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释义

一、公司简介

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系省属国有企业,2003年6月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后移交夷陵区管理。公司以生产经营磷矿石和房地产为主营业务,总资产逾4.3亿元,现有员工1198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8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5人,中级技术人员126人,依附于矿山生活的员工及家属近4000人,年生产磷矿石68万吨。公司总部设在宜昌市夷陵区,下辖宜昌樟村坪磷矿、荆门荆钟磷矿、黑良山项目部、宜昌骏达房地产公司以及合资合作的万豪快捷酒店、卓越投资公司。公司所属荆钟磷矿为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樟村坪磷矿为省级安全标准化企业。

二、历史沿革

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湖北宜昌樟村坪磷矿(系原湖北省荆钟磷矿的接替矿),由化工部和湖北省共同投资6648万元兴建的省属中型化学矿山企业。

1982年7月,化工部化计字第824号文,下达了樟村坪磷矿设计任务书;1983年12月24日,化工部化矿字第1167号文批准了初步设计;1984年5月12日,化工部化矿字474号文批准樟村坪磷矿正式开工建设。

1982年9月10日,荆钟磷矿首批200名职工进樟开始了樟矿的建设。

1993年1月,湖北宜昌樟村坪磷矿更名为“湖北昌达化学工业公司”,同年3月,公司机关由宜昌樟村坪镇迁至宜昌市夷陵路228号。并于同年由湖北省下放到宜昌市管辖,属宜昌市直属重点企业之一。

1988年,与荆门地方合资兴建年产10 万吨的荆花石膏矿。

1989年与荆襄磷化工业公司联合投资615万元在荆钟磷矿建成年产硫酸2.5万吨的硫酸车间,91年投资85万元改造荆钟磷矿磷肥车间,形成荆钟化工厂。

1993年9月,投资230万元兴建年产10万吨的湖南澧县石膏矿。

1995 年,投资近1000万元在龙会山矿(现改名荆钟磷矿)兴建钙镁磷肥厂。

2001年,昌达公司对湖南澧县石膏实行承债式公开转让,该矿法人代表中标。

2003年,公司根据宜发〔2002〕13号文件精神,企业实施改制,2003年4月24日由市改革办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对湖北昌达化学工业公司整体资产进行承债式转让。宜昌中港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购买,2003年6月24日与宜昌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并于2003年6月29日正式接管。

宜昌中港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购得湖北昌达化学工业公司后,于2003年9月10日重新注册为“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8月下放夷陵区管辖,2004年3月公司机关办公地址由宜昌市迁至夷陵区。2009年12月,公司位于夷陵区发展大道(黄金卡)的总部新办公大楼建成启用。

企业改制后,于2003年将荆花石膏矿股权转让给该矿法人代表;2003 年将荆钟化工厂股权转让给该厂法人代表。

改制后,为解决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员工长久生活稳定问题,公司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争取国家危机矿接替项目,于2006年6月26日成立了黑良山项目部,2009年5月10日勘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转入详查。 2007年10月3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宜昌骏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房地产项目现已开发销售“骏达·梅珑镇”和“东湖礼堂”项目。

公司还分别于2006年4月21日和10月23日完成了樟村坪磷矿、荆钟磷矿扩规变更手续。公司磷矿石生产规模由45万吨/年扩大为68万吨/年。

三、改革发展

目前,昌达公司正按照“立足新起点、建立新机制、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发展要求,遵循“做好、做强”的思路,沿着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奋勇向前。回顾昌达公司改制几年来的改革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创建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

担当国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3年,是昌达公司改革之年。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如何在稳定中推进改革,最大限度减少阵痛?这是改制之初昌达公司领导班子考虑最多的问题。原企业经过近50年的开采,资源日渐枯竭,其资源量仅够开采5年左右,若正常设岗仅需400多人。那么原公司1000多名员工如何妥善安置?员工们为此焦虑不安。新班子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果断提出了“不向政府交矛盾,不向社会卸包袱”的企改思路,达成共识: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但绝不是以牺牲员工的利益为代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转变机制,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绝不甩包袱,不一推了之;维护职工的权益义不容辞,绝不保护堕性。无情的改革,有情的操作,绝不让既有责任心又勤奋工作的员工没有饭吃,没有工做;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把员工当主人。

