.85%;

五与七:控制性工程有“五桥七隧”,即湾坞特大桥745.12米、白马河特大桥3126.96米、宁德特大桥8169.28米、分水关隧道9735米、秦屿隧道7127米、硖门隧道9106米、霞浦隧道13099米、青岙隧道6852米和飞鸾隧道6718米。霞浦隧道和白马河特大桥为温福铁路全线重之重控制性工程。

1114万吨与45对:设计远期2028年最大区段货流密度1114万吨,客车45对;

11和5:沿线新建11个车站,宁德境内有5个站(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车站),其中宁德站为全线最大的新建地级市车站,站房面积为18436平方米。

温福之最

最长的桥:宁德特大桥是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专线中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全长8169.28米,其中跨海部分全长5500米;

跨度最大的桥梁:田螺大桥为温福铁路全线最大跨度桥梁,全长384.43米,主跨长160米,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

最长的铁路隧道:霞浦隧道全长13.1公里,是目前中国东南沿海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全国铁路客运专线目前贯通的第二长隧道。此隧道在开挖时遇到全国少见的多条地质断裂带、溶洞、断层、地下暗河。开挖时一天最大涌水量达23400立方;

最先进的轨道:根钢轨长100米(原来25米),通过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成500米长的无缝铁轨,大幅度降低火车噪音污染,属全国最先进的无缝长轨;

最先进的铺轨机:温福铁路铺轨施工单位专门研制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CPG500型长轨条铺轨机组。铺轨作业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600米,布枕速度最高为每分钟16根;

创下“第一”最多的桥:白马河拥有海一样的潮差,特大桥水上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白马河特大桥建设创下三个世界第一,一个国内第一;

单口掘进最长的隧道:连通闽浙的汾水关隧道是亚洲单口掘进最长的隧道。汾水关隧道全长9.8公里,福鼎境内7.6公里隧道

13亿:温福铁路工程项目资本金87.4亿元,福建省承担境内工程项目资本金13亿元,浙江省承担境内工程项目资本金6亿元,其余项目资本金由铁道部负责。项目资本金以外的建设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贷款;

4.775亿:宁德市在项目资本金、征地拆迁投资和宁德站站房工程扩大建设规模投资三个方面,共配套出资资金4.775亿元(其中征地拆迁安置2.59亿元,项目资本金1亿元,宁德站站房工程扩建投资1.185亿元);

4县20乡镇50村:宁德段铁路工程沿线经过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区),20个乡镇,50个行政村,2个国营农场及部队营区;

10亿:全线环保、水保工程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2.12%。福建段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超过10亿元;

37天:从2004年11月17日,宁德市全力组织仅用37天时间,就依法依规完成了太姥山软土试验段的征地拆迁任务;

4764.299和153756:宁德境内主线用地4764.299亩,拆迁各类建筑物153756平方米。征地拆迁总费用估算47093万元;

10000与2000:铁路参建单位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六个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及沿线三个标段下设27个工区的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万余人,机械设备2千多台套。

宁德火车站

车站布局

宁德火车站布局及行车指南:

宁德火车站内设2台6线,并预留2条到发线的位置。2台,指基本站台,度15米;中间站台(也称第二站台),度10.6米,站台长度500米。6线,指2条正线和4条到发线,2条正线位于基本站台与中间站台之间,即中间2条股道,为火车通过股道;4条到发线,其中1条位于基本站台旁侧,为1号站台,2条位于中间站台左右两侧,分别称2号站台和3号站台。

旅客进站分为下进和平进。下进,即从一层经地下通道到达中间站台,进入2号站台或3号站台;平进,经楼梯或电梯从第二层到达基本站台,进入1号站台。3个站台的旅客出站均为通过地下通道下出的流向模式。

旅客进出站流线。出发流线:旅客经检票进入进站广厅后,按厅内设置的电子导向图显示分别进入一层或二层候车厅。一层候车厅设置功能为到中间站台候车,一层软席候车和普通候车的旅客可通过设置在后部的交通走廊进入地下通道上中间站台,进入2号站台或3号站台上车;二层候车厅设置功能为到基本站台候车,旅客可通过进站大厅的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二层候车厅,直接检票进入基本站台后从1号站台上车。贵宾可驱车由南侧山体旁的贵宾通道,直接到达贵宾候车厅,从1号站台上车。到达流线:中间站台的2号站台和3号站台的到站旅客由站台内的地下通道下出,直达出站厅;基本站台的1号站台的到站旅客直接由基本站台的楼梯或自动扶梯下出到达出站厅。

列车信息

宁德至周边主要城市运行时间及票价参考数据

宁德~福州(114公里) 动车组运行时间:约40分钟 票价:一等座36元,二等座30元

宁德~温州(约250公里) 动车组运行时间:约1.5小时 票价:约75元

宁德~上海(约930公里) 动车组运行时间:约5.5小时 票价:约244元

(推算依据:上海到南京距离为303公里,动车组一等票价为112元。)

甬台温、温褔铁路初步列车运行图

建设大事记

2002年9月,温福铁路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

200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温福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11月,铁道部、福建省、浙江省正式批复初步设计。

2004年12月24日,温福铁路福建段软土路基试验段开工。

2005年8月26日,温福铁路全线开工建设,成为全国铁路客运专线中最早实现全线开工的项目。

2007年8月31日,温福铁路鼓山隧道群贯通,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疏解隧道群。

2008年1月13日,温福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国铁路客运专线第二长隧道霞浦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13.1公里,穿越闽东山区多条地质断裂带,溶洞、断层、地下暗河等不良地质密布,开挖时一天最大涌水量高达23400立方米。

2008年5月3日,温福铁路福建段在福州樟林火车站开始铺轨。

2008年9月15日,温福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国最长跨海铁路大桥宁德特大桥顺利贯通。宁德特大桥全长8169.28米,其中跨海部分全长5500米,分别跨越宁德海湾金马海堤、南岸海堤和罗宁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全国罕见。

2009年3月8日,温福铁路福建段铺轨贯通。

2009年6月30日,温福铁路福建段试运营(货物列车)开通。

2009年8月23日,铁道部长刘志军率队乘动车组试验列车,对温福铁路全线实地检查,最高试验运行时速达275公里,超过设计时速250公里的10%。

2009年9月28日,“和谐号”动车组驶出福州火车站。当日上午7时44分,伴随一声汽笛长鸣,搭载1200多名旅客的D3102次“和谐号”动车组稳步启动,快速驶离福州火车站。这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快速通道之一的温福(温州-福州)铁路正式通车开出的首列动车组,标志福建交通进入了“高铁时代”。

温福之“最”

最长的桥:宁德特大桥是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专线中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全长8169.28米,其中跨海部分全长5500米。

跨度最大的桥梁:田螺大桥为温福铁路全线最大跨度桥梁,全长384.43米,主跨长160米,结构为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钢构。

最长的铁路隧道:霞浦隧道全长13.1公里,是目前中国东南沿海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全国铁路客运专线目前贯通的第二长隧道。

最先进的轨道:单根钢轨长100米,通过先进技术焊接成500米长的无缝铁轨,属全国最先进的无缝长轨。

最先进的铺轨机:温福铁路铺轨施工单位专门研制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CPG500型长轨条铺轨机组。铺轨作业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600米。

创下“第一”最多的桥:白马河拥有海一样的潮差,特大桥水上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白马河特大桥建设创下三个世界第一,一个国内第一。

单口掘进最长的隧道:连通闽浙的汾水关隧道是亚洲单口掘进最长的隧道。汾水关隧道全长9.8公里,福鼎境内7.6公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