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释之 |
释义 | 观点集萃(总理为什么管不住房价 请总理规定牛肉面中必须有牛肉 央行货币委员应该回家卖拉面 多卖稀土才是爱国 工会不是个好东西 穷人理应比富人多交税 政绩工程动工之日便是坍塌之时 粮食安全?你就放一万个心好了) 百科名片胡释之,男,专栏作家、经济学者,资深媒体人、新华社智库专家。 基本信息胡释之,男,专栏作家、经济学者,资深媒体人、新华社智库专家。 他近期的一些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向公众解释为什么总理管不住房价,他还炮轰央行货币委员李稻葵,说他应该回家卖拉面。他说工会不是个好东西,说中国不用担心粮食安全,还说中国多卖稀土才是爱国。 观点集萃总理为什么管不住房价温家宝近日在澳门说,“我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五条,但内地房价就是压不下来。”总理打麻将都不“胡”了?这是个好现象。陈毅的儿子陈小鲁曾经回忆,说“邓小平是有现代思维的,他看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不可能都由党来管。”是的,想管也管不过来的。 我们来看房价。房价涨、房价高是开发商贪心的结果吗?是任志强们一意孤行想定多少价就定多少价的吗?不是,这是千百万买房人用钞票投票的结果,开发商只是顺应了民意。你买我买大家买,候选房就那么些,房价自然就给推高了,这是民主的力量。 要压房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推翻千百万人的投票结果,要推翻他们的决定,要他们别投票给开发商了,这当然难了。劝说有用吗?不管用?那好,强制限购。所谓压房价就是用警察来代替买房人做选择,但警力不够用嘛,所以压不下来。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目的,买房是,卖房也是,市场价格是帮助他们更好追求目的的指南。这价格指南要有用,得充分自由,能自由涨也能自由跌,能充分反应买卖各方的意愿。试图去压制市场价格就是罔顾民意了。 价格不能管。一定不能管,管也管不过来。比如国务院今天开会说,"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这其实就是在说,大家抓紧习武吧,必要时政府会要求商家必须看谁跑得更快就卖给谁,你光是肯出价是没用的了。但商家很可能不喜欢看你表演武术,你不让我涨价让我亏本卖,那我就索性关门不卖了,或者改行,那怎么办?也能办,那就得恢复统购统销,恢复计划经济,恢复全面的管制。 价格不能管。但有件事政府得管,而且必须管,那就是政府你得管好你自己。你不能印大量的假钞出来投放(既然央行连货币超发都不承认,那我就只好直接说是印假钞了),你不能让我手中的真钞因此毛了,你要立即停止印假钞,立即回收假钞,立即停止偷盗。 总之,政府要管好自己,其他的随市场去,随老百姓去。千万不能一边毛了老百姓手中的钱,一边还不许老百姓自由把钱换成他们想换的东西。 请总理规定牛肉面中必须有牛肉刚说完“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五条,但房价就是压不下来”,温家宝立马又出了(国)十六条。这次是要压物价,要害有一条,是说必要时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说白了就是价格管制。这次出牌能“胡”吗? 价格是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在市场上互动的结果。有人看涨,觉得当下价格还不够高,愿意买愿意囤积舍不得卖,有人则看跌,觉得当下价格高了,想赶紧出货一点不留。买者之间竞相涨价,是市场的做多力量,而卖者之间则竞相砍价,是市场的做空力量。 董藩近日说中国目前的房价真的不高,引来骂声一片,但其实这样看来他说的并无错。价格高还是低本就是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买的人总是觉得当下房价还不够高才买,相反觉得现在房价高的人就不买了。换句话说,你之所以会觉得房价高以至于不买了,是因为还有人觉得房价还不够高抢着在买,而且是主流力量。 当货币超发钞票发毛时,同样的商品,买者会觉得相比以前多拿点纸币去换还是值当,而卖者则是“你不比以前多拿点纸币来换,我就觉得不值当不愿意卖了”。两相配合,以人民币标识的物价就普遍随之上涨了。 现在说必要时要搞价格管制,就是说要限制卖家你不能涨价,不管你是否会觉得不涨价卖就不值当。 这种不考虑卖家感受的做法会造成啥结果呢?我们来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2007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兰州为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出台了牛肉面限价令。