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南刘氏源流史
释义

刘继德正伏案校对《湖南刘氏源流史》。据他说,这本耗时12年、总计50余万字之作,将在下月出版。而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刘继德也成了湖南刘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刘继德是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在他看来,湖南刘氏以汉族为主,大部分属于“汉室之后”,郡、堂尤以“彭城”为盛。从宗族支派上看,当代刘姓除少数成员属于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姓为汉字姓刘氏之外,绝大部分都自称源于汉代皇族,都是汉之子孙,是刘邦及其兄弟的后裔。

作品名称:湖南刘氏源流史

创作年代:2010年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刘继德

刘氏源流

血脉相承、世系繁衍、荣耀与悲欢,细叙在泛黄的谱书里,每一部家谱都是家族文化的大乘,众多家族的大乘,则组成一部国家的历史。

国史,家史,均为人之历史。回溯千百年,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开创了煌煌中华文明。

清明将至,又是祭奠先祖之际。满是青苔的祖墓,又将迎来后世的礼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氏族的家承中断。他们的祖先何在?这成为难以追溯的问题。

刘氏湖南世系

长沙定王刘发湖南世系

始祖源明—永和—济乐—岁纪—正坤—长历—德尧—仁宏—廷光—爵南—行矩—复旺—茂清—孔阳—日永—得荣—聚义—刘累—昌益—刘歆—刘泳—刘淋—刘麓—洪周—刘申—茂高—道山—叨亮—刘先—刘坤—案宁—智和—刘绘—新兴—观榜—文桢—刘符—九龄—道总—伯忆—笃庆—楚阳—刘弼—刘勇—建平—敬典—昭然—之雄—刘茂—平环—刘良—世郎—昌允—万忠—寿康—刘福—致禄—夫启—维纲—宗仁—大化—闵鸿—刘晋—刘璜—鸣申—刘松—文先—伯仲—盛臣—孟清—刘乔—刘清—刘荣—刘煓—刘邦(西汉高祖)—刘恒(孝文帝)—刘启(孝景帝)—刘发(长沙定王)—刘(欣)(茶陵侯)……断接几百年约28代……第108代绍荣(吉州刺史)—开泰—行昌(左司员外)—天宝(史部郎)—刘珍(迁赣庐陵祖)—刘维(输林学士迁淦下社坑)—刘滔(迁吉水南岺粘溪金家园北坑始祖)—刘诚—刘政(县令)—刘隆—刘鹏举(宜尉)—刘俣(南岺粉溪祖)—少宾—克已—旗父—仕明—方翁—景道—德远—士良—迪成—棕安—忠俊—志博—起泰—初耀—庆连—时显(明嘉靖时由江西吉安迁宁乡南塘落籍)—刘宝(资阳知县)—邦益—刘昭—光裕—祚汉—之雄—有湖—起恍—序河—端庄—方大—绍选(刘少奇主席)—允斌、允诺、允真、刘源—维东、维泽—第150代希明。

中山靖王刘胜湖南世系

始祖源明(或监明、丹朱)—永和—济乐—岁纪—正坤—长历—德尧—仁宏—廷光—爵南—行矩—复旺—茂清—孔阳—日永—得荣—聚义—刘累—昌益—刘歆—刘泳—刘淋—刘麓—洪周—刘申—茂高—道山—叨亮—刘先—刘坤—案宁—智和—刘绘—新兴—观榜—文桢—刘符—九龄—道总—伯忆—笃庆—楚阳—刘弼—刘勇—建平—敬典—昭然—之雄—刘茂—平环—刘良—世郎—昌允—万忠—寿康—刘福—致禄—夫启—维纲—宗仁—大化—闵鸿—刘晋—刘璜—鸣申—刘松—文先—伯仲—盛臣—孟清—刘乔—刘清—刘荣—刘煓—刘邦—刘恒—刘启—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建—哀华—德广—刘良—刘谊—刘必—刘达—不疑—刘惠—刘雄—刘宏—刘备—刘永—刘晨—乾清—文琥—刘俊—刘熹—重辉—刘麒—振河—刘雅—洪举—继明—若宰—大宇—刘冰—廷抚—新贤—刘丹—光考—楚之—刘点—友珪—刘祓—子疆—运隆—官位—宏谋—刘淅—晋灵—曙道—成通—刘泉—枢衡—刘祥—天锡—刘沐—珑图—刘任—若还—刘尚—参常—德洪—月清—刘梅—富山—福高—文平—刘瓒—源远(字褒,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江西迁湘北始祖)—刘诏—宗臣—贵盛—刘珑—开七—广传(其子孙明清时期先后从广东、江西等地迁湖南各地)。

广传配马、杨二氏,生子十四(巨字派:源、湶、汌、渊、海、浪、波、涟、江、淮、河、汉、浩、深。子官五府道、三县令、一提学、一都运、一按察、二大夫、一提督。)孙约91,曾孙360余名,苗裔遍全球。广传公遗训七律《勉子诗》配曲编成“世界刘氏族训歌”,贻全世界刘氏儿孙共勉。刘胜—刘广传这一脉,自1世刘源明开始已传198世,全国约有800万人,湖南约有180万人。

五七世:杜桓公(胜海公长子)字致禄,名桓,又名献。生於周宣王十二年乙酉(西元前816年),此祖系累公四十世孙。事周宣王,为上卿大夫,刘氏至此始显其名,封邑於杜,以邑为氏,为杜氏;爵位居伯,故号杜伯,(雍州长安县有杜城,即为周杜伯之国)後世杜桓赐封于荀邑史称荀卿,挂右将军帅,声誉显赫。卒于周宣王四十三年丙辰(西元前785年),享寿三十二岁。

《竹书纪年》载:“周成王八年周灭唐,迁唐于杜,立杜伯国。”西周时诸侯于王畿内者为伯。周宣王时封杜桓为伯,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宣王听妃鸠谗言,囚杜桓于焦(今长安县韦曲东2公里焦村)并杀之,葬封地杜伯国南。《长安志》载:“杜伯墓在杜城清明渠边,石椁四隅有石柱,以铁索绕之,相传水涨墓开,水落乃封”。

