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保生 |
释义 | 胡保生,控制理论、系统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先进制造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创建中国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与中国第一批系统工程专业和研究所,主持筹建了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作为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人口系统工程、物价系统工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研究等方面,为中国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0年9月24日 职业:科学 控制理论、系统工程专家 毕业院校:上海大同大学 籍贯:上海市 性别:男 简介胡保生,教授。江苏无锡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大同大学电机系。历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主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三届理事长,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专于系统工程、分散化系统理论。撰有论文《我国人口总目标的探讨》、《关于大系统及其分散化控制的几个问题》等。 个人履历1930年9月24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1年 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2~1958年 经院系调整到交通大学电机系任教。 1956~1957年 在东北工学院随苏联专家进修冶金工业自动化。 1858年3月 迁校至西安交通大学工作。 1958-1966年 任无线电工程系副主任。 1975年 任无线电工程二系主任。 1979-1983年 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主任。 1979-1997年 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1983-1984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信息与决策系统研究所(LIDS-MIT)访问科学家。 人物生平胡保生,1930年9月24日生于上海市。幼年时父亲去世,母亲周文玲知书达理,心地善良,依靠艰苦劳动,养家糊口,将子女培养成材。在慈母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家教下,他表现出能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聪颖好学、爱祖国、爱科学、积极上进,母亲对胡保生的成长影响很大,胡保生对老人一直尽心侍奉。青少年时期的困难家境,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和同情劳苦大众、渴望解放、为国出力的崇高的思想品质。1947年,他进入大同大学电气系学习,此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进步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服从党的号召留校任教。由于他的刻苦学习,掌握了英、俄、日等多门外语,为他以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奠定了语言基础。1952年他经院系调整到交通大学电机系任教。1953年,他以惊人的毅力,经过短短五个月的俄语学习就担负起任教的前苏联专家的讲课翻译,并翻译出版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扰动调节》,《快速随动系统》等几本关于自动控制理论方面的著作,为促进我国自动控制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此,于1956年获得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1958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全家告别故乡上海,随学校西迁到西安。时值28岁的他,担任了交通大学无线电系副系主任。他积极筹建自动控制专业,并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制订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60年代初,他亲自编著了60万字的“自动控制理论”讲义,这是中国在自动控制领域最早的教科书。他重视教学实践,开出了“冶金工业自动化”和“反应堆动力学与控制”,两门专业课,并编写了教材,由于突出的教学成绩,被授予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65年他亲自带领师生到兰州炼油厂与化工厂结合教学内容与科研实践,进行教学改革。他和学生住临时工棚,下车间调研与随班劳动,解决了一个个生产中提出的控制难题。在实际工作中,他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年青教师与学生。重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 针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我国自动化专业教育落后于国外的状况,1980年,他克服各种阻力(包括思想认识上与对科技发展认识上的阻力),制订了中国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统一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调动了一批从事自动控制教学的教师的积极性,又为我国自动化专业迅速赶上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1977年底他与汪应洛和李厚仁教授向教育部建议建立系统工程学科,并在中校创建了系统工程研究所,担任所长至1997年。于1979年参加了由六所大学组织的考察团去美、日考察国外系统工程教育。1983年~1984年,他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合作研究,他深入考察了该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科研活动。回国后在详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合理的部分,修订了我们的教学计划,使其健康地发展。1987年起,他与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合作共同筹建了“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保生是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系统工程专业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并为中校首批博士导师之一。自1979 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立即为理事、常务理事和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60年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第一届世界大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后任理事和常务理事、现为荣誉理事。1973~1992 年曾任陕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现为荣誉理事长。1984年起为跨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1990年起任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的评论员。1990~1994年为IFAC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员。1991~1995年为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自动控制学科组副组长。1977~1994年为全国高校工科自动控制专业教材编审组组长和副组长,为我国自动控制专业的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被列人世界名人录(Who’s,Who in the World)。 他参加过许多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担任程序委员会(IPC)成员,如IFAC第4-6届人机系统国际会议、IFAC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国际研讨会、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年会、IEEE/SME计算机集成制造国际会议、亚洲控制会议等的IPC成员。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学术报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高度声誉。他多次成功地组织了本学科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的国内与国际学术会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第一届全国自动控制学术年会(1984年)、第一届国内和第四届国际人机系统分析、设计与评价会议(1988,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委第二届自动控制学科组第二次会议(1993年)、第二届全球华人智能控制和智能自动化大会(1997年)。 在他的主持和全所师生的努力下,在解决中国开放、改革中重大技术和经济问题的复杂系统工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校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点于1987年经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博士点。并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验收,对外开放)。他在推进我校《先进制造系统工程》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11工程重点建设子项目《工业系统工程实验室》的确定、研究发展方向制定和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此项目的建成将为博士生的培养创造更加先进的实验条件。 