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猴桥镇 |
释义 | 猴桥镇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是一个以发展林业、边境贸易及旅游为主,木材加工、物资集散、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为辅的边关重镇 猴桥镇情国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不高。全镇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是保山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腾冲县两个民族乡之一。境内居住着汉、傈僳、回等民族,全镇辖9个村,110个村民小组,151个自然村,2004年末,总人口为25052人,其中傈僳族4214人。 边境线较长,区位优势突出。猴桥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缅甸甘拜县城31.5公里,距缅甸密支那163公里,国境线长72.8公里,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通往印度支那半岛的要冲和最后一站,也是祖国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保山市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猴桥口岸,有7条通往缅甸的边境通道,史迪威公路的重修将使猴桥镇真正成为滇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物产资源丰富,硅矿储量较大。有林地140多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有金、铁、锡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种,尤其是硅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水利资源主要以槟榔江水系为主,有古永河、轮马河、胆扎河、等九条河流,水能蕴藏量50多万千瓦。 旅游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浓厚。有据载建于清朝的古代边关军事防御设施得胜碉和御敌碉古城遗址;有雄伟壮观的狼牙雪山,美幻奇特的莲花石和婀娜多姿的槟榔江风光,地热温泉7处。每年2月初8或3月初8日傈僳族都要举行 “上刀杆、下火海”的表演,成为独具特色的傈僳族风情。除此以外,傈僳族服饰堪称一绝,还有婚丧喜庆的“跳嘎”、“三弦舞”、“口弦”、“山歌”等民族歌舞。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古永,原名“古勇”,有“古道勇行”之意。据《永昌府文征》和《腾越厅志》记载,早在西汉即有古道,由此西通缅甸至天竺(今印度),又据《王氏家谱》所记王氏宗祠长联“古道贰先型,勇行期后辈”。南诏时,曾设“古勇关”,为腾冲县四古关之一;元时曾立古勇县制,明万历年间曾设古勇隘,并相继设立29卡,由杨姓任世袭土把总,率兵防守;清时继设古勇隘,并立古勇练,多处遗址至今保留了下来。到了近代,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从境内穿过,留下了抗战等珍贵文化历史资源,涌现出了腾冲第一个党员、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杨青田、获英国皇家勋章豪气凛然的梁正中老先生等一大批知名人士,成为猴桥近代史上的一个亮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4年,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1084.19万元,比上年增16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4.46万元,增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0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305万元,增26.6%,贷款余额5139万元,增8.6%;实现农业总产值5238万元,增9.4%,农民人均纯收入1246元,增8.7 %。边贸进出口总值完成7585.58万元,增4%;第三产业收入实现5853万元,增72.9%。 今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完成614.4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2.6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6.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971.81万元,贷款余额4689万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烤烟种植920亩,比上年增317亩,优质水稻、玉米等生产有新进展,实现农业总产值2710万元,同比增10.39%,占年初计划的47%,其中,农业产值915万元,占年初计划的36%,畜牧业产值758万元,占年初计划的49%,林业产值1019万元,占年初计划的62%。进出口总值完成7280.75万元。第三产业实现收入1590万元。 三、社会经济发展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围绕将猴桥镇建成腾冲第二城镇的总体要求和“打牢一个基础,立足两种资源,抓住三大机遇,突出四个重点,做好五项工作”的发展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