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宅村 |
释义 | 福建泉州德化县上涌镇后宅村后宅村位于戴云山北麓山沟之中,上涌镇的东部,东与雷峰镇双芹村相隔,西北与后坂村毗邻,东北与桂阳乡东溪村相接,距县城60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有东溪、上林、后宅、仁金番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肖、黄、卢、陈、蒋5个姓氏。 1963年定名为后宅大队,1965年定名为上林大队,1966年撤销上林大队,建1963年定名为后宅大队,1965年定名为上林大队,1966年撤销上林大队,立后宅大队,1985年建立后宅村委会。 后宅村地处低下山坡地带,海拔500多米,东有复鼎山、芒仔席,西有尖峰山(海拔1038米)、后头山、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南有尖贡仑、环立四周的莲花池山脉。森林茂盛,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新鲜,四季如春。全村以农业、林业为主要产业,耕地面积1460一亩,林地面积36194亩,其中毛竹面积6000亩、果园面积311亩。引进技术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稳步发展。后宅村是个偏僻又边远的山村,1992开通上涌至后宅公路12公里,2006年路面全部硬化。 新近发现的多级瀑布。因尚未开通道路,人迹罕至,瀑布深藏在森林茂密、云锁雾绕、海拔900多米的山上,分四级从密林深涧里逶迤辗转,最后倾泻于宛如碧玉的龙潭里。瀑布总落差达两百米,既有幽深阴冷之景,也有开阔向阳之美,或如脱缰奔马,或如浣纱仙女,恍若仙境。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龙湖镇后宅村后宅村位于福建省泉州龙湖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泉州至金井公路东侧,与埭头毗连,公路连接泉州至金井公路。 村委会设后宅。150户,700人,耕地350亩(水田60亩,农地290亩)。农作物有甘薯、花生、大豆、水稻。矿产有高岑土。有小学。 地名含义后宅村为古地名,因该宅居地处“阳溪”之后,故名“后宅”。 历史沿革明、清属十七、十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霞坡乡前港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湖北乡;1961年属龙湖公社阳溪大队;1984年改龙湖镇阳溪村委会;1985年由阳溪 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后宅村坐落在郑厝之后,故名“后宅”。南宋,九牧林氏派下原庵公开基于此,称后宅为“桃林”(又称桃源)。村中林氏族谱即命名为《桃林宗谱》。“桃林”一名也曾见于文献记载。清代《仑峰黄氏介石房谱》记载,明崇祯年间,仑后黄应凯生育二女,长女“适桃林林家”。 林氏迁居后宅,寓“厚德载物,德泽后昆”之意,取“厚泽”为“后宅”的雅称。明清时期,林氏人丁兴旺,陆续前往台湾鹿港、笨港、台南以及厦门、漳州、安溪、晋江等地。外迁的林氏族人为了铭记木本水源,便将“后宅”、“厚泽”等名称带到新聚居地。如迁居漳州江东桥头林氏支派,称为“后宅林”。迁往邱下林氏始祖,称为“厚泽公”。 另据《鹿港镇志·氏族志》记载,鹿港著名中药铺“阳春号”系由来自“晋江龟湖厚泽乡”林氏所创办。据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厚泽林楚率三子渡台,先择居彰化县山仔脚,传至林深恩移居鹿港,在福兴街开设“阳春号”中药铺。从此,“阳春”演变为鹿港厚泽派林氏堂号。村析出自成龙湖镇后宅村委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