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爱别离
释义

指与亲爱的人、事、物离别。佛家指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亦指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是佛家七苦之一。还有同名小说、歌曲。

词语释义

拼音: ài bié lí

解释: 指亲爱的人、事、物离别。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师曰:‘爱别离苦。’”

词性:中性成语

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佛家对人生分成的七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另外还有加上五取蕴(亦称五阴盛)的“佛家八苦说”。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是说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又是一种痛苦。

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同名文学传记

《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往事》

出版单位:岳麓书社 作者:崔久成 定价:26元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版次:1版1次 ISBN:978-7-80761-724-2

开本:32开 页码:264页 字数: 170千字

纸张:蒙肯 包装:索线精装 印刷:砖色印刷

作者简介

崔久成,男,狮子座。出生于八十年代末,影视编导专业研究生。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等作品散见《萌芽》《光明日报》等报刊。爱极诗词文史,喜欢用笔触摸它们历经斗转星移后呈现出的新面孔。

编辑小语

身着袈裟,奔走革命,却没有恒久的热情。

若痴若狂,哭笑无常,却如孩童般纯净。

忧世伤生,却又遗世独立。

也许,从出生开始,他就注定是一颗没有土壤的种子,被风吹到某个冥冥之处,终究没能落回到泥里。

他选择一生永不停歇地在广阔的世界游走,那些有关爱、有关别离、隐忍不言的伤遍布了世间的每个角落。而他对待沿途的风景总是无端欢笑无端哭,半生投入半生客。

内容简介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苏曼殊——奇人一枚,从自由浪漫的民国时代到情感细腻、追逐个性的现代,他的爱情、亲情、才情和他出世与入世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世人追逐的焦点。本真如他,留下“一切有情,都无挂碍”便仙去;素雅如《爱别离》,用文艺、精妙的文字为我们书写了民国游子苏曼殊如画卷般的一生。

在民国的大时代背景下,《爱别离》记录的不仅仅是民国游子苏曼殊才情充沛而短暂传奇的一生,更将其平生所著诗词文集浓缩其中,详细描述了他的爱与恨、俗与佛、出世与入世等尘世纠葛。书中文字优美隽永、有穿透力,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可读、情真意切的苏曼殊,并精选了苏曼殊的部分诗作及苏曼殊年表附于书后,为读者进一步了解苏曼殊的平生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翔实的记述、清新优美的文笔、新锐作家的全新演绎、为读者展开的民国游子唯美红尘之旅,尽在《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往事》。

敬告:无需穿越!

图书目录

目录

引子/001

一 隐忍不言的伤

秋云:生憎花发柳含烟/003 断岸:谁怜一阕断肠词/007 枯柴:生天成佛我何能/012

尘埃:江城如画一倾杯/017 菊子:人间花草太匆匆/023 凄雨:孤灯引梦记朦胧/029

二 易水萧萧,此生莫问

热血:海天龙战血玄黄/037 封禁:流萤明灭夜悠悠/042 受戒:蝉翼轻纱束细腰/047

不归:狂歌走马遍天涯/052 秦淮:好花零落雨绵绵/058 知交:刘三旧是多情种/063

东渡:九年面壁成空相/069 秋叶:槭槭秋林细雨时/074 裂痕:灯飘珠箔玉筝秋/078

三 契阔死生,与子相悦

樱瓣:禅心一任蛾眉妒/085 流水:偷尝天女唇中露/091 芒鞋:送卿归去海潮生/096

脂痕:碧玉莫愁身世贱/100 行云:十日樱花作意开/105 叠手:恨不相逢未剃时/110

孤旅:契阔死生君莫问/115 黄灯:秋风海上已黄昏/120

四 我再来时人已去

燕影:相逢天女赠天书/127 归心:旧游如梦劫前尘/132 渡船:斜插莲蓬美且鬈/137

零雁:江南花草尽愁根/142 城破:水晶帘卷一灯昏/147 呓语:水驿山城尽可哀/152

芳草:芳草天涯人是梦/157

五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飘零:棠梨无限忆秋千/165 欢笑:年华风柳共飘萧/170 恸哭:白水青山未尽思/175