王将无端杀害杜伯而非其罪,有友佐儒谏王,与争之九,复之而王不许,卒杀杜伯。佐儒宁死不殉君,以正杜伯之无罪也。被诬冤杀,封地杜城被夺,其子隰叔奔晋,後世为晋国士师,因官名显赫,故以官命氏,又为士氏。传至五世孙士会公,亦晋国大夫,曾食邑於随和范,又为范氏、隋氏,士会又名隋会和范会,死後谥号“武”,因称范武子。故刘、唐、杜、范士原系同祖,皆刘累之後裔。《国语》、《左传》、《墨子》等典籍有云:杜伯为周大夫事周宣王。《太平广记》中记载名桓,“伯”乃对大夫的尊称。《史记》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虞、宋国为公爵,鲁、晋、齐、卫、蔡、燕、陈、祀、薛等国为侯爵,曹、郑国为伯爵,邾、吕、吴、越为子爵,许国为男爵。

西周中前期,礼制俨然,诸侯少有谮越。後期王室衰微,各诸侯谮越频出。周王封大夫,食邑某地,亦称“伯”杜伯,为杜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领主。(注: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西元前1021年),周公辅政,唐地的刘累後裔做乱,被周公诛,成王戏言封叔虞于唐,又称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即位,因境内有晋水,改称晋侯。

成王亲政,封刘累後裔于杜,其後以国为姓,又称杜氏,国君曰杜伯。故史家多云刘氏在周为唐杜氏。後世杜伯之所以被广为传载,皆因其死。

关於杜伯被杀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宣王在位间有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箕草编的箭袋),几亡周国”,谶女子乱政,有人操桑木做的弓和萁草编的箭袋,周王罹难,周国几近灭国。於是周宣王下令全国禁弓矢,由上大夫杜伯专督此事。恰有山野妇女不明政令,进城售弓矢,遂被杀。自此宣王以为童谣之言已应,不究此事。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大祭,宣王夜梦美貌女子自西方来,入太庙携太庙神主东去。宣王惊,知谶语未消,乃杀杜伯。杜伯临死言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与诸侯在野外狩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著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将周宣王射死车上。另一种说法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他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拒绝了女鸠的勾引。结果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侮她。周宣王听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处死。这两种说法,散见於《国语·周语上》、《墨子·明鬼下》、《太平广记·报应十八》、《论衡·死伪篇》,在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第一章也以此开篇。

《新唐书·宰相世系》载: “刘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隰叔生士蒍、士蒍生伯缺、缺生武子会,此乃五世上卿之显也”。考乎《国语》、《史记》,对隰叔论述不多,皆言杜伯被杀,其自隰叔奔晋为大夫,世代均为士师(职掌军防),後世多袭此说。隰叔奔晋,时晋穆侯卒(西元前785年)晋殇叔元年(西元前784年)。杜桓妣西梁氏葬於山西省皇墩。

生子二:1隰叔、2昆叔。

五八世:隰叔公(杜伯公长子)字良,号阐叔。公避周难奔晋,受到晋国礼遇,後为晋士师(周代司管监察、狱讼之官)。以官为氏,改为士氏,生於西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西元前794年),卒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西元前722年),享寿七十三岁,葬於山西省桃林。妣胡氏葬於山西省皇墩;章氏葬於山西省军山。生二子:1杜原款、2士蔿、3士荐。

五八世:昆叔公(杜伯公次子)封于先邑,子先丹木,晋文公提拔其孙先轸为中军元帅,先轸的儿子先且居後来継其位,为先、居姓之始祖。

五九世:杜原款(隰叔公长子)周惠王二十一年,鲁僖公四年乙丑冬日(西元前656年)骊姬谮杀太子申生晋国大乱,晋献公听取被骊姬谗言诬陷太子陷害太子谋反,让杜原款来证实太子谋反,原款不从,骊姬使力士以铜锤击破其脑而死,群臣皆暗暗流涕。《春秋左传》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従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従长。且其繇(古同“籀”,占卜的文辞)曰: “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左传》载:云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於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生一女:杜祁。

六十世:杜 (杜原款之女)晋文公四妃,为避骊姬迫害携二子奔秦,文公六年八月晋襄七年乙亥(西元前621年),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贾季曰:“不如立公子乐。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孟曰:“辰嬴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辟也。母淫子辟,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让逼姞而上之,以狄故,让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秦大而近,足以为援,母义子爱,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会如秦,逆公子雍。贾季亦使召公子乐於陈。赵孟使杀诸郫。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於晋也。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书曰:“晋杀其大夫。”侵官也。妣氏生二子:公子雍、杜回。

六一世:杜回公(杜祁之子)随母姓,生得牙张银凿,眼突金睛,拳似铜钵,虬须卷发,身高一丈有馀。力举千钧,惯使一柄开山大斧,重一百二十斤,曾一日拳打五虎,剥皮抽筋以归,諡号为大力士。为秦将军,其勇无比,西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师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後来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老人,老人说,我是那位嫁人未殉葬妇人的父亲。我今夭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这是“结草衔环”中结草的典故。妣氏生一子:杜洩

六二世:杜洩公(杜回公之子)父杜回被魏国擒获後潜逃至鲁国。《左传》、《宰相世系表》载:昭公四年(西元前538年)被叔孙豹聘为家臣的,年方二十有馀。杜洩因葬叔孙惹怒季平子。杜洩曰:“卿丧自朝,鲁礼也。吾子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群臣惧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为避季平子杀身灭门之祸奔楚国,生大夫绰。绰生段,段生赫,赫为秦大将军,食采於南阳衍邑,世称为“杜衍”。赫少子秉,上党太守,生南阳太守札 。札生周,御史大夫,以豪族徙茂陵。周生三子:延寿、延考、延年。延年字幼公,御史大 夫、建平敬侯。延年生六子:缓、继、他、绍、绪、熊。熊字少卿,荆州刺史,熊生後汉,谏议大夫穰,字子饶。二子:敦、笃。敦字仲信,西河太守,敦生邦,字召伯,中散大夫。邦生三子 :賔、宏、繁。賔字叔达,举有道不就。賔生二子:翕、崇。崇字伯括,司空掾,崇生畿。畿字伯侯,魏河东太守、丰乐戴侯。畿生三子:恕、理、宽。恕字伯务,弘农太守、幽州刺史 。恕生预,字元凯,晋荆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当阳侯。预生四子:锡、跻、耽、尹。锡字世嘏,为尚书左丞。曾孙悊。悊生二子:楚、秀。秀生二子:果、皎。皎生徽,徽字晔,隋怀州长史、丰乡侯。徽生吒、淹。