第一、把安置员工作为改革第一要务。面对巨大的压力,采取多种方式,举全公司之力,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公司除极少数人自谋职业外,基本上都进行了返聘,返聘率达90%以上。继续履行了全部社会职能,确保了员工队伍稳定。一是实施扩张安置,考察组建矿砂厂。二是实施扩岗安置,在改制前后企业就已富余的100多名员工中,通过扩岗安置了30多名女工。三是实施待岗安置。对暂时确实不能安排的100多名员工实行待岗,由公司按夷陵区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费标准的两倍发放生活费,并按月为其缴纳“五金”统筹,改制几年公司为此投入了近400万元。目前,由于各岗位严重超员,且人员结构不合理,致使公司已成为全宜昌地区单位开采成本最高的矿山。但此举减轻了社会稳定的压力,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前途、利润和社会责任感之间,昌达公司总是以对社会、对企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兼顾,取信于民。矿区地灾问题是地矿矛盾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几年来,公司不惜投资近700万元用于采矿区地灾治理。公司主体矿山樟村坪磷矿由于原国有企业二十多年的建设开采,形成了120多万M2的采空区,诱发和产生了地表裂缝、地下位下降及当地部分村民房屋受损等地质环境问题,形成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给农户的居住安全构成了威胁。改制后,昌达公司以对人民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多次实地了解情况。在当时企业生产经营本身就困难重重,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拿出400多万元,组织实施31户村民的整体搬迁及补偿工作,以确保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

树立诚信立业的经营目标

和谐是发展的基石,而发展是为了求得更高层次的和谐。昌达公司始终将“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务实创新,和谐发展”作为企业精神,把和谐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坚持以和谐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

第一、以内部和谐为前提, 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由于原国有企业历史长、包袱重,一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较为突出。为确保公司内部和谐,一是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公司成立之初,坚持一边改制,一边组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通过健全组织,为182名党员和近1200名职工“筑巢安家”,帮助党员和职工克服思想顾虑,在新公司尽快找到归属感。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全体员工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二是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首先是依靠群众,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病了,组织前去看望;职工生日,送去贺卡礼金;困难职工过年过节去慰问;对先进典型、管理骨干,公司送出去学习、考察;职工子女就业难,公司全额出资选送出去培训;职工子女考大学,公司送去1万元至3万元的奖金等。公司先后为50多名员工子女发放助学金20万余元,为20余户困难职工送慰问金近10000元,出资14万元,选派8名员工子女到国土资源技术学院学习,拨专款5万多元组织全公司女职工妇检,出资80余万元,先后组织公司管理骨干、优秀职工、“三八”红旗手到上海、北京、青岛、海南等地旅游学习,组织党员到革命老区韶山开展红色旅游,使职工真正感受到昌达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其次是情系职工,为职工创造良好环境。公司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对两矿生产设施、职工住房及生活设施进行了改造。三是实施文化工程。通过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及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员工,办企业内部刊物《昌达化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一个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二、以外部和谐为支撑,着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昌达公司努力用发展的成果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积极营造和谐、共赢的地企关系。2005年7月、2009年7月,樟村坪镇丁家河村两次遭受特大冰雹袭击,昌达公司送去了15000元慰问金,2010年,夷陵区雾渡河镇遭遇特大洪水,公司送去了85000多元慰问金;为扶持樟村坪镇秦家坪村尽快脱贫致富,先后送去数10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将公司矿山库存的部分钢材无偿援助该村用于铺路架桥;为了支持地方教育事业,一次性将近100万元的房屋及设施赠与樟村坪镇政府办学使用。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在区慈善协会成立之际,捐款3万元;反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雾渡河镇龚家河村一次性捐款10万元;为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万元,建设樟村坪镇羊角山村级公路;夷陵区“7.19”特大洪水灾害,向灾区人民捐款5万元;实施农村大病救助,向区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为支持办好“八艺节”,助资20万元;为区第二届全运会资助3万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2万多元。近几年来,共向社会、群众捐款捐物折款300余万元,向社会展示了一个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形象。

