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河镇 |
释义 | 1 河南省内黄县后河镇后河镇有多个地方,都在河南省境内,将会一一介绍 中文名称:后河镇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河南省内黄县 下辖地区:后河村、土镇村、杨古村 地理位置:位于县域的中东部 面积:120平方公里 人口:4万人 ◎ 镇情简介河南省内黄县后河镇,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耕地8.2万亩,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位于县域的中东部,与国家级园林城、优秀旅游城、世界最佳人居环境——濮阳市区一地之隔,携手相邻。 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公路、铁路相互交织,道路四通八达。濮鹤高速穿境而过,汤台铁路和省道S303线贯穿东西,省道S213线纵贯南北,镇区离濮鹤高速路口和阿深高速路不足5公里,距濮阳市区只有6公里。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红枣面积7.6万亩,常年产量3500万公斤,枣林覆盖率93%,是河南省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花生4万亩,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尖椒3.5万亩,年产量1000万公斤,属优质尖椒第一特色乡镇。 风光旖旎,文化灿烂。境内林木覆被率61%,田园风光优美独特,自然景色旖旎迷人,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曾是红色革命沙区根据地,现有四.一二烈士暨殉难同胞纪念碑、血泪井、万人坑等,是国家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设施完善、投资沃土。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工贸园区位置优越,紧*濮鹤高速、阿深高速路口,汤濮铁路、S303、S213穿园区、镇区而过,毗邻濮阳市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 行政区划后河镇辖31个村:后河村、土镇村、杨古村、城布村、丁村、七丈古村、元方村、刘庄村、安庄村、东乜古村、西王院村、西乜古村、李庄村、小徐村、王辛庄村、大柴村、店当村、河道村、加河村、东路州村、西路州村、李后村、马张古村、牛张古村、王张古村、崔张古村、堤口村、余庄村、桑村、仗保里村、仗保外村。 ◎ 行政代码410527104:~201后河村 ~202土镇村 ~203杨古村 ~204城布村 ~205丁村 ~206七丈古村 ~207元方村 ~208刘庄村 ~209安庄村 ~210东乜古村 ~211西王院村 ~212西乜古村 ~213李庄村 ~214小徐村 ~215王辛庄村 ~216大柴村 ~217店当村 ~218河道村 ~219加河村 ~220东路州村 ~221西路州村 ~222李后村 ~223马张古村 ~224牛张古村 ~225王张古村 ~226崔张古村 ~227堤口村 ~228余庄村 ~229桑村 ~230仗保里村 ~231仗保外村 ◎ 历史沿革1958年建后河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后河、杨固、土镇、城布、丁村、七仗固、东乜固、西乜固、西王院、元方、刘庄、安庄、李庄、贾河、河道、店当、大柴村、王辛庄、小徐、桑村、余庄、堤口、仗保里、仗保外、东路洲、西路洲、李后、马张古、牛张古、崔张古、王张古31个行政村 2 河南省卫辉市后河镇◎ 镇情简介后河镇地处卫辉市东部,距市区7.5公里,省道新(乡)范(县)公路横贯境区长达8.4公里,国道(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在镇区西部与之交汇,并建成立交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镇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拥有耕地4.23万亩,水电资源充足,城镇设施配套,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年蛋鸡存栏达90万只,生猪存栏近两万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领域涉及到酿造、油酯、食品加工、机械造纸、建筑等十几个行业,沿新范公路已形成远近闻名的卫辉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林果、蔬菜、优质小麦、蛋鸡、生猪五大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初取规模效益。一九九七年被新乡市命名为小康镇,一九九八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 行政区划辖后河村、杨庄村、刘庄村、史庄村、王志屯村、赵庄村、田庄村、段庄村、范庄村、申庄村、韦庄村、孔庄村、皇庄村、庄里村、前下庄村、后下庄村、陈庄村、邢李庄村、朱毛庄村、东张庄村、关帝庙村、寺上村、乎沱村、台上村、雷庄村、李张屯村、刘堤村、李兴村、李劳庄村、大辛庄村、李亨屯村、曹庄村、小辛庄村33个行政村,7407户,28675人。 ◎ 经济状况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年蛋鸡存栏达90万只,生猪存栏近两万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领域涉及到酿造、油酯、食品加工、机械造纸、建筑等十几个行业,沿新范公路已形成远近闻名的卫辉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林果、蔬菜、优质小麦、蛋鸡、生猪五大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初取规模效益。一九九七年被新乡市命名为小康镇,一九九八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3 河南省长葛市后河镇◎ 镇情简介后河镇地处伏牛山东麓余脉的陉山脚下,位于长葛市西北11公里处,总面积44.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人口5.1万。辖后河、王楼、丁庄、山头高、小辛庄、娄庄、洼李、汪坡、北杨庄、三角王、阎楼、烧盆宋、岗王、画匠王、广佛寺张、沟冯、白寨、刘士华、榆林、徐庄、西樊楼、赵东、陉山、赵西、山孔、芝芳、王买、范庄28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993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5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郑(州)平(顶山)公路、长(葛)陉(山)铁路纵横交会过境。