五九世:士蔿公(隰叔公次子)字子舆、籒,号太光。生於周平王二十六年丙申(西元前745年),卒于晋献王十四年戊午(西元前663年),享寿八十三岁,葬於山西省汾州府南衙。首封晋士师,曰士氏,士氏之祖也。《国语》载:公于周惠王六年(春秋鲁庄王二十三年)庚戌(西元前671年)为晋大夫,周惠王九年(鲁庄公二十六年)癸丑(西元前668年)为晋大司空,佐晋献公城绛,(绎是晋都城为绎县,属山西平阳府),以深其宫,晋君无患,谋略显於当时也。使修“士蔿之法”。弁纠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

妣易氏生卒年未详,合葬于山西省平阳府朱溪、坐西向东。生二子:1士缺(字成伯)、2士吉(其後裔为士吉氏)。妣谢氏生一子:3士縠。

五九世:士荐公(隰叔公三子)《国语》载:晋献公忌桓虑庄之族(其同族兄弟)为患,大夫士荐献计散其党,因诱食而杀之,士荐有功被赐封为大司空。

六十世:士缺公(士蔿公长子)字成伯,号伯缺,袭父职。任士师,生於周桓王七年戊辰(西元前713年),卒于周襄王十五年甲申(西元前637年)山西省平阳府朱溪、坐西向东。

妣司马氏生於周桓王八年己巳(西元前712年),卒于周庄王十一年(鲁庄公八年)乙未(西元前686年)生一子:士穆子。妣钟氏生於周庄王十二年丙申(西元前685年),卒于周匡王三年辛亥(西元前610年),享寿七十六岁,夫妇同葬。生二子:士仓、士会。

六十世:士縠:(士蔿公三子)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甲申(西元前697年),《国语》载:鲁文公九年癸卯晋国内乱被杀(西元前618年)三月二十八日,享寿八十一岁,妣吴氏合葬於山西省汾州府蓝田。生子士侦伯,侦伯生士富。

《左传》载:周襄王二十七年丙申(西元前625年)为晋司空,(周代为六卿之一,司掌水土,为後代工部之始),公会诸侯及鲁公孙敖,盟於垂陇,晋讨卫故也,公堪其事。《左传》、《春秋》记载公能胜任结盟之事,周襄王三十三年(鲁文公八年)壬寅(西元前619年),晋襄公任命公为中军元帅。

王符《论笺校正》:引後纪十一云:“士蒍生士縠,为縠氏。”

