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赛因·伊本·阿里 |
释义 | 侯赛因·伊本·阿里(阿拉伯语:حسين بن علي بن أﺑﻲ طالب,英语:Ḥusayn ibn 'Alī ibn Abī Ṭālib,约626年-680年10月10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次子。 人物简介阿里死后,其长子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迫放弃哈里发继承权,由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伍麦叶王朝,自己率阿里家族退居麦地那。哈桑死后,侯赛因继位为阿里家族领袖。 680年,叶齐德一世继位为哈里发,侯赛因不承认他的地位,拒不向其效忠,迁往麦加。不久,库法发生针对叶齐德的反抗,邀请侯赛因前往主政。途中,侯赛因和其200余名拥护者被叶齐德派赛耳德·伊本·瓦嘎斯之子欧麦尔率军6000人包围于卡尔巴拉。侯赛因和其随从拒绝投降,全体于10月10日卡尔巴拉战役中战死。当天是伊斯兰历穆哈兰姆月10日,被什叶派定为阿舒拉节纪念。 侯赛因之死标志着什叶派同逊尼派的彻底决裂,他也被什叶派各派别一致追认为第三位伊玛目。 人物生平632年穆圣逝世后,为争夺哈里发权位,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其追随者支持他争夺哈里发之位,但他未坚持其权力要求,对前三任哈里发尽到了辅弼之责。其间集中力量按年代顺序整理、汇集《古兰经》,并搜集研究圣训。 656年6月奥斯曼被害后,被穆斯林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执政期间,伊斯兰教领导集团内部离心力量增长,各派权争激烈。为整顿内部、维护穆圣和前三任哈里发已开拓的疆土,把首都从麦地那迁至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库法城,重新任命了一批地方新总督,撤换了与奥斯曼有血亲关系的军政要员,削弱了伍麦叶家族成员的权力,从而遭到各派政治势力的反对。麦加古莱什贵族为要挟阿里退位,以给“奥斯曼复仇”为由,要他惩办杀害奥斯曼的凶手与幕后支持者,遭到拒绝。从此先后爆发三次内战。656年10月,祖拜尔、泰勒哈联合穆圣遗孀阿伊莎在巴士拉附近举兵发动了反对阿里的骆驼战役,被其击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拒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于657年起兵反抗,双方爆发隋芬之战。阿里在军事上占优势的情况下,接受穆阿维叶以《古兰经》裁决的停战和谈建议,招致政治上的失利,阿里阵营中分裂出哈瓦利吉派。660年哈瓦利吉派举兵反对阿里与穆阿维叶议和,发生了纳赫拉万之战。穆阿维叶乘此机会出兵占领埃及和希贾兹,阿里的力量遭到很大削弱。 661年1月24日,赴库法清真寺礼拜途中,被哈瓦利吉派的阿卜杜·拉赫曼·本·穆勒杰姆杀害,葬于库法附近的纳贾夫。 阿里遇害标志着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时期的结束,导致什叶派形成。被后世什叶派尊奉为第一代伊玛目。其陵墓被称为“圣墓”,其信徒经常拜谒。11世纪,什叶派学者阿里·本·侯赛因·谢里夫·穆尔塔达将其生前的言论、书札、祷辞与有关资料整理汇编成书,命名《辞章之道》(Nahj al-Balaghah),被奉圣训经之一。 661年阿里的帝国661年阿里的帝国,浅绿部分是阿里声称拥有主权,但实际上未受到控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