结果市民发现牛肉面票面价格是稳住了,但没以前好吃了,加的牛肉少了,份量也小了。也就是说,商家变相涨价了,市民还是不高兴。 谢国忠是吃过汤里找不到肉的拉面的,并由此发现内地本轮的通胀早已悄悄开始。但他没有给出直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兰州的牛肉面近期又开始涨价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根据(国)十六条,觉得必要时,物价部门会再次出台限价令。 在此我要进一言,吸取前车之鉴,请总理赶紧出(国)三十二条配合(国)十六条,其中一条一定要明确写上“牛肉面里必须要有牛肉”。并要加强执行督导力度,警力不够用就调动百万大军,虽然有张五常赌气说这也会不够用。 央行货币委员应该回家卖拉面前晚在常去的一个拉面店里吃饭,买单时发现老板娘少找给我5毛钱,一问是我要的1个卤蛋从1块钱涨到1块5了,她还带点歉意地给我解释,“真没办法,鸡蛋进价又涨了,我也不得不涨点价”。真是如此吗?店家真是因为成本上涨就敢相应涨价吗?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的回答是“是”。他认为本轮物价上涨与以往完全不同,最基本的机制是成本上升,“成本太高了,因此企业抗不住,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把成本上升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是成本推动型的。”成本怎么上升呢,很重要一点是因为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就是说是输入性的。他还把这叫做创新思维。 这种解释看似合情合理。生产成本涨了,企业不愿吃亏,就要通过涨价把压力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所以生产成本越高,物价就越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决定价格”。看到这,你意识到哪儿错了吗? 是的,“生产成本决定价格”错了。价格从来不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其实要反过来说才正确。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其市场需求决定的,而生产成本对需求不会有任何影响。任何企业制定价格都是在其净收益最大点上,不敢高,也不敢低。给定需求,涨价将会降低净收益。也就是说,需求不变,无论成本怎么涨,企业也是不敢相应涨价的,成本压力是不可能转嫁给消费者的。光是成本上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物价将会上涨。 而且,我们不是老说商人贪婪无耻吗?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被绞死的危险”。那就要问,十分明显一点,如果商家真能以涨价的方式转嫁成本压力给消费者,他们为什么要等到成本增加的刺激时才涨价呢?商家在此之前居然会故意节欲,有钱不多赚有财不大发?事实是,如果需求状况允许涨价,商家们肯定早就利用了这些机会,根本不会等到成本变了再动。 重复一下,如果消费者不买账,成本再怎么涨,他商家也不敢涨任何一丁点,反之如果消费者买账,他绝不会等到成本涨了才去调价,他早就涨了。记住,价格只源自你的内心,它绝不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 回到本轮物价上涨,这是最典型意义上的一个货币现象,是货币超发制造的需求拉动型,是周其仁所讲的“那放出去的货币购买力,总要把商品追到了手里才算消停"。而商家不过是在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被动"涨价。 好了,再去吃碗面吧。“老板娘,怎么又涨了一块钱?”“真不好意思,国际粮价涨了啊。”“哈,你真有创新思维。”李稻葵应该回家卖拉面。 多卖稀土才是爱国稀土问题最近很热。中国政府不想国内企业卖稀土给外人,外国政府很恼火,不断施压,网民则希望政府顶住,不要服软,要打赢这场稀土保卫战,还说“卖稀土就是卖国”。 网民首先受不了的是美国人的“虚伪”。“你美国自己国内有大量的稀土资源,怎么雪藏起来不开采?非要买中国的?” 这其实得高兴才对,不是美国人不想开采,美国曾在战后掌控了稀土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只是后来因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过中国企业,这些矿场不得不关了,是倒闭了。 只要市场竞争格局改变,比如这次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美国这些稀土矿场的开采又变得有利可图起来,很多已筹备复产。