六一世:士会公(伯缺公三子)字季,号千秋。范武子,即范会、范氏受姓之祖。生於周惠王十七年辛酉(西元前660年),卒于周简王三年戊寅(西元前583年),享寿七十八岁, 葬於沛县下坑子坐东向西有金字碑,碑前有石牛石马为记。《国语》载:“春秋时晋国人,祖士蒍,佐晋献公定策,尽灭桓、庄之族及游氏,升大司空”。西元前636年,晋人杀怀公。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後归国嗣位,是为晋文公。大会群臣,行复国之赏,赏分三等。士会虽无从亡之勋,但心仪重耳,尝辅以谋议,故叙列二等之赏。西元前632年,晋、楚争霸,战於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军败绩,晋文公称霸。是役,士会代舟之侨为戎右将军,其名始入《春秋》。《左传》载:周襄王三十二年,晋襄公死,其子年幼,欲立其弟公子雍为王。大臣赵盾派士会出使秦国,迎襄公弟公子雍回国继位,因襄公夫人阻挠,赵质中变,改立襄公儿子夷皋为王。秦晋为此交战,秦军大败,士会亦只好留秦。秦项王四年,秦代晋,晋使人伪降,接士会归晋,有子留秦。会生三子,惟留秦者士轼,复为先祖刘累之姓姓刘。正如宋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所说:“刘姓出自祁姓陶唐之後,生子有纹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商高宗武丁时,徙封豕韦,又为豕韦氏。商末徙封於唐。居尧之故墟,又为唐氏。周成王灭唐,封其後于杜陵,又为杜氏。杜伯事周宣王,无罪见杀,其子隰叔奔晋因有功为晋士师,以官命氏,又为士氏。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鲁文西元年,晋人使士会迎公子雍不得入,士会遂留事秦。晋灵公八年,晋召士会归晋。其子孙处秦者复为刘氏”。据刘氏族谱载:“士会归晋,次子士雃留居於秦,避秦获援累祖之姓复为刘氏曰刘轼。轼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国语》载:“仕秦为秦大夫,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将以伐晋。秋,楚子师于武城以为秦援,秦人侵晋”。《史记集解》载:“战国时刘氏随秦伐魏,为魏所获,仕魏,为大夫。魏惠王九年由安邑迁都於大梁。魏迁都,徒大梁,生清(刘邦曾祖父刘清)”,“刘氏随魏徙大梁,都於丰,居中阳裏”。《史记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孟康曰:“後沛为郡,丰为县”。清生丰公仁浩,浩生煓公,字执嘉,生四子曰:伯、仲、邦、交,伯公早殇,生子曰信,未冠夭殇,邦名曰季,即我高祖皇帝矣”。清卒葬此,坟墓至今犹存,人称“汉皇陵”。(注:今在江蘇丰县金刘砦村)。西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子夷皋年幼,国内发生立长立嫡之争。执政赵盾欲立文公之子、襄公之庶弟公子雍为君。其时,公子雍在秦国为人质。遂遣先蔑、士会赴秦迎雍。既行,赵盾因畏国人责难,卒然变计,改立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但此时先蔑、士会已经到了秦国都城。秦国派白乙丙率车驾四百乘送公子雍入境,止於令狐(在今山西临猗西)。赵盾闻知,乃自将中军,屯於堇阴。秦国以为晋师前为迎雍,故不加戒备。讵料,赵盾引军於夜间劫秦营,秦军大溃。白乙丙力战得脱,公子雍则死於乱军之中。先蔑、士会见状,不敢归晋,不得已从秦师而返。士会在秦不与先蔑相见。或曰:“子能兴之俱亡,而不能见於此,焉用之?”。士会曰:“吾与先蔑同罪,非慕其义而从之,又何见焉!”。盖责先蔑位列六卿,而不能匡谏於前,且俱出奔,恶有党也。西元前615年,秦康公衔令狐之恨,自统大军,以士会为参谋,渡过黄河,攻晋邑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拔之。赵盾合报,卒晋军扎营于河曲。用臾骈之策,深沟高垒,固守不战。康公求战不得,问计於士会。对曰:“赵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骈,此人广有智谋,今日坚壁不战,盖用其谋,以老我师也。赵氏有侧室子穿,乃襄公之爱婿,有宠而骄,恃勇而狂,未谙军旅之事,闻此番求为上军佐,赵盾未从其请而以臾骈为之。赵穿怀恨在心,故仅以私属从行,附於上军,意在夺臾骈之功也。若我以轻兵挑其上军,臾虽欲坚守不出,穿必恃勇来追,因之而战,不亦可乎?”。康公从其谋。果然不出士会所料,赵穿傲上,不秉将令,率私属百乘迎战。秦军佯败诱退,穿追之不及而返。怒骂臾骈畏死,不肯协力同追。复又整军驱车出营追逐秦师。盾闻讯大警,曰:“狂夫独出,必为秦擒,不可不救也!”。乃令三军幷出,方截得赵穿而归。秦师旋得谍报,晋军谋在河口设伏,以堵秦归路。士会审时度势,恐为晋所乘,乃劝康公连夜改道退军。在行进中攻扰晋之瑕邑,经桃林塞全师而归。翌年,晋患秦用士会,乃於诸浮集六卿而议之。赵盾叹曰:“士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郤缺①曰:“士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且奔秦非其罪也。欲除秦害,先去其助,宜召回士会为是”。盾曰:“秦方宠任士会,请之,必不从。何计可复之?”。臾骈举魏寿馀,曰:“此人颇能权变,使之诈降於秦,乘间诱归士会,当可成功”盾从之。臾骈夜叩寿馀之门,告以六卿所议及招士会之策。寿馀应允。次日,赵盾以灵公命,使寿馀督有司出戍黄河边境。寿馀佯装抗命。盾亦作态佯怒,命韩厥搜捕寿馀府第,系其妻孥而故意纵寿馀逃走。寿馀连夜遁往秦国,见秦康公哭诉请降。士会在旁不置一词。康公以问士会,对曰:“晋人多诈,未可轻信也。果是真降,当以何物为凭?”。寿馀於袖中出一文书,乃魏封邑土地、人民之册,语康公曰:“明公能收容寿馀,愿以食邑奉纳”。康公在犹豫间,寿馀急以目眄士会,且蹑其足。士会身虽在秦,然亦心恋故土。见寿馀之态,己阴会其意。遂封康公曰:“河东诸城,再无大於魏邑者,若得魏据而扼之,以渐收河东之地,亦是长策。只恐魏有司惧晋之讨,不肯来归耳!寿馀曰:“魏有司名为晋臣,实乃寿馀之私属也。请遣一熟知晋情之人,随我前往晓谕。明公率一军屯於河西,遥为声援,必可成功也”。康公许之,顾士会曰:“卿熟谙晋事,须同寡人一行。既至河口,安营已毕,前哨报:“河东有一枝军屯扎,不知何意?”。寿馀曰:“此必魏人闻有秦军,故为备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诚一东方之人,熟知晋事者,与臣先往谕以祸福,不愁魏有司不从”。康公命士会同往。士会顿首辞曰:“晋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测,倘臣往谕而从之则可,万一不从,拘执臣身,君复以臣不堪任使,加罪于臣之妻孥,非徒无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康公曰:“卿宜尽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赏;倘被拘留,寡人当送还卿之家口,以表相与之情”。遂与士会指黄河为誓。士会乃随寿馀归晋。後康公果然送还士会妻孥归晋。士会感康公之义,致书称谢,且劝以息兵养民,各保四境。康公善之。从此,秦、晋间互不加兵者几二十年之久。西元前601年,士会将上军,始为晋六卿。西元前597年,楚攻郑。晋景公谋救郑,拜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士会为上军主将,郤克佐之,发兵车六百乘救郑,及至黄河口,得谍报:郑被围三月,待援救不至,已降楚。楚师且将北归矣。士会语林父曰:“救之不及,战楚无名,不如班师,以俟再举”。林父善之,欲返。中军副帅先谷沮之,偕赵同、赵括引军渡河迎战。诸帅不得已而从之,三军并济黄河。晋、楚战於邺(今河南武陟东南),终因晋军将帅不能相协,各行己意,轻敌无备而为楚军所败。晋中、下两军溃不成列,败兵渡河争船,自相残杀,舟中指盈可掬。惟上军不败。盖士会预为之备,令上军诸将各率所部兵众,依托敖山之险,七处设伏,士会又亲自引军殿后,军容整肃,楚不敢逼。直待中、下两军残部馀众尽渡黄河,方始整旆而还。西元前593年,士会率师攻灭强邻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属铎辰诸部。自此赤狄之土,尽归於晋国。时晋国岁饥,盗贼蜂起,执政荀林父患之。访国中之能察盗者,得郤雍。此人善於亿逆,尝游市井间,日获盗数十人,市井怵惧而盗患愈滋。大夫羊舌职谓林父曰:“如今盗未尽获而郤雍之死日将至矣!”。林父问其故,封曰:“子恃郤雍一人之察,然不能尽灭群盗。而群盗合力则可以置郤雍於死地也,不死何为?”。越数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盗数十人合而攻之,割其头以去。林父忧愤成疾,不久亦死去。景公闻羊舌职之言,召而问弭盗之策。对曰:“弭盗之方,在乎化其心术,使之知廉耻,非以多获为能也。君如择朝中之善人,使显荣之於民上,彼不善者将自感化,何盗之足患哉!”景公又问:“今吾国中善人何为最?卿试举之”。对曰:“无如士会。其为人,言依於信,行依於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及士会灭赤狄还,景公以士会之功,奏闻于周定王,定王赐士会黻冕之服,位上卿。代林父为中军元帅,且加大傅之号,改封於范,是为范氏之始。《史记》正义韦昭云:“晋正卿士籒之孙,成伯之子季武子也。食采於随范,故曰随会或曰范会。季,范子字也。”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删削,专以教民劝化为务。於是晋国之盗多逃於秦国。是年冬,晋景公又使士会平定周王室之乱。定王享以诸侯之礼,以示优宠。士会归而益求典礼之制,以修晋国之法。西元前592年,晋君使郤克征会於齐。郤克固有跛足残疾,适为齐侯母夫人窥见,被耻笑,受辱而归,怒不可遏。日夜向景公言伐齐之利。士会患之,语士燮曰:“吾闻之千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於齐,必发怒於晋国内。不得政,何以逞怒;馀将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无以内易外也。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告老,让之以政。若干年後,赵文子②与叔向同游於晋墓地九原。赵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於晋国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称也”叔向又曰:“其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叔向曰:“子意属谁?”文子曰:“唯范武子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注:①郤,读音xì(戏),古姓,封於鄙地,因地名而得此姓。②赵文子,即赵武也。来源:《范氏历代先贤史料》(景范教育基金会编)妣龙、周、潘氏,生卒年未详。妣均葬於豫州范邑高码头(今河南范县高码头乡老范庄)。生三子:1士燮、2士雃、3士鲂。