六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海潮:春雨楼头尺八箫/183 梦魇:残阳影里吊诗魂/188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195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196 答邓绳侯/197 花朝/197题画/198 忆刘三、天梅/198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198

过蒲田/199 过若松町有感/199 若松町有感示仲兄/199

有怀二首/200 本事诗十首/201 代柯子简少侯/204 淀江道中口占/205 题师梨集/205 落日(失题)/206 为调筝人绘像二首/206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207 寄调筝人三首/208 寄晦闻/209 失题/209 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简刘三/209 题拜伦集/210 步韵答云上人三首/210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212 别云上人/214 简法忍/214 何处/215 为玉鸾女弟绘扇/216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216 饮席赠歌者/216 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217 无题八首/221 东行别仲兄/223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224 偶成/224 东居杂诗十九首/225 芳草/232 集义山句怀金凤/233 以胭脂为某君题扇/233 晨起口占/233 春日/234 题静女调筝图寄包天笑/234 迟友/234 佳人/235 碧阑干/235 莫愁湖寓望/235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236

游不忍池示仲兄/236 樱花落/236

一张破碎的旅行图/239

部分内容

一 隐忍不言的伤

一撒手就是一辈子,上了船就是一生。

年轻的时候还不懂得,懂得后却不再年轻。

当喑哑的爱与泪水,在凄风苦雨的轮回里像尘埃一样落定,那些日夜呢喃的经诵,是否还有人听得懂?

秋云:生憎花发柳含烟

富士山下的樱花开了,广东香山的院子里也长满了艾草。落花簌簌,子规声声,而他却从此没有了故乡,只能面朝大海,此生飘零。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寄调筝人三首》其一

沈从文先生曾说,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故乡,常常是一个人的灵魂栖息之所,生命依托之地。

苏曼殊是在十三岁那年离开广东的家乡的,而后无数次路过广东,却再也没有回去过,包括父亲苏杰生在家乡病逝。一百年后,我们依稀能看到烟雨凄迷中那所古旧的青砖老房,颤颤巍巍,仿佛在讲述着什么。

那是在潮湿氤氲的珠海,夜晚的月亮悄然升起,一栋青砖搭建的古老房子在凄迷的雨水中静静站立着,雨水若有若无,虫鸣似有似无。疯狂的艾草在月光下静静地存在着,仿佛一百多年前它们也像现在这样存在,时刻保持着生长的状态,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一百多年前这栋青灰色的院落干干净净,干净得看不出任何清扫过的痕迹,就如同存在午夜场观众散去的胶片电影里。有时候雨大,可以听到芭蕉叶与雨点相奏的滴滴答答声;有时候微风穿越竹林,外面就会传来细碎的花瓣飘落声。很多时候我都会疑惑,这座寺庙究竟存在于神州大地,还是在那樱花飘落的国度?

就让时光倒流吧,重新回到1884年,日本横滨郊区那个爽朗的秋天。

一场秋雨过后,午后阳光明媚,横滨郊区村落里一座座低矮的草房如同一株株雨后冒出的蘑菇,草房子高度倾斜的屋顶上生长着茂盛的青苔。金闪闪的枯草暖暖地享受着饱含雨水的光线,溪水淙淙流向不远的海岸。海岸旁,是近年来文明日益兴盛的横滨港。

苏曼殊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秋天。草房里一声响亮的孩啼过后,痛苦的河合若子总算松了一口气。汗水从额头的发梢上滴落,她明亮的眼睛一定忽而爱怜,忽而神伤。环顾四周,这片村落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一年,若子只有十九岁,和正在香港读书的中国学生孙中山同龄。抱着孩子,她也许在猜想怀中这可爱男婴的未来吧。她可否想到,这个男婴将远离生母,斩断同日益繁荣的东瀛列岛的情缘,四海漂泊?

