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传久 |
释义 | 胡传久(1926~1985) 曾用名胡传九。出生于山东省东阿县胡庄,后定居大连市中山区普照街道。童年家境贫寒,以讨饭、给地主当雇工为生。1940年到长春投奔老乡,当马车夫。1948年1月,胡传久在长春参军。同年10月,参加辽西战役,作战中英勇杀敌,荣立大功一次。 人物生平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在攻打天津的作战中荣立二等功。之后随部队南下,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在渡江战役中又立大功一次。同年11月,在广西作战中再次荣立大功一次,并担任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三连五班班长。 1950年10月,胡传久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第二次战役中,他所在的三连参加了著名的“松骨峰战斗”。当时三连担任部队的先头连,任务是向敌后穿插,切断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刚赶到。为阻住敌人军车开上公路逃跑,三连迅速占领了公路边的一个光秃的小山岗,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敌人为夺取这个小山岗,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向三连阵地轮番进攻,炮弹、汽油弹雨点般倾注到山顶上。紧接着敌人成群地向山头冲来。三连的勇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阵地前敌人尸体遍地。敌人为免遭覆灭,仍拼死争夺,激战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杀蜂拥上来的敌人,敌人占领了山头,把勇士们压到山脚。这时,勇士们仍不后退,身上带着被敌人汽油弹打中燃烧的烈火,向敌人猛扑,抱住敌人同归于尽。当时,胡传久腿受重伤,倒在血泊里。这次战斗,三连的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300多个敌人。由于三连的英勇阻击,使后续部队赶来,聚歼了敌人。在战斗总结表彰大会上,三连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松骨峰战斗特等功臣连”、“英雄部队”等光荣称号。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松骨峰战斗结束后,兄弟部队在收拾战场时,发现胡传久还活着,遂对他进行紧急抢救,后来把他送回国,在旅大治疗。但胡传久所在部队不知此情况,误以为胡传久已经牺牲,并向记者介绍了胡传久的英雄事迹。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著名记者、作家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列举的14个牺牲的勇士中,第三个名字便是胡传久。 成就及荣誉1952年,胡传久伤愈后被评为二等革命伤残军人。他先后在大连市工业局担任保卫科警卫大队长,在大连市木材厂任人事科副科长,在大连市木材公司和建材公司任秘书科副科长等职务。期间,应原部队、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邀请,多次做英雄事迹、革命传统报告。 1985年9月,胡传久逝世,终年59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