名胜古迹有陉山、自流泉、葛仙灵池、杨佩章故居、陈太邱养鱼池、子产墓等。 ◎ 历史概况后河镇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清朝属崇友、尚存两保辖区,民国时属尚友辖区,以后相继曾属孝乡、尚存、孝友乡。1950年之后,后河经历了区——乡——区——人民公社——乡的历史变迁,1986年,经批准建立后河镇至今。1993年,后河镇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5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6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东西部结合示范区 地理交通: 后河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西边紧靠郑平公路,向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仅有8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坐车只需40分钟。长葛三号、四号公路、长陉地方铁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织。还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穿境而过,郑石高速公路、后榆公路贯穿南北…… 人文与风景名胜: 后河文化蕴积深厚,名胜古迹遍布。境内除了美丽的陉山、自流泉、葛仙灵池、杨佩章故居、陈太邱养鱼池、子产墓,还有淑君中学、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清钦纪念馆… ◎ 基本介绍后河文化蕴积深厚,名胜古迹遍布。境内除了美丽的陉山、自流泉、葛仙灵池、杨佩章故居、陈太邱养鱼池、子产墓,还有淑君中学、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清钦纪念馆…后河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清朝的内阁大学士杨佩章,近代捐资助学的台商杨景尧、著名油画家闫文喜、著名书法家张继、农民企业家赵国珍……他们或土生土长,或长期寓居,给古老而开放的后河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底蕴,世代相传的美丽传说如景如画,如诗如歌。 后河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西边紧靠郑平公路,向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仅有8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坐车只需40分钟。长葛三号、四号公路、长陉地方铁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织。还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穿境而过,即将开工的郑石高速公路、后榆公路贯穿南北…… 后河镇小城镇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河南四通、河南长新工贸、长葛市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亚丰电瓷、龙泉电器和淑君中学均分布在镇区中心地带。镇区服务网络完善,商场商店林立,商品门类齐全,拥有后河宾馆、德和大洒店及一批特色洒店,并建有大型停车场、超市、移动通信大厅,已开通广播电视光缆网;在建的后河绿地休闲广场、民营科技园区、图书馆规模宏大,现代文明气息盎然;医疗卫生设施先进,技术优良,为客商和居民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就学、入托、就医等便利条件。 后河镇矿产资料丰富,主要集中在陉山、紫金山一带的山区和半山区,据探测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有较好的开发前景;陉山矿产红岩石,质地坚韧,不渗水,不易风化;镇西区的自流泉,井深145米,流量每小时1280吨,经化验鉴定为天然优质矿泉水。 ◎ 经济状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后河人民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立足镇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这里先后建成了千亩陉山小杂果生态园区,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园区。 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呈现千帆竞争之势,这里初步形成了电瓷电器、卫生陶瓷、皮革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畜牧养殖等门类齐全的多元化经济格局。截止2004年底, 全镇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538家,完成生产总值8.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6元。 ◎ 特色产业长葛市后河镇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来抓,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大产业。为使外出打工的农民拥有就业的“金刚钻”,他们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注重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培训,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该镇在抓好劳务输出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其他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用活、用好外出务工人员挣回的每一分钱,进一步盘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闲时的劳动力,引导他们搞好养殖业、种植业及投资办厂。2004年,后河镇外出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5200人,劳务创收1400万元。 ◎ 城镇建设后河镇党委以“十百千”创建工作统揽工作全局,立足把后河建设成为先进中的典型,精品中的“标杆”。