六二世:士雃公(士会公次子)讳士轼,晋灵公七年(西元前614年)士会归晋时子士雃未随留于秦,为避秦获复为刘氏曰刘轼,生於鲁文公二年乙丑(西元前632年),卒於鲁襄公七年乙未(西元前566年),享寿六十七岁,妣殷氏,生卒年未详。合葬於陕西曲江府城郊外。生四子:1贵龙(鸣魁妣梁氏、郭氏)、2贵文(鸣甲)、3贵凤、4贵舞。

六二世:士燮公:(士会公长子)字文叔,刘轼之兄也,西元前593年秋,士会告老。士燮进入六正行列,任上军佐。士燮作为范氏宗子,在六正中排名第四。士会退休後至少还活了四年,有他在,儿子在晋国政坛的日子自然比较好过;士会也反复教导儿子为人要恭敬、低调、为自己身後范氏在晋国的安全著想。而士燮是孝子,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迅速从一个活泼机敏的青年成长为一位老成、稳重的政治家,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幷奉行於终身。担任上军佐时期,士燮还是明显表现出他作为一个青年才俊固有的才智与干劲。前588年,晋景公增设三新军,晋国共12卿,士燮职务不变。前583年左右,中军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上军将;约於此年,晋国减新军为一军,晋国公司均八卿。前577年左右,中军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中军佐。西元前574年6月9日(戊辰),士燮去世。享寿六十七岁,葬于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因食邑於范为范氏,又名范文子,妣柳氏、伍氏,具封夫人,殁後与公合葬九原祖坟,後人对其像赞曰:“凯旋归国,甘步後尘,之反不伐,公贻其人”。

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献子鞅,鞅生吉射,又为士氏、范氏之宗祖也。

六二世:士鲂公(士会公三子)彘季、彘恭子,士会少子,轼之弟也。周简王十四年,晋历公被弑,士鲂与苟莹迎立晋悼公。悼公命士鲂为上卿,封到彘邑(今山西霍东县东北)称为彘公予。鲁襄公十三年辛丑夏,新军佐士鲂去世,此时彘裘年纪尚幼,不能出任将帅。後士鲂之子孙用其封地,“彘”作姓氏,士鲂即彘氏之始祖也。诗赞曰:晋国名卿历代封,范刘彘姓在其中,三姓皆为同血缘,一脉相承世系浓。

六三世:贵文公(刘轼公次子)字明,讳元瑞,号鸣(明)甲,本为官爵,而弃显贵之争移居古青州东昌府隐居立业,其第十三世孙刘邦,於西元前206年即汉朝开朝皇帝位,曰:“汉高祖”。生於周匡王一年巳酉(西元前612年),卒于周安灵王十七年(鲁襄公十八年)丙午(西元前555年),享寿五十八岁,葬於古青州东昌府荏平县。妣欧阳氏、胡氏,生卒年未详,考妣同葬。生五子:l宗仁、2宗义妣王氏、3宗礼妣周氏、4宗智妣千氏、5宗信妣馀氏。

六四世:宗仁公(贵文公长子)字远、号广定,生於周简王二年丁丑(西元前584年),卒于周景王十八年甲戊(西元前527年),享寿五十八岁,妣杨氏合葬於古青州乐昌县、蛇形。生三子:1富仙、2富仁、3富任。

六五世:富仙公(宗仁公长子)字阳,又字美荣,号鞅。生於周灵王十八年(鲁襄王十八年)丁未(西元前554年),卒于周敬王二十六年丁未(西元前494年),享寿六十一岁,葬于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

妣曹氏、胡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同葬。生六子:1刘得,2刘开、3刘闰、4刘玉、5刘修、6刘斗。

刘氏源流史

湖南刘氏在宗族渊源上大都属于“汉室之后”。考其渊源主要分为三大宗派:一是楚元王刘交后裔的彭城刘氏派(这一脉人口较少);二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的中山刘氏派,即客家刘氏派;三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多出自安城侯刘仓)的长沙刘氏南派。

从古而今,刘姓占据湖南人口比例为重。据刘继德考证,湖南刘姓早具盛名。公元前156年,西汉文帝太子景帝(刘启)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季春,景帝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刘发于公元前129年薨,谥为定王。

《刘氏族谱》载:“尧帝至79世刘发,首任长沙王,在位28年,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公元前155年至公元8年),乃刘氏长沙国也。西汉长沙国与王都西安相比是极偏远又极不发达的地方,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县,后启公景帝视刘发国小地狭,又赐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归长沙国。刘发僻居长沙,思念长安母亲,故每年将长沙米运往长安,以示供养母亲,尽子之孝道;再将长安土运来长沙筑一高台,以登临向西望母,亦被称之‘望母台’、‘定王孝台’,后建‘定王庙’,是长沙十大古景之一,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第6代孙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推翻了王莽新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政权,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统一中国。早在公元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王至西汉灭亡刘舜被废,共传7代8王,国祚延绵164年。后东汉光武帝又在建武三年(公元27年)恢复长沙国,封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12年后废长沙国,改封刘兴为临湘侯。

刘氏长沙国君主(长沙王)第一任,刘发。第二任,戴王(一作康王)刘庸。第三任,顷王刘鲋鮈。第四任,剌王刘建德。第五任,炀王刘旦。第六任,孝王刘宗。第七任,缪王刘鲁人。第八任,刘舜。第九任,刘兴。汉代长沙国、长沙郡为刘姓一大郡望。

北方刘氏“奉编入楚”