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盈利与否的商业前景,而不是其他。再说了,你自己家也有厨房,你却自己不做饭,而愿意去饭馆买别人做的饭吃,是同样的道理。还有朋友介绍说,新加坡有很多椰子树,但不摘椰子,而是大量进口,因为自己摘成本太高了,不如进口划算。 当然这里需要指责欧美,并怀疑其动机的是,他们居然不像对待中国制造那样,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以保护本国稀土企业不受中国企业冲击。 虽然没有遭遇贸易保护,但中国稀土企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也是非常不易,是多年努力的结果,得好好珍惜。 如果是作为外交手段而限制资源出口,那将是一种冒险行为。想想俄罗斯把天然气用作外交工具的前车之鉴。乌克兰遭遇的天气然中断,让欧盟各国部长注意到了他们冬季采暖对莫斯科的依赖。于是欧盟集中精力分散供应。液化天然气占消费量的比重,从2004年不到8%上升到了去年的14%,而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则从28%下降到不足1/4。 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以石油为武器,同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欧佩克提高油价和地缘政治热度,结果鼓励了新供应渠道的开辟。自1973年首次禁运以来,这家卡特尔组织的市场份额就从来没有回到那一年达到的51.2%。 中国当下也面临着类似风险。听说中国减少稀土对日出口,印度笑了。印度总理辛格近期访日说,作为世界第5大稀土生产国,印度一直希望与日本合作,“中国减少对日稀土出口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印度将利用“大好机会”,促进与日本在稀土贸易及其它方面的合作。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o克林顿近日也在日本呼吁美国及其盟友减少对中国稀土生产的依赖,她表示,当前对稀土的关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主张限制出口的另一个主要理由是说稀土被贱卖了,“黄金卖成了白菜价”。殊不知:1、随着需求的上升,稀土市场当下正处于回暖期,稀土价格也是在历史最高位。2、待到各国发力开发的新的稀土供应渠道上来后,中国企业怕是得比现在还“贱卖”太多才抢得回市场。 当然,也许在部分网民心里就没打算以后再卖了,“市场份额丢就丢呗,永远都不卖了就不会再贱卖了”。“稀土如此宝贵,要都供给国人用,而且还要学习日本的做法,建立国家稀土储备,以免以后用光了还得高价从别的国家进口。” 这不稀奇,政策制定者以前也曾因担忧金属供应问题而胡乱出招,而政府储备资源在世界历史上没一次不是先高价买入最后不得不贱卖消化掉。美国一度认为锡是一种关键金属。由于担忧共产主义会从朝鲜半岛蔓延到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重要锡生产国,美国储备了大量的锡。在1972年顶峰时期,美国的锡储备量多达25万吨,超过当时全球一年的总供应量。后来,该担忧被证明是杞人忧天,锡的产量呈现几何级增长。为求在不干扰市场的情况下清除这些储备,美国政府花了30年时间。中国可能会重蹈覆辙,稀土矿虽然比锡稀罕一些,但需求量可是要少得多。 此外,这种担心资源用光的考虑其实也是多余的,是不理解市场经济和缺乏想象力的。现在为什么要用稀土?有用固然是理由,而且还是因为便宜,开发替代品暂时还无大利可图。以后用光了或是少了,贵了,开发便宜的更好用的替代品就有大利可图了,就自会有人去大力开发。你现在是否还点煤油灯?你是否也曾担心煤油一旦用光了世界怎么办? 好吧,就算国内稀土真用光了,便宜的好用的替代品也没发明出来,那么今后以比现在高10倍的价格从别的国家进口稀土蠢不蠢呢?一点也不蠢,这里要考虑时间价值的因素。想想看,明知道存钱能赚利息,今天存10块,百年后或变成100块,那我们为什么不把钱全存银行留着以后用呢?因为我们都不耐,我们都着急享受,我们知道今天享受和百年后再享受得到的愉悦程度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及子孙后代,要把资源留下来造福子孙后代。”那我就要问,留一堆没开发过的自然资源对子孙后代好,还是留下一个资源被有效开发并带来高新技术的世界更好?要把自然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我们怎么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去朝鲜,或者任何一个未被开发的荒郊野外? 好了,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无需保卫稀土,多卖才是爱国。 