出台了《镇区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每个月对“城镇环境集中治理”工作台账进行修订,对列出的重点工作实行倒计时,明确创建对象、标准、工作责任和奖惩措施,并列出详尽的工作日程,集中人力、物力、时间,大打一场城镇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下大力气改变镇容镇貌,优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使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炒热干群思想。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书写高标准墙体标语100余幅、在公路沿线设立了五个大型创建宣传牌,悬挂100余块小型创建宣传牌。 二是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00余万元,对葛天路、行政大街和4号路至张庄村的镇村连接线共计3450米路段进行全面维修铺油,更新了镇区两条道路的路灯,先后对镇政府机关大院、国税所、地税所、法庭等单位进行了花园式改造。对行政大街西段和葛天路东段等影响镇容形象的建筑物进行了拆迁、改造,共拆迁房屋150间,新建临街楼2幢60余间,行政大街与葛天路连接处拓宽铺油工程已顺利完工,困扰后河经济发展的“卡脖子”路段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镇供销社与世纪风华超市、移动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购物广场和移动通讯大厅已正常营业,镇区主要路段沿街楼统一标准,粘贴瓷砖或用高标准彩色涂料进行粉刷。同时,投资8万元,对行政大街西段人行道、花池进行修砌,对行政大街、葛天路实施绿化、美化,统一更新了高标准的绿化树木。 三是规范城镇管理。成立了后河镇城镇环境集中整治综合执法组和20人的环卫队,投资八万元配置了洒水车和其它清洁工具,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对镇区主要道路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摆乱放户外广告牌和标牌的行为进行集中清理。并与沿街商户和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008年3月份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5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卫生大扫除,对镇区内的建筑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除。以“十百千”创建为抓手,以“文明乡镇”创建为契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切实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味。该镇的镇容镇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盆景”,两个“亮点”,实现村镇城市化。一个“盆景”,就是计划投资120万元,在镇区东侧入口处,建设一个居民健身休闲生活广场;两个“亮点”,即投资170万元,把小洪河穿境的800米河段,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把其打造成一条赏心悦目的景观河;投资100万元,对镇区行政街和葛天大道进行美化、丽化改造,把其打造成一条绿、亮、净、美的精品路。 ◎ 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夯实工业基础,促进经济大发展。主要依靠后河的“产业”、“人文”和“区位”三大优势,一方面以电瓷电器、皮革加工、卫生陶瓷、机械加工四大产业为导向,拉大产业框架,延伸产业链条。以白寨的皮革加工为主导,计划三年内,通过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力争同康奈、红蜻蜓等名牌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把他们请出来,共同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后劲。以王买的机械加工为依托,利用五年的时间,在镇区“口字”型民营工业园区,引进1—2个汽车、农用车生产、组装企业;以辛庄的卫生陶瓷为主线,利用1—2年的时间,引进一个千万元以上的卫生洁具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利用“人文”优势,动员森源的楚金甫,台胞杨景尧等后河名人,回乡投资兴业。第三个方面利用区位优势,搞好沿路开发。三号路已全线开通,四号路、后榆路拓宽改造2008年8月底竣工通车,郑石高速已投入建设,这是后河发展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利用这一其它乡镇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把三号路和四号路沿路两侧,打造成后河带形工业区,纳入城镇规划,动员全镇力量,跑项目、招大商、创大业。 ◎ 新农村建设狠抓“三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好此项工作。一方面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群众生产观念,促进农业生产由粮食型向经济型转变。以娄庄和刘士华两个村为中心,建设小杂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计划建设以桃、李子、核桃等小杂果为主的果树园区3000亩,蔬菜基地2500亩;以沟冯、范庄、王买、陉山四个村为支撑点,建设禽畜养殖基地四处,并逐步向周边村辐射。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个途径,一手抓劳务培训,一手抓劳务输出,为农民挣“外块”找出路。年内力争培训农民工2500人以上,转移就业1800人以上,劳务收入600万元。第三方面是,以村容整治为突破口,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坚持按照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强力推进。2008年上半年,该镇各村都结合自身实际,村容整治为突破口制定了规划,拿出了方案。将围绕“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这个重点,以沼气池建设为切入点,有计划地进行村容整治工作。每个中小学校、养殖厂和村两委干部都要建一口符合标准的沼气池,陉山、洼李、徐庄、辛庄、白寨、范庄、后河、芝芳等8个试点村每村要建100口以上;已在方案上明确了责任人,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抓紧抓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