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圣民 |
释义 | 孙圣民,男,1975年11月出生,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制度经济学,关注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相关研究,在分析方法上尝试对制度进行微观计量分析,以及制度的博弈分析。研究兴趣还涉及历史计量学、新经济史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等。 学习、工作简历: 1993-1997年,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习,获管理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97-2001年,济南市槐荫区委办公室工作,副主任科员职务 2001-2004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获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4-2007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7至今,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工作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7-2009年,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已发表论文(主要部分): “消费理性成瘾、公共健康与政府行为”,第二作者(通信作者),12000字,《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1卷第1期。 "历史计量学五十年 :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独立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工农业关系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计量学再考察”,独立作者,《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独立作者,14000字,《南开经济研究》(CSSCI),2007年第6期。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第二作者(与导师合作),1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独立作者,12000字,《经济评论》(CSSCI),2006年第6期。 “井田制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独立作者,18000字,《经济评论》(CSSCI),2005年第6期。2006年5月,被《复印报刊资料》编辑部,转载入“经济史论文索引”(2006年第2期) “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独立作者,8000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3期。 “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21000字,《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总第七期。 “华人家族式企业的经济分析”,第二作者,8000字,《中共浙江省委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论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演变中的角色转换”,独立作者,9000字,《西安金融》,2003年第2期。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独立作者,8000字,《经济学动态》(CSSCI),2003年第7期。 “The impact of l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1949-1978)”, with Huang Shao’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5. 主持课题情况: 独立主持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主持2009年度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西方新经济史学的发展、演变与中国本土化研究 主持2008年度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与新中国经济史运用研究” 主持2008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07-2009年山东省农村人力、实物和社会资本现状及影响研究” 主持2008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农村社会资本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主持2007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研究”。 参与课题情况(主要部分): 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 济南市课题:济南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 济南市课题:大学与城市互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获奖情况: 2004年,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05年,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 2005年,山东大学鲁光奖学金 200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二作者身份) 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二位) 2010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 2011年,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 硕士学位论文,于2006年9月,被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授予2005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题目:政治过程、制度与经济绩效――以中国大陆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 博士后报告题目: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历史计量学理论与案例研究 博士论文主要内容:梳理制度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的理论文献,以中国土地制度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等方法,对制度实施计量分析和定量研究,运用博弈论等工具,构建动态数量模型,对制度及其变迁实施模型分析,阐释计量分析中得到实证结果,揭示制度与经济绩效的作用机理。 硕士论文题目: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井田制”的兴衰 硕士论文主要内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契约理论的视角,利用诺斯和托马斯建立的庄园制兴衰理论模型,分析井田制度兴起的初始条件及其特征,探讨了导致井田制度最终衰落的影响因素。并将井田制与西欧庄园制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两种制度衰落后中国和西欧历史的不同发展,并以此寻找诺斯和托马斯庄园制兴衰理论模型的不足。结合中国和西欧历史上封建主义发展轨迹的差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变迁动力说、新古典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为了更好地解释中国井田制兴衰及中国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的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融合进行分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