一年前,远在乡下的若子接到了姐姐从横滨发来的信,于是欣喜地收拾行装奔向了横滨。横滨,是当时日本发展最快的海港城市。在那个城市里,有白皮肤黄头发的美国人,也有颇有绅士风度的英国商人,当然也有熟络商贸、热情大方的中国商人。繁忙的海港,进进出出的不只有货物,美国人带来了火车和邮局,英国人则带来了他们的莎士比亚和信仰。当然,繁华的街道上也偶尔能看到不同国家的士兵。

横滨的繁华并不在于高楼林立,纸醉金迷。质朴的建筑、大气的街道都昭示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在历经几十年的外来文化洗礼之后,开始有了崭新的面貌。传教士们从中国带来了汉译的典籍,英国人则创办了报纸,甚至建立起剧场。随之而来的铁路、电信、邮政慢慢改变着这个渔村的生活习惯。于是日本政府开始构筑学校,推广教育,文明开化成一时之风气。

苏曼殊的祖父是在鸦片战争后投入海外商贸的。三十年前,美国人的军舰敲开了日本——这一神秘东方国度的大门。不久,日本被迫开放横滨为港口,开放之初的数年,不断败落的日本武士用他们手中的武士刀一次次地抗拒着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欧美的军舰也陆续开进这片海域之中。在贸易的流通中,在日本浪人的武士刀同西方枪炮的交战中,横滨逐渐由古典走向现代,由野蛮走向文明。

1882年,苏杰生三十八岁,这个灵活掌握多国语言、可以同时处理多国商贸事务的人,成为英国商人眼中不可多得的贸易人才。很快,他成为英国商人开办的万隆茶行的买办,日进斗金,富贵加身。在横滨宽敞的家里,他娶了一个叫河合仙的女子为妾。温柔善良的日本女人河合仙写信给胞妹河合若子,邀请她也来横滨开开眼界。当河合若子踏入苏家大门的一刹,也许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跨国孽缘。

据说,已有一妻二妾的苏杰生本就对河合若子倾心,一次偶然看到若子胸口有颗红痣。按照古代相书所说,女子身上有红痣,必生贵子。于是苏杰生与若子珠胎暗结,若子怀上了苏曼殊。然而,苏杰生在横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有很多一同从广东出来打拼的华人朋友,与河合仙的妹妹生子显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于是,他安排河合若子秘密地生下了苏曼殊,并谎称是河合仙所生。

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柔弱的河合若子便一个人离开了横滨。那个时候,苏曼殊还酣睡在河合仙的怀里。不知道她走的时候是否流过泪,也不知道她是否憎恨那个给过她爱的男人。总之她很孤独也很隐忍地离开了那个让她兴奋过、激动过、留恋过的繁华港口,带着日本女子特有的隐忍和礼节,像秋云一般飘远,像落樱一样离开。横滨就如同一场盛大的梦,在她远去的脚步中空落了一地的繁华。烟花易冷,繁华易逝。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苏曼殊并不是一个放得下世间繁华的人,他只是因为畏惧而不敢深度地踏入。更多的时候,头顶上那一束菩提的光阴仿佛才是真正不离不弃的庇护所。他同样无法忍受黄卷青灯的寂寞,于是只能飘零。任何长久的停留,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同名小说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凄美哀怨而又十分特别的爱情故事。内地警院毕业生安琪满怀激情到西北边陲工作,与一个高大英武的维吾尔青年男子邂逅相逢。他正是打入恐怖组织内部的卧底警察艾山江。安琪对他一见钟情,渴望了解他,一直寻找机会接近他。艾山江对安琪也颇有好感,但由于职业的关系,他不能随意与人交往,更不能透露自己的秘密,只能刻意地显示出冷漠,保持着与安琪的距离,把沉甸甸的情意埋在心底。这就使得安琪对他的爱恋一直处于奇特的状态,朝夕牵挂,却难以相见;痴心不改,却无缘相拥;近在咫尺,又远似天涯。安琪爱恋着艾山江,但直到艾山江为了获取恐怖组织的活动计划不幸牺牲,她实际上也没能与艾山江见上一面,没能享受到恋人相聚的快乐与温馨。艾山江牺牲后,安琪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她理解了艾山江对她的“冷漠”,同时也领悟到了艾山江“冷漠”背后对她的深沉的爱。她并不后悔对艾山江的痴恋,相反,艾山江的壮举激励着她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小说最后,安琪隐名埋姓打入贩毒集团内部,也当上了一名卧底警察。