工会不是个好东西国人有很强的工会情结,总觉得劳资利益是对立的,而资本是过于强大的,工人要团结起来才力量大,才能获取平等地位,工会能保护好工人利益。我认为工会是个屁,要彻底放了才好,有这么几点供辩驳: 1、“我单打独斗,我怎么能干得过你这么强大的资本?”你要真是单打独斗就好了,恰恰因为你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那么多兄弟姐妹要跟你抢工作,才把工资给压低。要只有你一个劳动力,资本家不把工资开到天上去抢你才怪了。工会和集体谈判的唯一意义就在于说服你的兄弟姐妹们,我们相互之间不抢工作了,我们合为一体,这样就要改为资本家抢我们了,工资上涨就靠得住了。 2、重复一遍,工会就一个功能,就是限制工人之间的竞争。工会要为工人争得利益,唯一办法就在于成功限制工人之间的竞争。工会内人员不争抢工作,非工会人员不能入职,这样工人合为一体,资本家才不得不把千万工人当成一个人去争抢。后果就是将企业撕裂,把劳资自由合作的纽带给弄断,老人辞不退,新人进不来。 3、“这是工会过于强大的弊病,好像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就这么效率低下的。人家是工会太强大,我们是没工会,需要一个平衡。”坏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平衡一点呢,别人脸上屎太多了不好,但我们脸上一点屎都没有也不好?逻辑要正确必须要能推到极致才行。 4、“但在中国劳资权利不对等,政府老帮着资本家,所以工人得要工会帮着点。”这个板子打错位置了!不是因为资本天生有特权,而是因为政府要出卖权力。我可以贿赂官员,雇佣公安当打手,你也可以,只要你愿意出钱,老板和工人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只是说官员不能见钱颜开,谁买我我就帮谁。“劳动者有钱贿赂吗?劳资不对称就是因为劳动者没钱。”可人和人拥有的钱财数量有差距不是很正常吗,政府不见钱颜开,资本家有钱有什么用,谁也买通不了啊。 5、最后,要动态看工人这个概念,不能你今天当了工人,工人就只能是你们这帮人了。要动态看工人这个概念,就得考虑被工会阻挡在工人之列的更多人。取消工会,也许你的利益是受损了,但更多其他想进工厂的失业者受益了,他们有机会成为了工人,因此不能说你利益受损了就是工人利益受损了。如果工人的概念是静态的、固化的,那要维护工人利益实在是太容易了,全国就只建一个厂,雇佣一批人,让他们组成工会,给他们高工资,不再招人了,其他工厂也不许再建了。这样一来,工人利益是节节高升了吗,不是啊,你阻挡了更多想当工人的人当不了工人了啊。 穷人理应比富人多交税中国近期密集调整税负,有朋友就跟我报信说,这次有学者提出要考虑民生。我当时就纳闷,难道税负还能促进民生不成?于是就回答道,"民生不依赖税负,只有官生才依赖税负"。不想这被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听到了,他反讽道,"是,城建、道路、水、电、教育、国防、宏观调控……所有这些都不用税收,都有上帝来给人办,所以人不需纳税。"意思就是要告诉我政府用税收是办了很多正事的,是民生离开不得的。 上周末,被朋友拉着去了趟陕西宝鸡,让我对梅新育"民生离不开税负"的见解又有了些新的体会。记得我们一到住处,当地人就告知一定要去行政中心看看,"那广场,比天安门广场大。"办完事临走前想起这话,就拉上朋友去看个究竟。一下车,环顾一周,朋友潜声说道,"宝鸡人一定很有幸福感,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长安街。"的确,这市政大楼之气势恢宏真是赛得过人民大会堂,赛得过白宫。 这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这种税收提供的"民生"享受,这种幸福感,哪些民众会感受更强烈点?十分明显,不是富人是穷人。你想想,若不是政府努力把市政大楼建漂亮,宝鸡的穷人是花不起钱去北京、去美国看人民大会堂、看白宫的,但富人是可以的。 再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穷人的民生受益于政府的服务更多,那就该穷人多交点税才对吧?这才符合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嘛。 不同意?那再举个例子,还是宝鸡。 据紫荆网报道,宝鸡火车站对面的著名烂尾楼"罗马花园"工地门口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人声嘈杂,帐篷四周密封,只有一只烟筒从里面探出来,冒着青烟。远看俨然一座"碉堡"架着大炮,将工地大门死死把守。出入帐篷的大多是老头老太,知情人透露,这些人是均利公司花钱雇来阻止东鑫公司施工的"碰不得"的人,他们只需要"看好"工地大门,每天每人可赚到一百元的劳务费。 我们来看,都说政府的最基本职责是维护治安,但谁受益最大,谁最得实惠呢?富人和强者其实是不怎么需要警察保护的,像宝鸡这个例子里,他们可以自己雇人来守卫、自己提供保护自己的服务。那谁才更依赖于警察的服务呢?