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
释义 |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二十世纪初成立的湖南瓷业公司,至今已逾百年。1906年,清末著名文化人、实业家、后曾任民国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先生,以湖南醴陵窑为基础,倡办湖南瓷业公司,同时开办湖南瓷业学堂,生产胎质洁白的釉下彩瓷器,成为中国现代釉下彩瓷的滥觞;1955年,以原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为主体,组建设立了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并由国务院原副总理、国家原副主席王震题写了所名,通过科学研究和挖掘创新,推动了醴陵窑及釉下五彩瓷器的更快发展,也奠定了醴陵作为中国著名瓷城、第二瓷都的地位。 企业名称全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简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原名:湖南瓷业公司 成立时间1906年成立,原名“湖南瓷业公司”。1955年改组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企业性质国有控股。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由国家国资委直属的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控股41%,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湖南省湘投集团高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等参股,专门从事釉下彩艺术陶瓷、中国红陈设瓷、高档陶瓷套具的研究、开发和经营。 企业地址经营地址:中国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珠江南路248号; 生产地址:中国 湖南省 醴陵市 寨子岭315号。 企业概况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湖南瓷业公司)以“百年企业,国瓷品牌”为发展宗旨,通过对传统釉下彩陶瓷技艺孜孜不倦的研究、发扬和创新,将华美俊逸的釉下彩瓷发展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上世纪初,湖南瓷业公司开发生产的釉下彩瓷器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即屡获一等金奖,从此名扬天下,特别是1915年2月至12月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所送选的“釉下五彩双禽扁豆瓶”一举夺得“最高优质金牌奖”,与同获金奖的茅台酒被国人誉之为“国瓷”、“国酒”;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曾数十次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国家级博物馆等研究、开发和生产陈设瓷、礼品瓷及国宴用瓷,总数达20000多件套,被誉为“当代官窑”; ——2003年9月,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李铁映来醴陵视察时,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题词“瓷魂”; ——2004年8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复制开发出“巴拿马金奖瓶”,后由国际奥委会荣誉主席萨马兰奇、现任主席罗格、希腊奥委会主席尼古拉乌、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分别用四种文字在瓷瓶上题词“从长城到奥林匹亚”,并命名为“世界和瓶”,作为中国奥委会赠送给国际要人的礼品; ——2006年10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研制开发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礼品瓷50套,作为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出席峰会的非洲48国元首及贵宾的礼品; ——2007年11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开发出“红福湖湘”文化礼品瓷盘,打造出“湖湘新名片”。 目前,标有“湖南陶瓷研究所精制”底款的釉下五彩艺术瓷,不仅是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和众多收藏家收藏瓷器的首选之一,也是人们盛世收藏、陈设鉴赏、馈赠送礼的艺术珍品。 企业文化1、据《醴陵陶瓷志》记载,从建国初期1958年到文革末期的1976年,湖南陶瓷研究所为毛泽东主席秘密制作了生活用瓷1500余件。 2、六十至八十年代多次为周恩来、邓小平、王震等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制作高级礼品瓷,有松树盖杯、罗汉茶具、腰鼓茶具、《观沧海》挂盘、蓝釉荷花大瓶等; 3、1997年底我所有十一件作品入选中南海紫光阁陈列; 4、1999年我所又有五件作品被国家工艺美术馆珍藏; 5、2003年5月成功再制1915年“巴拿马金奖瓷”——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并被醴陵市委、市政府指定为专用礼品。 6、2003年9月28日,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视察我所并在“巴拿马金奖”瓷瓶上题词“瓷魂”。 7、2004年8月22日成功推出“红色瓷典——纪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釉下五彩精品珍藏瓷2004套编号绝版发行。 8、2006年10月初,成功研制“中国红牡丹天球瓶”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中非合作论坛非洲国家代表团团长及特邀嘉宾。 历史变迁醴陵窑的陶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从事陶器生产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由于醴陵瓷土资源十分优良、丰富,从事制陶业人员日益增多,烧制技法和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清末民初,醴陵瓷业进入了一个全盛的发展时期。 1905年,湖南凤凰藉人熊希龄先生、湖南醴陵籍人文俊铎先生,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考察回国,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呈请清政府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得到慈禧太后批准后,选在瓷业基础较好的醴陵窑创办瓷业公司,同时建立瓷业人才培训学校,从改良醴陵瓷业入手,着手建立中国现代的陶瓷工业体系。次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批准其呈文,并拔库银二万两,正式设立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瓷业学堂。瓷业公司从日本引进陶瓷器的先进生产设备,同时从日本和景德镇聘请名师,大力开发精细瓷器,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 光绪末年,湖南瓷业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博采众长,将釉下五彩工艺成功地用于瓷画绘制,由此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釉下五彩高温白瓷体系。现代釉下五彩瓷器均采用优质的制瓷原料,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通过精益求精的加工制作,其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润晶莹,并在洁净玉润的白瓷上,描绘色调柔和的釉下五彩装饰,不论山水、人物、花鸟,还是写实、工笔、写意,其装饰效果都十分讲求艺术水平,尽展作者在绘瓷艺术上的造诣,使之愈显娇而不媚,华而不俗,在白瓷中位居首位(人民出版社《中国陶瓷》评语)。其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中外人士极大关注。特别是1909年至1915年,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器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赛会,均获一等金奖,其中1915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所选送的《扁豆双禽图瓶》一举夺得“最高优质金牌奖”,一时轰动了国内外,媒体盛赞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国人也以“国瓷”称之(当时贵州茅台酒也参展并获得金奖,自此开始即有“国瓷”、“国酒”的称号)。 后来,因熊希龄先生进入政界,同时因战火漫延,至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或国民贫穷,精细釉下彩瓷质优价高难被人接受,已属惨淡经营。1930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决定恢复发展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和江苏宜兴三大历史名窑。在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先生的主持下,恢复发展釉下五彩陶瓷产业被提上国家和省政府的议事日程。国家轻工业部决定先由湖南省工业厅组建设立一家科研机构,为此,1955年,在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瓷业学堂的基础上,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正式成立。1956年,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国务院又批准成立湖南省醴陵瓷业总公司,统管醴陵窑陶瓷产业的发展,并拨款800万元发展醴陵陶瓷,已经成功研究和恢复了釉下五彩陶瓷生产技艺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也纳入醴陵瓷业总公司管辖。自此醴陵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企业产品釉下五彩艺术陈设瓷、礼品瓷、藏品瓷;中国红艺术陈设瓷、礼品瓷、日用瓷;高档日用陶瓷套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