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明甫 |
释义 | 侯明甫现任: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2.7~); 经历: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部副总经理暨基金经理人 (1997.8~2002.6); 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顾问公司研究部研究员; 金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89.6~1990.4)研究部研究员; 得奖纪录: 1998年荣获第一届杰出基金奖「最佳基金经理人」大奖; 1999年荣获第4届证券暨期货杰出投信投顾人才金彝奖。 没有漂亮的国外学历 却有真本事父亲是三轮车修理师父,他没有漂亮的国外学历,却一样凭着真本事,做到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还在1998年荣获第一届杰出基金奖「最佳基金经理人」大奖。 侯明甫,于1998年获得「最佳基金经理人」头衔后,第二年又再拿下「投信投顾人才金彝奖」,当年他负责掌舵的怡富基金,曾多次创下令同业惊艳的投资绩效记录。即使在全球股市崩跌、台湾多数基金节节败退的时候,侯明甫一样能稳住绩效,保障客户的资产。 18年只待过1家公司、担任2种职位看侯明甫的职业生涯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是,在他长达18年的工作经历中,只待过1家公司、担任2种职位,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投信业,人才总是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侯明甫的稳定性可说是个奇葩。 侯明甫的第一份工作,是进入怡富在台湾投资的金鼎证券。刚开始作业务,后来因为自觉个性不适合与客户周旋,时时需要游说客户,所以侯明甫没当佣金丰厚的证券营业员,宁愿选择当时薪水较低、较不被重视的研究员。 那时投信业大家都在炒作营建股和金融股,他被分派研究还很冷门的电子股,「当时没什么竞争对手,电子业也不像现在分工这么细、产业复杂度这么高,投信研究员必须是理工背景或在产业界待过,」埋头研究的侯明甫,无意之间,为迎接后来蓬勃发展的电子产业提早暖身。 把经营者的热情列入投资标准就是因为从研究员做起,侯明甫一年至少拜访上百家公司的,他总抱持着眼见为凭的投资理念,也曾找到一些值得投资的小公司,「他们做的东西很独特,你没有去谈,单看产品只觉得不起眼。」侯明甫说,但是如果你访谈的是总经理,「首先要看看总经理对公司有没有热情,眼睛会不会谈到公司发展的前景发出光芒,要看他能不能筑梦踏实,还是只是跟你画画大饼。」 在工作上,右手小儿麻痹的他,向来不是一个听命行事的乖乖牌,他的成功欲望强烈,往往在发现问题时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候别人指示、下命令。手握数十亿资金,当他发现公司内部竟然会对非科技型基金持有电子股的比例限制,势必影响基金获利时,虽然犹豫,但他最后还是向公司提出建议,放宽规定,以提高基金绩效之竞争力。 曾因缺乏风险概念操盘失败成功之前,先学习失败,常是卓越工作人的必修功课。侯明甫负责的台湾增长基金,能持续七年都有百分之百以上的投资报酬率,亮眼的操盘绩效背后,却是之前缺乏风险概念、重大的操盘失败教训换来的。侯明甫清楚知道,投资一定会有风险,只是如何降风险机率降至最低,正是分析师的工作。 对当时台湾基金规模发行最大的怡富投信基金管理部副总侯明甫而言,在代客操作的市场开放后,他也成为同业争相挖角的对象。他好几次面对同业以高薪利诱,都勇敢拒绝。因为深知自己背后有足堪信赖的优秀团队资源,他告诉自己「心再大,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底线。」 把投资当兴趣 在变动的市场中求精进对于投资态度,侯明甫说,「投资是为了生活更好,如果生活已经过得很好,可以不需要投资,除非你把投资当乐趣」。也就是把投资当兴趣,让侯明甫不断的在变动的市场中求精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