残唐五代时,中原地区的大批刘姓官员,因世变,带着家小向湖南地区迁移。残唐进士刘参常(字从云),曾任怀庆府太守。生子4:长子德洪(字安定、号伯喜)官大司马,次子德量、三子德广、四子德明均是朝廷命官。公元907年,后梁朱温篡位,长子德洪迁桂阳,次子德量、三子德广、四子德明分别迁岳州、益州、华容等地,系河南迁湘南、湘北始祖之一。

宋元时期,刘姓人口大约有360万,系全国第4大姓,而江西、河北、山东刘姓人口占全国刘姓人口的40%左右。这两个朝代的皇帝们害怕刘姓居住一起族大郡望,人多势众,起谋反之心,故下旨“奉编入楚”。湘中地区入湘始祖刘玉盛,其后裔称“三文五吉派”。三文(刘文政、刘文远、刘文滔),五吉(刘吉茂、刘吉祥、刘吉蕴、刘吉才、刘吉星)都是于宋景德年间及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奉编入楚”,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移落籍于星沙(今长沙县),后徙居湘潭、娄底、邵阳等地。

湘北地区迁湘始祖刘褒(祖父刘鞈,字仲偃,宋代进士,官集英殿修撰赠资政殿大学士;父亲子翚,字彦仲、号文平,官授承务郎赠太师父)因世变弃官,于宋高宗建炎六年(公元1133年)带着妻吴氏,子仕清、仕海、仕源、仕溟、仕渊及家丁20余人,由江西南昌铁树宫杨柳巷隐居长沙太阳桥。长子仕清迁湘阴,次子仕海迁岳州三田一洞,三子仕源迁巴陵(子孙后迁华容、南县、益阳、湖北监利),四子仕溟迁平江南港,五子仕渊迁居广东。

在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的中国大移民浪潮中,大批刘姓精英都离开江西故乡,纷纷前来湖湘大地拓荒创业。这些勇敢的开拓者们定居湖南后,将其开拓创业的精神传给后代,而他们的后裔也大都能继承先志、光大祖业,在几百年的不断奋斗中日益壮大起来。因此到近代以来,湖湘刘姓的发展就高潮迭起,呈现出人文蔚起、英才辈出、灿若星辰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了革命先烈刘道一、刘云、刘士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元帅刘伯承(据考证刘伯承系长沙定王后裔)等一大批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和家族,他们不但为湖南刘氏也为整个中华刘姓的历史谱写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解放前夕,华北地区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刘姓党员、干部、军人纷纷南下,加入到解放湖南、建设湖南的行列。解放后,这些南下干部定居湖南,都担任各级、各部门的要职,为建设湖南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这些来自北方的老人们都子孙满堂,这些子孙们都因工作分布于各条战线、各个市县,将来这些南下干部的子孙们,自然也成了由北迁湘的刘氏始祖。“原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刘夫生,原副省长刘亚南等省领导,就是这批南下干部之一。”

刘继德说,2008年,一批健在的南下战友在湖南省委招待所聚会,谈到饮食文化时,他们都笑着介绍:“解放初,(未入湖南前)我们在家乡早餐吃面食,而到湖南吃的是大米,一时不习惯;在我们的影响下,现在的湖南人不仅早餐吃面食,中、晚餐吃面食也习以为常了。”

《湖南刘氏源流史》

长沙9月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实习生 冯平)近日,《湖南刘氏源流史》正式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刘继德认为,这是国内第一本姓氏源流专著。

刘氏文化源远流长。《刘氏族谱》记载:上古时期尧帝九子源明为刘姓第1世(以封地为姓)“开创始祖”,自源明公开始,历时4000余年,已传180余代。

据刘继德介绍,《湖南刘氏源流史》自1998年开始收集资料,2008年开始撰写初稿,六易其稿,至2010年秋始成,前后历时13年。

尽管该书已成,但刘继德仍希望刘氏族人若有姓氏谱系资料,,以丰富《湖南刘氏源流史》的内容。

作者介绍

刘继德,大学文化,高级职称,岳阳县人。少居贫苦之家,16岁弃学参军,青年从政从商,中年从文从教。现任国家安监总局信息研究院湖南联络处调研员,某杂志社主编。兼任中国地方文献研究会研究员,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担任《战地之星》、《法卡山英雄谱》主编,部队期间发表新闻、通讯、文学作品多篇,19篇作品获奖,三次因出色完成作战宣传任务荣立三等功。

回地方后,曾两届编修史志,出版县志、省志丛书多部。出版旅游丛书《民间故宫张谷英》、《灵雾山揽胜》等,为开发湖南旅游资源作出了积极贡献。著有《民间神鬼大辞典》、《八仙游湖湘》等民间文学作品,深受各界喜爱,系著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湖南姓氏源流史》丛书、《中华百家姓源流史》主编。

前 言

水有源,木有根。水木尚有根源,岂可人不敬宗念祖?自古国有史、府有志、家有谱,编史修谱乃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家族昌盛之举。时值盛世,国倡和谐,乃承先启后之时。奉先思孝,存史睦族,乃刘氏优良传统。值第五次湖南刘氏联谊大会开幕之日,《湖南刘氏源流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将对国家起到存史资治、教化后人的作用,同时也是湖湘480万刘姓族人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她”将把湖南刘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湖南刘氏文化不断推向前进。

刘氏文化源远流长,据《左传》、《史记·夏本纲》、《汉书·地理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汉书·高帝记》、《元和郡县图志》、《周礼》等史书和《刘氏族谱》记载:上古时期尧帝九子源明为刘姓第1世(以封地为姓)“开创始祖”;夏朝丞相“御龙氏”刘累系刘姓第18世“建姓始祖”;汉高祖刘邦系刘姓第75世“国姓始祖”。自源明公开始,历时4000余年,已传180余代。自西汉开始,刘姓共有帝王66人、起义领袖12人、国家主席1人,执政时间有700余年之久。

湖南刘氏,自公元前158年就设立了“刘氏长沙国”,西汉景帝刘启之子刘发首任长沙王,谥为定王(现保存有“定王台”),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汉晋之世,长沙刘姓为中华刘姓一大郡望。刘氏迁湘,滥殇于西汉,雏形于北宋,高潮于洪武,余波于清初。其间,历经了“奉编入楚”及“江西填湖广”的两次大移民。2008年3月31日,湖南省公民信息管理局在《潇湘晨报》公布,湖南现有刘姓人口4799256人,占全省人口的7.05%,刘姓为湖南省第二大姓。刘姓人口作为湖南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人才辈出、文人志士甚多,为湖南的发展进步、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汉刘氏长沙国王刘发,为拓展湖南的疆土建功立业,今天湖南的地大物博应归功于我刘氏先祖。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力促国民经济发展,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为了溯古追源,发掘刘氏历史,弘扬湖湘文化,在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南刘氏源流史编辑部,编修出版这部史无前例的《湖南刘氏源流史》。

