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呼和浩特如意开发区 |
释义 | 2000年 7月经国务院批准呼和浩特如意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国家火炬计划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心区)。2003年9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开发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12月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为了振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发挥自治区首府城市的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政府决定建立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意区。 如意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国务院制定的“三为主、 两致力、一促进”的办区方针,坚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成为中西部吸引外资和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成绩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经过13年的建设,如意区“七通一平”土地积达到了11.97平方公里,基本上形成了建设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备, 服务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区域。开发区先后累计投资4.88 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区内道路交通已建成主次干道15 条,其中6车道一级公路3条 ,4 车道一级公路2条 ,3条公交线路及1条高速路与市区和机场相通。区内有11万伏变电站1座、提供 2.4万 KVA/ 日供电能力。供水水厂两座,提供 4.56 万吨 / 日供水能力。污水处理实行雨、污水管理分流排放,污水经初级处理后排放到呼和浩特污水处理管线。供热40吨供热锅炉1台、 20 吨供热锅炉3台、 6吨供汽锅炉2台,可提供112 吨 / 小时供热(蒸汽)能力。天然气输送管道已进入开发区。呼和浩特邮政分局、呼和浩特网通分局、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通讯枢纽大楼均坐落开发区。可提供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两个155Mbit/s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5万门的电信服务。如意文化广场、东河公园、太伟高尔夫球场、内蒙古外事培训中心、耕耘商厦、众生国际商务中心、如意住宅小区等综合服务设施,可提供办公、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 如意区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了高效、便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在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吸引下,如意开发区成为中外客商 理想的投资场所。 目前开发区现有各类工商企业526户.其中制造业企业143家,外商投资企业33家. 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5亿元。 三资项目多数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2005年如意区现已形成特色明显的四大支柱产业 , 电子及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贵金属及新材料产 业、精细纺织产业。四大产业的产值占全部制造业产业的 95.24% , 2005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意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电子信息产值的95.3%。开发区共有国家、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13家,占全部工业企业143家的9.1% ;实现产值61.4亿元,占所有工业企业产值的61.2% 。 开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自治区、呼市政府提出的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已经成为呼市乃至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呼市、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当地高新技产业的龙头区、辐射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