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多萝村
释义

胡多萝村隶属莱城区雪野镇,位于莱城西北40公里、镇政府驻地9公里处。北界章丘,南邻蜂窝,东为双泉峪,地处山区。耕地886亩,240户,947人。

基本概况

据王氏墓碑记载,清乾隆年间,王姓由章丘县迁此,玄、朱、石三姓早居。原名盘龙庄。因村周围遍生藤萝,村北有槲树,改称槲多萝,后谐音为胡多萝。主要有王、汪、柳、刘、李、杨、于、孙等姓氏,其中以王氏、杨氏居多。

抗日战争初期,因袭旧制,雪野镇大部分村庄分别属于莱芜县第七区和莱芜县第八区管辖,当时区以下设乡(镇),乡(镇)直接领导村,胡多罗隶属七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胡多萝村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雪野区为十二区,胡多萝村隶属十二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胡多萝村隶属雪野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胡多萝村属上游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胡多萝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胡多萝村隶属大厂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胡多萝村隶属上游镇;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胡多萝村隶属雪野镇。

经济发展

胡多萝村以运销为主要经济来源。早在1995年3月和1997年3月,就被莱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运销专业村”。1999年1月,又被莱城区区委、莱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农副产品购销专业村”。运销这一行业,自1985年发展起来,从兴起到壮大,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现从事购销的人员已达40余人。

另外,村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花椒。畜牧业上,以黑山羊养殖为主。由于本村多数男劳力在外经商,好多姑娘、媳妇拿起牧羊鞭,全村有50余名妇女从事养殖业,最大年龄的有50多岁,最小的也十七八岁,曾经出现过传遍四里八乡的“姑娘出嫁陪送羊”的新闻,被老百姓传为佳话。胡多罗村小磨香油,用料纯正、制作工艺讲究,色泽铜红透亮,营养丰富,香味独特,是上等的调料,远销京津。

胡多萝村一直吃水难,并且因争水还与邻村发生过纠纷。1966年3月,山东省地质局王文景等5人与泰安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马青山为主的抗旱找水组来莱芜帮助工作。首先在胡多萝村东山口处,打成一眼深9米的岩石大口井,日出水量500立方米,解决了本村用水,又供邻村用水,对解决山区缺水起了重要作用。

胡多萝村第一届党支部书记叫杨子恒,1942年,因抗日被日本鬼子活活烧死,但他坚贞不屈,至死也没透露一个党员的名字。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青,原名杨学伦,14岁参军,曾参加抗日战争,加入“杨靖宇之队”。还参加过解放战争,曾任“徐州军空军后勤团政委”、“国务院七级部第四设计院工会主席”、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党委书记等职。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73岁病逝。

教育状况

优良的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胡多萝人,他们奋发图强,为村庄的建设作出了贡献。1999年,杨玉德任支部书记,村里铺了沥青路,安上了程控电话,成为原上游镇第一个电话村。

在教育上,胡多萝村人更是不甘落后,他们把最宽敞的地方让给孩子,胡多萝村小学从建校至今,一直没有更换地方。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2年,胡多萝村考人大中专院校的达12人。

村中主要景点有齐长城、石马、曹操峪顶。齐长城时间久远,只保留星点的痕迹。曹操峪顶山势陡峭,上有南北长约0.5公里的西段铜矿遗址,相传曹操任兖州牧时,曾在此采矿冶炼。

如今,村里又与泰威集团合作,在村口建起了10多个养鸡大棚,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胡多萝人正以自己高瞻远瞩的经商理念谱写着华丽的乐章。

历史沿革

一、烈士英名录

李庆福 王成教 杨学文 杨学等 杨玉香 王成香

二、历任村支书

1940月——1942年11月 杨子恒

1942年11月——1945年5月 柳德意

1945年5月——1947年4月 于承山

1947年4月——1953年3月 杨学更

1953年3月——1955年2月 吉玉德

1955年2月——1961年12月 柳继文

1961年12月——1966年12月 于丙泉

1966年12月——1968年10月 支部间断

1968年10月——1985年12月 王成遵

1985年12月——1987年12月 孙树远

1987年12月——1993年3月 于福德

1993年3月——1994年9月 孙树远

1994年9月——1999年4月 杨玉德

1999年4月——2002年3月 王德刚

2002年3一 王德学

三、历任村主任

1937年——1941年 柳方福(村长)

1942年——1947年 柳德意(村长)

1948年——1952年 王成卷(村长)

1953年——1958年 王日水(大队长)

1958年——1965年12月 杨学更(大队长)

1966年12月——1968年7月 张玉海(文革主任)

1968年7月——1971年2月 杨学更(革委会主任)

1971年2月——1976年12月 李德来(大队长)

1977年1月——1982年12月 杨玉财(大队长)

1983年1月——1984年12月 杨玉德(大队长)

1985年1月——1987年3月 孙树远(主任)

1987年3月——1993年3月 王德学(主任)

1993年3月——1994年9月 孙树远(主任)

1994年9月——1999年4月 张玉海(主任)

1999年4月——2002年3月 柳护林(主任)

2002年3月一 王德学(主任)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千部

柳长林 曾任莱钢集团十五技改工程处副处长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杨学丰 莱城电厂高级工程师

六、老中医杨庆甲

杨庆甲,今年58岁,生长于中医世家,他的曾祖父杨永庆,从小跟人学医,擅长诊治外科疾病,如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疾病。后来,杨庆甲的二爷爷也跟他学医,并与他合开药房,名曰“济世堂”。杨庆甲的父亲杨玉厚,又跟杨学先学医,走遍了胡多萝周围的十里八乡,享誉一方。

1968年,杨庆甲凭借从小学到的中医中药诊治技术,被选拔进入当时的村卫生室,开始造福乡亲。他秉承家法,多年来潜心钻研中医理

论,主攻诊治皮肤病等外科疾病,研制的“牛皮癣中药丸”,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