《湖南刘氏源流史》共分三大篇:刘姓源流篇,刘姓文化篇和湖南刘姓源流篇。第一篇记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刘氏的源流、迁徙和分布状况。第二篇记述了刘氏的族训家规、诏书序跋、名人颂评、旅游开发等。第三篇记述了湖南刘氏的历代祖纲源流,迁湘始祖概况及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刘氏族人的迁徙分布状况及各大支脉的源流世系图。

该书自1998开始收集资料,2008年开始撰写初稿,六易其稿至2010秋始成,前后历时13年。在广征博采资料的过程中,中国文史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湖南方志馆、少奇纪念馆、何光岳藏书楼、世界刘氏宗亲网、中华刘氏宗亲网,及湖南500余位刘氏宗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编修过程中,何光岳著《中华姓氏源流史》,杜耘亚主编的《刘累族氏与鲁山历史文化》,湖南图书馆编著的《湖南氏族源流》,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湖南省志·人物志》,湖南各地刘氏宗亲提供的2000余部《刘氏族谱》、《刘氏大同宗谱》、《刘氏皇谱》及800余本《刘氏(家)行谱》等著作、书刊,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又给部分《刘氏族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论证的依据。谨此对这些研究、编修作者和提供资料的同志一并致谢。

我刘氏族史上溯伊祁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礼,序长幼以尚齿,列祖像以尚思。君亲一理,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为人臣当鞠躬尽瘁,为人子当慎终追远。编著《湖南刘氏源流史》,是著述之大业,举族之盛事。本书依据详今略古,尊重史实的原则,基本做到了理清世系、考证源流,研究人物、教化后人。但由于湖南历史上战争与自然灾害等原因,人口四处迁徙;加之又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坏,资料残缺不全。编修人员虽作了很大努力,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行家、读者及湖南刘氏宗亲批评、赐教,以便在续修时修改补充

凡 例

一、本书以史料和谱牒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据事直书。

二、迁湘始祖“三文”、“五吉”属于湖南刘氏大宗,后裔有180余万之众。明、清两代,各地遍修族谱,有的在源流世系中,尊楚元王刘交为始祖,有的尊长沙定王刘发为始祖,有的尊中山靖王刘胜为始祖。而在当代各地所修的大量谱志中,笔者发现只有两种“依据”:一是中山靖王刘胜脉孝怀帝刘禅世系,多见于怀化、湘西、常德及部分邵阳刘氏所修大量谱志当中;二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安成侯刘苍世系,多见于长沙、湘潭、益阳、娄底及部分邵阳刘氏所修大量谱志当中。鉴于这两种谱源,笔者曾召开当代相关主修人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以各地所修族谱为依据,求同存异,不作考辨和注释。

三、“墨庄”刘式的后裔遍布湖南全省,人口约有200余万之多。而关于刘式的历史记载,史料中只有“刘式,系南宋进士”及“出自祁姓尧帝后裔,新喻墨庄刘氏源出彭城”等简单记述。而在湖南的大量刘氏族谱中,湖南四大主脉楚元王刘交、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汉武帝刘彻,都是墨庄刘式的先祖。笔者查阅了古今关于刘式的文献,大都只能说明刘式系江西新喻获斜村(今江西樟树市黄土岗镇人)及前后几代著名人士,而四代以前之祖则有些牵强附会。真正能反映其世系的只有江西、湖南、广东的刘氏族谱,但这些族谱中无法考证哪家正确。为了尊重各地的谱志,本书不作考辨。

四、在收集资料、撰写初稿过程中,笔者发现湖南刘氏大部分出自名门之后。考其源流世系时,却发现很多问题。如刘式、刘遐、刘禹锡、刘大夏、刘锦棠等人,一说是刘交后裔,二说是刘胜后裔,三说是刘彻后裔,四说是刘发后裔。并把代数编得模糊不清,世系难辨,甚至把四大主脉中的名人也混淆其中。有的把近代名人也编成了自己的鼻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名人后裔之错出自名人。”历代各地修谱,一般都请名人作序,而不少名人在作序时,只知道刘姓源流而不清楚该支脉的源流,故将一些刘姓名人张冠李戴地写入序中,以增其色。后人修谱时,又以序为依据,以讹传讹,终至混乱。本书综合族贤意见,据谱直书。

五、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地方族谱均以手写石印版,繁体字较多,有的字因加笔少划无法辨认,有的是新华字典和电脑上无法查找之字,本书则采用旧谱中同一人有“字”、“名”、“号”之优势,本书选择其中一种编入。

六、旧时迁居时间短、人口少的刘姓,因与迁居时间长、人口多的刘姓同居一地。由于迁湘始祖时处改朝换代等原因,且东迁西徙,无法认定其鼻祖地,脉系故不相同(或相同也无据可查)。经双方磋商同意后,有的两支合谱,有的多支合修。合谱时,考其代数相同,但字辈不同,故合谱新修班辈(又称派谱)。这种情况,先辈故有相互交叉之处,选其同辈名人为共同鼻祖(或同居地年龄相等定辈份)。本书尊其合谱史料,感其和谐之德,故照旧载之。

七、旧时修谱,虽同居一地,但同姓而不同宗者,谱牒不相互交流。而有的迁湘始祖因战避难徙居,有的因族人为官遭祸免其灭门流亡,有的则是因世变隐居。这些人员逃难时大部分未带族谱,年深日久,子孙发达修谱时,故不知其根。倡修家谱时,迁徙开派始祖后裔详实不误,而先辈之源流则用刘姓名人代之,真正是哪支脉系却无法考证。本书则用其开派始祖所传世系,上溯源流留疑待考。

八、湖南刘氏遍布百县(市、区),覆盖千乡,涉及万村,支脉繁多,谱料庞杂。笔者虽历十余载遍寻族史,足及百县,但还有多少支刘氏涉及何地、是何脉系并不知情。因近年各地刘氏建祠修谱,寻根问祖者急需源流参考,广大宗亲强烈要求本书问世,作者只好草草收笔。恳请未入本书之宗亲,积极提供族史资料,以便再版发行。

