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释义 | 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学校类型:医药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硕士点:17个 博士点:13个 学校概况湖南中医药大学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其前身是1934年创办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2002年原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先后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教学为主体,集科研、医疗、校办产业综合发展的高等中医药学府,为湖南省重点本科高校。2012年2月22日,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2012年起,将湖南中医药大学调整到本科一批录取。 办学规模学校有含浦校区、东塘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392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宜人。下辖14个学院: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第一中医临床学院、第二中医临床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湘杏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成教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个部: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体育艺术部;10个研究所:中医诊断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内科病研究所、中医外伤病研究所、中医五官科病研究所、药膳食疗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12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全国重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附属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浏阳市中医医院)、附属常德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附属衡阳医院(衡阳市中医医院)、附属洛阳骨伤医院(河南省洛阳骨伤医院)、附属深圳福田医院(深圳市福田中医院)、附属岳阳医院(岳阳市中医医院)、宁乡医院(宁乡县人民医院)、附属重庆垫江中医院、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6个中心:全国肝病中医医疗中心、全国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全国皮肤疮疡病中医医疗中心、湖南中药超微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办学特色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两个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一,继承创新、质量立校、强化中医本科人才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研制出“中医病证辨证论治思维模拟训练”软件,创建了具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临床基本诊疗技能训练条件的“模拟医院”, 实验楼建立有效的临床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使中医本科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其二,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构建。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大胆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全国最早开办5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立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首版、再版有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理念和特点的《临床》系列教材,并构建其相应的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契机。学校确立了建设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战略目标。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开拓创新与不懈努力,我们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我们有能力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专业设置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共设置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专业除开设五年制本科专业外,还开设了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和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21个本科专业为中医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3个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生物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英语、应用心理学等面向全国32个省(市)招生。现有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374人,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34个。现在校学生49800余人。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留学生462人。 历任领导姓 名 曾任主要党政职务 任职年限 谭日强 副院长 崔洪源 副院长 1960.10—1970.05 盛翼联 院长 1962.04—1964.05 冯国英 党委书记 1962.12—1966.06 王志林 院长 樊致祥 党委副书记 李聪甫 副院长 1965.11—1973. 郭旭林 党委副书记 蒋 震 党委书记 李万通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苏 明 革委会副主任 1973.06—1978.04 李葆荣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郑春林 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1973.10—1978.04 谷 曼 革委会副主任 1973.11—1978.04 佟 英 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1975.08—1978.04 慕 君 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 1975.12—1978.04 苏 野 党委书记兼院长 1978.04—1979.04 董早冬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1978.04—1982.04 段炳英 副院长 1978.04—1982.04 王有功 副院长 1978.04—1982.05 覃遵双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8.12—1989.10 罗年丰 副院长 1979.09—1982.04 程岑华 副院长 1980.04—1983.10 刘伟士 副院长 1981.11—1994.02 萧佐桃 院长 1981.12—1989.10 范晨钟 顾问(副厅级) 1982.04—1982.12 王永和 副院长 1982.04—1985.12 李树海 党委副书记 1983.04—1987.01 邓岳仲 纪委书记 1983.04—1989.10 陈大舜 副院长、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3.09—2002 朱文锋 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 1985.10—2002 刘志辉 副院长 1985.10—1994.02 岳济英 纪委书记、副院级督导员 1989.10—2000.12 柳树诚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正厅级) 1990.09—1997.02 毛祖耀 工会主席(副厅级) 1990.09—1996.05 郭金荣 副厅级待遇 1990.09—1991.01 滕久祥 副院长、副校长 1994.02—2007.05 李 韧 副院长 1994.05—1997.07 张运波 副院级督导员 1998.07—2002.12 尤昭玲 副院长、校长 1994.02—2009.12 蔡光先 党委书记、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2002.04—2011.09 陈弘 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7.01—2012.04 师资队伍学校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8人。有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37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3人,国家级、省级名医、名师54人。 学科建设及实验设施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外科皮肤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7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血管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SPF级动物实验中心。 优势学科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外科皮肤科学),8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中药学、方剂学)。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2个科研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其中以袁肇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中医诊断学学科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的优势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研究,中药超微技术研究,针灸、经络原理研究,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材育种、栽培、管理、标准化研究,心脑血管病、肝病、眼底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病证的防治研究。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672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2项。开发中药新药51个,科技成果转让41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7518万元,其中蔡光先教授主持研发的“超微速溶中药”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成果转让费达3600万元。获国家专利18项,学校研发的乙肝宁、古汉养生精、超微中药系列饮片、妇科千金片等产品已成为湖南省知名中药企业的拳头产品。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湖南省42个GAP基地建设,中药种植面积达70万亩,年度新增产值7亿元。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37项,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承担国家规划教材参编85本,其中主编29本,副主编30本。办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南中医杂志》、 《东方药膳杂志》三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收录。 教学科研成果2006-2010年,学校新上纵向科研课题80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0余项、部省级课题320项;鉴定各类科研成果57项,共获奖励99项次,其中, “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980篇。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与10余家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合作合同90余份。学校办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湖南中医杂志》两种公开发行刊物,均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图书馆藏书近99.67万册,期刊杂志2252种,拥有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 交流合作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为国家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50人。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已为2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700多名学员。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与美、英、日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加拿大中央学院、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契机。我校将朝着建设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懈奋斗! 名医名师名医名师 常小荣 刘塔斯湖南省教学名师——常小荣教授 常小荣 常小荣,女,山西壶关人,1956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疗本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学教研室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针灸学”湖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自然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审专家,她所率领的团队于2004年获湖南省“芙蓉标兵岗”和“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湖南省优秀教师——刘塔斯教授 刘塔斯 刘塔斯,女,中药鉴定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中药生物技术二级科研实验室主任:全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药学》、《中华现代中医杂志》编委。《辽宁中医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任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