第三,以诚信立业为基础,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效益。诚信是质量的代名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昌达公司确立了“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始终把诚信作为企业信条之一永远坚守。公司目前的用户,都是企业的老用户,他们都是冲着昌达的信誉在合作。无论是在磷矿石市场处于卖方市场还是供过于求,公司都狠抓产品质量管理,从产品的开采、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严格管理,形成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因为有了从上到下的质量共识,有了与客户共赢共存的理念,在磷矿石销售发生逆转之际,公司的客户才不离不弃,与公司共同进退。改制几年来,昌达没有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一起大的购销矛盾,公司用诚信与厂家一道构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销售渠道,与客户建立起了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打造科学管理的完整体系

创建安全生产的示范样板

第一、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走向规范和强大的基础,是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了改变矿山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公司积极推行“制度治企”。改制几年来,公司根据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新制定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干部考核、项目建设、监察审计、招投标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奖励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两套制度并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的目的。

(二)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公司在财务上严格实行预算管理,狠抓财务监管,切实做到“大预算,小核算”;严格内控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六分一管一禁”。工作讲原则,办事讲程序,强化逐级负责制。严格实行“六分离”管理法,即: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管钱与管帐相分离,会计记帐与复核相分离,往来帐会计与对帐相分离,物资购、管、用相分离,财务印鉴管理与公章私章保管分离;同时认真做好票据管理,空白票据严格实行领用、审核缴销登记,禁止资金帐外循环,包括承兑汇票。

(三)强化效能监督审计。为促进效能建设,公司设立监察审计部,并纳入董事会直接管理,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的财务、项目工程、合资企业等进行财务审计,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为规范公司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设立了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办理公司招标管理的指导、监督和审核,进一步步规范了公司招投标管理。自2008年8月成立招标领导小组以来,成功招标14个,招标金额近500万元,为公司节约资金100余万元。

(四)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借鉴先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从干部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质量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工程管理五大板块几百个考核条款对两大矿山实施规范化管理。自2006年实施以来,规范化管理对具体从事管理的人员和对企业的管理均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从刚开始的抵触到现在的接受并积极推行,管理人员从中体验到了规范的好处,企业的整体管理素质也得到了较大提升。特别是过去凭经验办事的和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员,更是受益较大,规范化管理给了他们一个参照系,工作起来有方向、有程序、有规则,井然有序,不再盲然无措。在同行业内,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昌达特色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为公司今后的集团化管理并最终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五)大力推行人才强企战略。公司自改制以来,十分重视班子建设,着力打造精强团队。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分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各级管理人才,为企业的管理队伍增添了强劲动力。尤其在干部团队建设上严格要求。自2005年起,公司陆续提拔引进了7名高级技术人才及中高层管理人才,为企业的管理队伍增添了强劲动力;2007年又开始招聘本科大学毕业生,至今已引进30多名充实在各个岗位,经过几年的培养,现已有部分走上重要管理岗位,他们都为昌达这几年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要求他们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做学习、发展的表率、做敬业争先的表率、做严格自律的表率;要求从自身做起,带头带领,一级向一级负责,遵循“三服”(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要求领导靠前指挥,落实“三移”(工作重心下移、监督关口前移、责任追究上移);要求班子成员大事集体决策,小事经常沟通,狠抓“四实”(讲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到“坦诚、思过、包容、共谋”;要求广大干部要强化责任感、打造执行力、增强创新性、凝聚团结心、倡导节约风,切实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的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的昌达已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强管理团队,这为公司做好做强发挥越来越大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二、构筑坚牢的安全防护大堤。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矿山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公司历来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安全工作中,扎实开展“四教”:无事当有事的居安思危教育,小事当大事的防微杜渐教育,昨天事当今天事的前车之鉴教育,别人事当自己事的自我警示教育。全员加强“四学”:学法规、学规程、学制度、学技术。认真抓好“三头”:抓源头预防隐患,积极超前预测;抓苗头整改隐患,及时整改弱项;抓领头拒绝隐患,反复跟踪问效。从而把好每一个环节,守住每一个关口,堵住每一个危险源,切实做到管理精细化、作业规程化、监督制度化、技术规范化。以管理精细化确保工作“零缺陷”,以作业规程化确保施工“零事故”,以监督制度化确保工作“零违规”,以技术规范化确保工作“零失误”。