九、《湖南姓氏源流史》丛书,系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刘继德研究员的研究成果。

目 录

第一篇 刘姓源流篇

第一章 源流考辨

中华民族万姓同根

中国第四大姓——刘姓

刘姓源流考

刘氏远祖世系考

关于刘累的历史记载与考证

刘姓源流歌

第二章 迁徙分布

刘姓的六大族源

刘姓的七次大迁徙

刘姓在国外的分布状况

刘姓一千年人群分布与迁移

第三章 郡望堂号

刘氏郡望

刘氏堂号

第四章 帝王名人

刘姓66位帝王

刘姓12位农民起义领袖

刘姓一位国家主席

刘姓19位皇后

刘姓38位文武状元

刘姓历代宰相(含丞相、副丞相、大学士)表

第二篇 刘姓文化篇

第一章 族训家规

三帝遗训

刘氏家训

族训及格言

刘氏《传家宝》及日常规范

湖南刘氏族人守则及家训

第二章 诏书序跋

宋高宗皇帝勒刘氏文武群臣修谱诏

明太祖皇帝赐刘氏族谱诏

刘氏老谱序(唐·状元刘沐)

明代刘氏老谱序(明·状元刘同升)

刘氏大成宗谱序(唐·刘巨容)

衡阳乌鸦塘《刘氏续修族谱》序(清·曾国藩)

槠山刘氏族谱序(清·郭嵩焘)

常德刘氏族谱序(民国·熊希龄)

墨庄记(宋·朱熹)

祠堂志

知止园祠志序(当代·刘海藩)

第三章 名人评赞

汉魂礼赞

汉高祖功业万古流芳

毛泽东主席评汉高祖

古代诗人颂汉高祖

古代诗人咏汉朝八帝

名人赞通谱祖像

第四章 祭文墓志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国民党中央祭黄帝陵文

刘氏祭祖文

清明祭祖文

秘阁学士刘公文景神道碑(宋·欧阳修)

宋御史谥忠诚刘公神道碑(明·刘伯温)

湘西始祖文质公碑序(清·刘荣批)

感恩赋(当代·刘继德)

第五章 刘姓诗联

刘氏堂联

刘姓诗文

湖南刘姓诗文选

第六章 旅游开发

发掘定王历史 弘扬湖湘文化(刘继德)

世界刘氏第一古村——永兴县板梁村(刘继德)

第七章 宗族联谊

世界刘氏联谊总会简介

世界刘氏企业家联合总会简介

湖南刘氏联谊会简介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刘姓委员会简介

第三篇 湖南刘氏源流篇

第一章 湖南刘氏源流考

湖南姓氏的来源

湖南刘氏开源于长沙定王刘发

湖南刘氏的四大主要脉系

主要迁湘始祖及支脉概述

刘氏迁湘,滥殇于西汉,雏形于北宋,高潮于洪武,余波于清初

湖南刘氏远祖世系图

湖南刘氏远祖世系简介

湖南刘氏始祖四大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二章 湖南刘氏统一字辈排行

第三章 长沙市刘氏源流

长沙刘氏各支脉源流

长沙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四章 株洲市刘氏源流

株洲刘氏各支脉源流

株洲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五章 湘潭市刘氏源流

湘潭刘氏各支脉源流

湘潭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六章 衡阳市刘氏源流

衡阳刘氏各支脉源流

衡阳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七章 邵阳市刘氏源流

邵阳刘氏各支脉源流

邵阳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八章 岳阳市刘氏源流

岳阳刘氏各支脉源流

岳阳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九章 常德市刘氏源流

常德刘氏各支脉源流

常德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章 张家界市刘氏源流

张家界刘氏各支脉源流

张家界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一章 益阳市刘氏源流

益阳刘氏各支脉源流

益阳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二章 娄底市刘氏源流

娄底刘氏各支脉源流

娄底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各地“三文五吉”世系对照图

第十三章 郴州市刘氏源流

郴州刘氏各支脉源流

郴州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四章 永州市刘氏源流

永州刘氏各支脉源流

永州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五章 怀化市刘氏源流

怀化刘氏各支脉源流

怀化市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第十六章 湘西自治州刘氏源流

湘西自治州刘氏各支脉源流

湘西自治州刘氏主脉源流世系图

附录 家属类认识及九族系统图

后 记

《湖南刘氏源流史》又称《湖南刘氏通谱》。自1998年开始,本人历10年收集资料、遍寻族谱、拜会前贤、发掘人文资源、考证迁徙源流。其间,走访了五省四十余市,往返行程十万余公里;收集抄阅古今与湖南刘氏有关的族谱、资料两万余卷册;结交历史学家、文人志士、刘氏名人、世界各地刘氏宗亲近万人之多。这一举动得到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历史学家、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顾问何光岳老先生的称赞:“继德后辈,著修湖南刘氏通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万个朋友,难能可贵;省吃俭用,自行修谱,废寝忘餐,乐为刘氏编书,古今难寻。”

2008年春开始撰写初稿,经多方考证史实,精心修改,六易其稿,至2010年秋始成。编纂过程中,刘兴善、刘忠生、刘申克、刘焕辉等宗亲提供了大量史料;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青年作家李桂龙、好友李乐龙,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史志专家卢凯旋、任国瑞,及社会各界朋友、战友、同学和广大刘氏宗亲,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余乃山野村夫,军人出身,虽解甲从文,两修史志,却是半路出家,学业未精。父亲遗言:“尊宗敬祖、耕读继业乃家之根本;课子育孙、忠孝廉洁乃为人之道;著书立说、修桥铺路为后人称颂;布衣茅舍、粗茶淡饭可益寿延年。财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义之财不可取;孝者,清明扫墓、孟秋烧纸,传宗接代育后人。”余为父遗言所激,且对血浓于水的刘氏家族情有独钟,故放弃中年尚有发展之良机,提前退线,编著族史。

编史修谱是著述大业。本书依据详今略古、尊重史实的原则,基本做到了理清世系、考证源流、研究人物、教化后人。由于湖南历史上战争与自然灾害等原因,人口四处迁徙,加之又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坏,资料残缺不全。编修人员虽作了很大努力,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行家、读者及湖南刘氏宗亲批评、赐教,以便在续修时修改补充。要按正史,说明你们还是没有好好阅读《国语》《史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