在胡保生的团结和率领下,系统工程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梯队和年龄结构合理。他指导的博士生已有28名获得博士学位,是我校本专业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已授学位博士生最多的导师。他培养的博士生所发表的论文有250余篇。他积极组织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工作,还与韩崇昭合著《泛函分析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对提高本专业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其他非数学类研究生的数学修养和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起他主持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培养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组织了面向研究生的由校内外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系列讲座,对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和了解该学科研究前沿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 为了使研究生和教师能及时方便地了解国际和国内的最新研究动态,胡保生从无到有,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系统工程研究所建立起了有相当规模的资料图书室,有本学科的国内外重要期刊、新书和重要国际会议的论文集,此资料图书室还是国内自动控制国际会议文献服务中心。胡保生为资料图书室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许多事迹是相当感人的。在所里经费困难时,用自己的经费和工资为资料室订购了近20种期刊杂志。通过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学生、亲戚等各种渠道购买科研、教学急需的资料。一年一度的国际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会议被视为本学科最具权威的学术会议,由于经费紧张,大多未能派人参加,但1988~1998年CDC会议论文集是全的,这在全国各情报资料系统的单位中也是少有的。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本来可以把资料寄回来,但为了节省经费和资料安全,往往是自己背回来。1992年3月在国家教委科技委第二届自动控制学科组第一次会议上,为克服当前由于经费不足不能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取得文献的困难,胡保生提议建立自动控制学科国际会议文献服务中心,得到与会十多位自动化领域著名学者的赞同,后经过考察,一致认为由胡保生领导的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资料室的藏书最全、最齐、最有价值。专家一致同意将此中心设在该资料室。中心成立六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重要国际学术资料和本学科的信息,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内为全国50余所大专院校,百余名师生提供了服务,受到广大师生的欢,为国内自动控制学科做出贡献。 系统工程是面向实践、用系统思想和系统与控制的科学方法、以及现代信息与计算技术等工程手段解决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军事、工农业生产等新的复杂系统问题的一门工程科学。不断去解决国民经济提出的新的复杂系统问题是这门科学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胡保生善于把握这一根本方向,进行开拓性的前沿研究,结合以培养博士生。如早在1977年为我国人口发展问题进行人口系统工程的研究,形成了在全国有名的研究梯队(以此为基础以后成立了我校的人口与经济研究所);结合经济改革与开放的需要,在国内最早开展了价格改革与开放的系统定量研究;结合科学技术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开展了大系统递阶和分散控制的研究,在所内形成了在国内外有名的研究队伍。以后,紧随全世界制造业更新和发展,在我国首批开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培养出了科研成果突出的陈浩勋和刑科义博士(以后两人独立均以此研究方向获得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和863高技术CIMS主题研究基金的资助,开展前沿性的研究)。近五年来,他应并行计算发展的趋势,开展并行计算的控制算法和信号处理的基础研究,并与英国牛津大学计算实验室合作,研究基于BSP模型的并行计算,以求为建立并行计算机硬、软件工业提供基础。 在引导博士生拓宽其知识面和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针对国民经济提出的新的复杂系统问题进行开拓性前沿研究的同时,胡保生十分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在科研中,胡保生自己动手,以身示范。例如,在领导组织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进行激光分层对象制造系统的研究时,从方案设计、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到制造出第一个模型,胡保生都亲自动手,为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 胡保生培养的博士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很多已成为教师、博士生导师和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并取得突出成绩:其中乐伟梁因研究过密切结合解决国家和省级重大经济规划,以及国家经济问题,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多项奖励,由国家授予全国社会主义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冯祖仁因对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的贡献而获得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博士称号,并获1986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林杰对大系统的递阶控制理论作出了重要推进,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并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郭保平为第一名委托培养的优秀在职博士生,为天津市的物价改革系统工程研究作出了贡献,在IFAC权威期刊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刑科义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分别在IEEE Transaction on Automatic Control期刊和国内《控制理论与应用》上发表,获DEDS理论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何毓琦设立的何潘清漪1997年优秀论文奖;乐伟梁和陈浩勋由于各自论文研究基础上的出色研究成果,得到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赴德国研究。 胡保生生活朴素、勤俭节约,坚持生活方面低标准,和同事出差,总是要求坐硬卧,甚至和大家一起坐硬座。在市内出差,他总是坐公共汽车。在工作中,他爱护公物。他从不多花一分钱,为了集体,他节省出差费(出国开会与工作也是如此),为所里回办公必须品、或图书资料。他上街第一件事就是进中外文书店,常常花自己的钱为资料室买来各种书籍。在生活上,他对于自己总是严要求,而对同事宽。当别人有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人,无论是钱或物。 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每当分得一点东西时,他会优先想起所里的其他人,包括不在职的退休人员。对于同事,他考虑的十分细致,例如,每讲完一门课出考题后,他会把标准答案写出来让年青教师参阅。他还常常复印好最新的外文资料给青年教师作研究的参考。他身教重于言传。为严格考勤制度,他常常是上班最早到,下班最后一个离开。为了减轻办公室人员的负担,他总是亲自打印通知及其它有关文件和资料。 胡保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坚持发表文章的高水平与高质量。对于自己指导的硕、博士生,既爱护关心,精心指导,又严格要求,深得研究生的尊敬和爱戴。有一次一个博士生写论文不认真,他坚决不通过,让他重新写,使这个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并受益终生。 他高瞻远瞩、知识渊博、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又实事求是。他对于工作,对科学研究,都提倡办实事而不搞形式主义。他的论著与学术观点,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与他严谨治学,深入实际的学风是分不开的,忠心耿耿地为人民献身的精神,是他取得事业成就的力量源泉,以身作则是他团结同志的基础。 胡保生融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科学家的良好学风于一身,是中国优秀的控制理论、系统工程专家。他的学风、工作作风与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主要论著1 胡保生,王浣尘,李维岳.中国总人口目标的探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1年4月,第15卷,第2期。2 乐伟梁,胡保生.价格调整模型及价格系统的控制.自动化学报,第15卷第2期,1989年3月。 3 乐伟梁,彭勤科,胡保生.一般嵌入优化问题.系统科学和数学。1989,9(1),pp83-90. 4 韩崇昭,胡保生.泛函分析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5 胡保生,葛新科.控制中的并行算法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控制理论与应用.Vo1.9,No.3,1992,pp.305~305. 6 林志航,胡保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