改制几年来多次被省市区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8年度获得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荆门市、夷陵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目前,公司所属荆钟磷矿为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荆钟磷矿为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公司每年据实调整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成员,明确第一、二、三责任人,据实调整增加安全管理人员,充实安全管理队伍。公司总经理与所属矿山负责人及各分管领导、各矿山与各生产单位分别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公司全员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增强了全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重视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全员责任意识和岗位技能。一方面公司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是认真组织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考试,“五一”、“端午”、“十一”等节假日复工前也进行严格的安全复工教育;同时严格“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培训合格方能上岗;三是每年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考试工作,确保100%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安全宣传,通过专题简报、标语、条幅、黑板报、橱窗、电子屏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确保全员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公司在宣传上追求题材的广度、影响的深度,对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通报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对矿里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及时公布,并及时整改到位。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技能培训,特别针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办班培训、专业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小改小革,对工作创新及技术改革的予以重奖,每年还在全公司进行评比活动,对获奖者进行奖励。同时还多次组织公司安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到鄂州程潮铁矿、宜化杉树垭矿、中化建王集矿等大型先进矿山企业参观学习,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监管,注重现场管理精细化。为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突出重点,强化安全责任,深化源头治理,提升保障能力,公司每年年初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的抓好反“三违”工作,定期召开安委会成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加强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每天召开进班会,每个采掘作业面都指派专职安全管理员进行监管,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四)是不断完善全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在安全管理上,公司先后推出了“十星级”安全班组管理法、“平安作业面”创建活动、“痕迹管理法”、“流动红旗作业面”以及“月度安全生产优秀员工”评比活动,在管理中摸索出更具时效的“以训代罚”新制度,开展了班前“五必问”活动。公司荆钟磷矿的安全管理经验还成为荆门市安委会主办的安全生产简报推广学习的典型,公司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同类矿山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公司为创建国家安全标准化企业,公司荆钟磷矿先后投入了800多万元巨资构筑安全防范体系,加大安全硬件投入,建立电视监控系统等,于2007年8月一举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验收,成为荆门地区非煤矿山唯一的“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成为当地的样板企业,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以达标创建赢得地方政府支持”的战略目的,也为以后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所属樟村坪磷矿为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荆钟磷矿为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在愈加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公司在安全管理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对于公司保持较好的安全态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公司每年认真开展国家各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提前部署,广泛宣传,加强领导,细化措施,使得活动开展顺利有序。近几年来先后认真开展了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五个一百”创建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在活动开展期间,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标语、专题简报、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并组织加大巡回检查力度,查找治理安全隐患。公司组织开展的全国“安全基础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并取得资质,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立足当前的真抓实干

着眼长远的战略思考

第一、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则更有利于促进改革。改制以来,昌达公司始终坚持改革和发展两手抓,注重主业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突出阶段性发展与谋求长久发展相协调,坚持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同步,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从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市场资源、管理资源“四大资源”管理入手,一方面在创新中夯实企业基础,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企业生产经营在很短的时间内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企业基本上是一年一大步,一年一个新的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实现税收创昌达历史最好水平。改制几年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员工自身也充分共享了发展成果,员工收入实现了翻番,各项工作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二、调整优化资源利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昌达公司不断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和途径,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吸收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以管理制度文本化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实行分级制、考核制、问责制及一线工作法,规范管理、精细运作,积极稳妥推进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突出适应性调整,拓宽市场覆盖面。目前公司已成功地开发出了P2O5含量为16%—34%的多个品级的磷矿石市场,形成了全方位的产销新格局,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二是突出开发性调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昌达公司坚持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经营思路,强化管理理念,实现有效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回采率大大提高。2005年公司在认真研究矿山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薄矿体开发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昌达公司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并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建立了“樟村坪磷矿采场地压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科技成果,省科技厅在2009年12月对该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经专家评审,该项目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3月颁发了“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成果登记号EK100193)。人工置换矿柱具有安全性高、资源回收率高、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优势,具有良好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第三、合作多赢共建产业新格局。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谈不上企业的未来。昌达公司坚持“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100%的努力去争取”的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面对公司主体矿山樟村坪磷矿资源即将枯竭的现状,公司加大了项目建设力度。为解决接替矿山,巩固改制成果,妥善解决系列改制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经多方努力,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管理办公室批准将黑良山项目作为昌达公司接替矿山。昌达公司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各级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公司前期已投入9000多万元的巨额资金,完成了进山公路基本建设、高压输变电线路架设等工程,为项目坑探、钻探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为黑良山项目早日接替樟村坪磷矿赢得了时间,是该项目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时,公司与湖北洋丰集团强强联合组建湖北洋丰昌达矿业有限公司进入选矿项目,这既可以发挥昌达在磷矿开采中的技术优势,又可以发挥洋丰在磷复肥行业的品牌、技术优势和骨干企业的聚集效应,形成“采、选、加”联合体,此举是个双赢的战略决策。在做好采矿主业的同时,公司成立了骏达房地产公司,开始挺进房地产业,尝试多元延伸之路,为公司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公司还合资开发了宜昌卓越投资公司开发房地产项目, 合资成立宜昌万豪酒店进军服务业,合资合作项目为公司积累了行业管理经验。同时,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在发展大道上修建了综合办公大楼,展示了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提前规划共谋发展之路。企业改制后的头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带动采矿业等农业相关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昌达公司也惠泽其中,但公司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明晰的发展目标。企业要永续发展,到底如何规划企业的未来?董事会适时提出了“规划先行,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历经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干部员工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下发实施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两业为主、多元延伸、联合发展,做好做强”之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技兴企、人才强企、制度治企”理念,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管理科学、运转高效、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公司实现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的宏伟蓝图。规划出台后,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员工在昌达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增加了员工与昌达共同发展壮大的决心。

