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鹏林 |
释义 | 简介胡鹏林,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80后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戏剧影视文学研究。先后学习于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讲授《美学》、《影视美学》、《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戏剧理论》、《阿尔托戏剧理论专题》等课程,担任《汕头大学学报》特约编辑,《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特约撰稿人,《天府新论》特约撰稿人等。 专著《文学现代性》,独著,2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代表论文1、《误读与回流:阿尔托跨文化戏剧实践及其影响》,《文艺研究》2011年第7期。 2、《文学观、文学史观与学术史观之合一》,《天府新论》201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 3、《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学术研究》2004年第11期。 4、《阿尔托与残酷戏剧〈钦契〉》,《戏剧》2011年第3期。 5、《自由之存在:萨特的哲学戏剧观》,《天府新论》2011年第1期。 6、《〈窝头会馆〉:话剧的回归》,《文艺争鸣》2010年第5期。 7、《柏拉图的身体-灵魂观考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游走在文化、商业与主旋律之间——“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尴尬之境》,第二作者,《影视文化》丛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9、《理念论与黑格尔美学》,《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10、《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1、《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及存在的缺陷》,《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12、《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的知识/权力结构之考辨》,《天府新论》2006年第4期。 13、《古希腊悲剧审美心理过程论》,《船山学刊》2005年第1期。 14、《释中西文明之动静说》,《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6、《论意象的创造与再创造》,《天府新论》2002年第3期。 其他论文17、《如何看待文学的网络时代》,《人民日报》2010年3月16日。 18、《话剧史研究呼唤转型》,《人民日报》2010年6月25日。 19、《重新审视文学构成》,《人民日报》2004年11月9日。 20、《文艺批评的价值论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日报》2006年5月25日。 21、《现代性话语形态的分化》,《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 22、《评林兆华与裴魁山分别执导的话剧〈梦的戏剧〉》,《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 23、《幻想的奋斗与现实的蜗居》,《艺术评论》2010年第3期。 24、《中国文学的现代传播秩序与出版法规之演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5、《理性精神对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6、《文学分类研究的重新审视》,《海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7、《理念 原欲 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8、《实践美学超越性思维方式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9、《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与文化研究之争》,《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0、《晚清“文学研究法”之考辨》,《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31、《文学是一种审美话语实践——文学本质的新表述方式》,《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2、《后现代转向与实践美学》,《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3、《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建构主体性和本土化的话语系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4、《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理论的开放性与综合发展》,《学术探索》2003年第5期。 35、《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6、《翻译与误读》,《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9日第10版。 37、《人类之体,世界之用》,《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24日第10版。 38、《文学观念的两种思维模式》,《文艺报》2006年4月22日。 39、《文学祛魅的反思性批判》,《文艺报》2006年4月27日。 40、《文艺批评的价值论与荣辱观》,《文艺报》2006年4月8日。 41、《城市中的乡村文学》,《文艺报》2006年10月31日。 42、《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三大转向》《文艺报》2006年12月2日。 43、《圈点世纪初文学》,《文艺新观察》2004年第6期。 44、《文艺批评,你的价值在哪里》,《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第11期。 45、《和谐文艺创作要处理好四大关系》,《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4期。 46、《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与文学学科建制》,《华章》2007年第8期。 47、《外化、异化与对象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8、《后现代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与实践美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9、《铿锵以任气 慷慨以弄儒》,《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50、《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审美话语方式》,李志宏主编《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钱基博文学史观考辩》,王玉德主编《钱基博学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2、《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可能性》,《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3、《现代性文学史观之反思》,《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4、《幽默与滑稽的词源学探源和审美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5、《从〈山楂树之恋〉看张艺谋的电影末路》,《写作》2011年第3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