没错,是穷人,连锁都买不起的穷人就更是如此了。这下同样的问题又来了,穷人和弱者是不是理应多交点税,而富人和强者则理应少交或不交? 有意思吧,如果非要说民生依赖税负,那其实穷人的民生才更依赖税负,按照公平原则,那穷人就理应多交税。不乐意?那就别再认为民生要依赖税负了,穷人不依赖,富人更不依赖。要知道,这些所谓离开不得的公共服务,甚至包括警察服务,如果真有利可图就自会有民间企业家去办得最好,如果没人去办,那就一定不是真紧要的。 政绩工程动工之日便是坍塌之时听说,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那达慕”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那达慕”,犹如一条哈达飘逸而出,四周的绿色好似草原包围。现在,他居然很快就倒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讶异为如何? 紫荆网报道了,各媒体开始转载,之后便是勇敢的央广记者去了现场,遇到了阻扰还差点被抓。从“采取措施”这点上看,鄂尔多斯政府还是“很在意”形象的,不像住在“白宫”的宝鸡政府,也不像“最大鬼城”的郑州政府。 新闻记者看得见的是倒掉的“那达慕”,看不见的是倒掉的原因。但事故是现实存在的,否则政府怎么会阻扰记者?我看归根结蒂就是想阻扰真相。 俗话说,雪里是埋不住死孩子的。相信总会有媒体前赴后继,将这种看不见的终究变为看得见。 而我此刻更想说的是另一种看不见。还有什么是看不见的呢?看不见的是那建设“那达慕”耗费的巨资本来可以干的事,因为没机会去干,所以看不见。 要知道,政府自己是不从事生产的,所以政府自己本来是没钱的(这是从挣钱意义上说 ,不是从印钱意义上说)。当政府想花钱去干点什么事时,他得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先得从真正从事生产、真正挣钱的人民手中收来钱。 人民自己不会花钱干事吗?显然不是,人民自己会花。所以当看着美丽的“那达慕”建成而未倒,并为此感到兴奋时,要想到人民留着自己花的话会是怎样。在看到公共开支所带来的表面的好处时,要洞悉到其背后看不见的妨碍私人开支的坏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项政绩工程的动工之日,都是其坍塌之时,坍塌的是人民自由支配私人财产的权利。 活该。 粮食安全?你就放一万个心好了听闻洋种子攻城略地占领了90%的中国市场,而本土种子公司全面溃败几无还手之力,产品基本上被边缘化,网民很生气,专家说后果很严重,中国粮食安全可能不保。我说这完全是庸人自扰、思维混乱,专家完全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有这么几点: 1、洋种子不是一家企业一个牌子,而是多家企业多个牌子,而且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而且是随时可能会有新的企业新的牌子加入。就算100%的中国市场都被洋种子占领,那也形成不了垄断,威胁不了粮食安全。长年商业熏陶下来,洋人是更认利益不认人种的,就算真有洋鬼子不重经济利益要搞断供,别的洋鬼子就会抓住这良机多抢得市场份额,就算真有洋鬼子头脑发热自以为是要大涨其价,他的暴利就会是一封邀请函,就会有别的洋鬼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抓住机会用相对低价去抢占市场份额,就算真有洋鬼子要在种子里“下毒”,就会有别的洋鬼子去揭发他,宣扬自己产品的无毒,抢夺掉他的市场份额。说白了,最后这个市场上真正说了算的还是无权无势的中国农民和消费者,鬼子们不过是争相讨好顾客的戏子,因为顾客手里握有钞票,这就是主权。当然,这不是贬低谁,市场的逻辑如此。只要不跟单个洋鬼子签独家进入协议,用政府的权力去刻意制造维护其垄断,垄断危险是不存在的,粮食安全是不存在任何威胁的。市场越开放,外资进入越激烈,你就越安全,你就放一万个心好了。 2、“好吧,就算洋鬼子之间会有竞争,可我是中国人,我只喜欢中国人产的种子,虽然是不同企业不同牌子的洋种子,可都还是洋种子,这就还是垄断,我还是很不爽。”真的吗?你就骗你自己自我崇拜吧。你吃菜的时候真会关心是哪产的吗,真会关心是用谁的种子产的吗?实际上你关心的只是好不好吃,安不安全,便不便宜。什么情况下你会关心是哪产的,关心是啥牌子?是在你知道有的货不安全,质量不好,担心不小心买到了国货时才会去关心买的是不是真洋牌。不是这样吗,扪心自问下,别撒谎。 3、“本土的种子公司怎么办?被淘汰了总要同情下吧,总要想点办法吧。”没必要,这就是个商业,比的就是资金、技术、管理和企业家能力等等。没谁逼你一定要干这行,选择了干这行,你就得承担竞争失败的风险。你的种子产量、收获期、防虫害等等都不如人,赢得不了中国农民,就必定要被淘汰,你这个干不了可以去干别的,还有那么多可以竞争赢的行业等着你去开发。不能说为了保护你的低效,为了让你能收复失地,而去限制外资的进入,让消费者和农民去为你一己私利付出沉重代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