一、企业精神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坚持“两业并重,多元延伸,联合发展,做好做强”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文明昌达、诚信昌达、创新昌达、和谐昌达。

以人为本:是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只有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管理、技术型人才,并为之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才能推动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

诚信立业:是企业永续发展的要基,是立业之根本,对社会、对合作伙伴、对企业员工都必须讲诚信,只有诚信才能长久生存。

务实创新:是企业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尊重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管钱(突出制度的“落实”),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走得更远,才能最终做好做大做强。

和谐发展:是企业发展追求多赢格局的美好愿景,与合作伙伴共建和谐供需关系,与员工共建和谐人企关系,与地方共建和谐地企关系,为地方和国家多交税收,为社会多做贡献,持续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努力营造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昌达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对公司发展的历史性、概括性的深刻总结,是对理念内涵的延续性、创新性的具体体现。它传承了公司半个多世纪的企业文化,它凝聚了几代人追求卓越的人生信念,激励着员工的事业追求和工作激情,推动着企业的日益兴盛和持续发展。

二、发展战略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中求进,优中求新”为原则,稳步推进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采矿主业地位不动摇,重点打造房地产业新格局,强力推进合资合作项目,形成“两业并重,多元延伸”的产业新局面;积极变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执行力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建跨地区、跨领域的昌达集团。未来五到十年,公司将建成一座年产100—150万吨、技术实力省内一流的现代化矿山;一家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旅游商务酒店;一家年销售额逾亿元的品牌房地产公司。到2015年公司实现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

根据公司现状和发展需要,将2011年—2013年作为发展铺垫期,2014—2018年为战略提升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序推进。①加强企业主业建设,谋求合作共赢;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精强团队;③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④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培育主人精神;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昌达。

三、人才培养

大力实施人才“111工程”,即培养100名昌达骨干、设立100万人才储备基金、设立100万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坚持“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本着“内培与外引并重、分流与引进同行”的原则,在稳定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坚定不移地推进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人才“111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同时,加大员工的培训管理力度,设定专项资金,努力培育管理、技术、工人三支队伍,打造昌达公司一流的人才队伍。

第三章党建活动

一、公司及公司党委概况

中共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成立于2004年6月,下设樟村坪磷矿党总支、荆钟磷矿党支部、昌达洋丰党支部、昌达机关党支部,共有党员75名,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3名,内设党建工作部门在党群办公室,有专职党务干部2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之际,区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党组批准成立了昌达洋丰党支部,为昌达公司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昌达公司党委在区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行动,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基本”和“七个体系”的建设,以“加强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为主题,以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精神,强力推进公司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到“四个到位”,坚持“三个结合”,落实“四个转化”,充分发挥公司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公司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1年是昌达公司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迎接建党9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乘势而上,全力实施我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司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围绕党建促发展”的原则抓党建,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进一步探索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使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有新完善,领导班子建设有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基层民主建设有新推进,党建工作载体有新丰富,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力争成为“民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为我公司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