作者简介

张西,祖籍山东,生于新疆。1991开始写作,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天高地阔我爱你》、《中国打拐大案纪实》、《中国西部禁毒调查报告》等。其中长篇小说《国家荣誉》,被人民网评为“2003年最有价值的二十本小说”之一。

作者自序

有一种职业人群,我无法忘记。即使有一天我远离了那个群体,即使有一天我的生命消失了,我为他们写下的文字却活着。我这样说,是基于我对文字价值的认识,是基于我对那个群体莫名的哀伤,更是基于我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而那个职业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却不得不去死。这是一种生命的悲哀,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极端选择。这使得我对那个职业人群充满了关注、疑惑、理解、难过、担忧和更多的种种。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向前发展,安全也成了全球最凸显的问题,那个职业群体仿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面挑战。于是,死的机会更多了。无论是为政府去死还是为个人的信仰去死,那种职业人群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其实很应该令世界尴尬和悲伤。

我宁愿未曾遇见过那种职业人群,心静如水地生活着。

就职业的属性来说,他们一直被大多数目光忽略着,从一开始就心甘情愿或被动地充当历史社会中最隐蔽最不为人知的部分。他们是国家机器中N颗微小却不可替代的螺丝钉,命运充满了玄机,说停止就停止了,需要消失立刻就得消失。他们不是自己命运的掌控者。但我无法忽略和忘记。当我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心灵因此被长久地照耀长久地不安长久地承受折磨。因为他们拿生命做赌注,从而对世界发出他们的不寻常的声音,他们是真正的生命赌徒!

我无法忘记他们,是因为我心存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生命,在浑然不觉中,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该再三遭遇生命劫难,是那个群体在暗中给了我们第二次或N次生命的权利。我这样理解,是因为我看见了他们渴望我们活下去的焦灼的目光,是因为我看见了他们在暗中执著地保护我们的代价。而读者们看不见。读者们只看见了生活原本就该如此美好:鲜花、音乐、爱情、工作、放松、美满,等等一切。

窗外正在飘扬着北京今春迎来的最大一场雪,远离西北边陲的人们正沉浸在春节的祝福声中。而我的目光却幽幽地看着那些读者们不曾知道的群体。我知道,我的祝福怎样努力都传达不到他们那里,他们与读者群原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我只有写下这些文字,让读者们感觉到他们其实也真实地存在着,他们是更加渴望幸福生活的生命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除了我无法忘记他们,我想,读了我这本小说的读者,也应该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边陲警察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更特殊更隐蔽的那部分群体。

决定要写西北边陲警察,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快就成为明天的过去;而明天发生的事情又只是未来的零星碎片或一抹云烟。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让人捧到手里的又有几掬浪花呢?人和世界的故事作为泥沙永远被沉于河流之中,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所有的所有,一旦沉入历史的长河,都只一味地流向更深更广的大海之中,与天连成一片,浩淼无际。再也没有立场,没有是非,没有底线,大海是一切的底线。历史很沉很沉,沉得天都拉动不起来;历史又很空很空,空得最终只剩下历史和人类两个最空洞的物质。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走的,沉到历史的深处成为一截灰或一缕烟或一滴即刻被晒干的水。但是我们到这世界上来过,明知微小,我们还是在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努力,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奋争。我们来过,明知不过是历史的一粒微尘,但还是想让生活丰富多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更精彩地活。只要活着,我们做什么都有空间和时间,都有机会,而那个特殊的群体却没有选择的权力了,他们过早地献出生命是让我们更好地活着。因为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我们活着便有了代价。

再次写西北边陲警察,写那个特殊的群体,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感恩之心未了。我害怕曾经让我泪流满面的故事,很快就被我淡忘了,连我都淡忘了,谁还能记起他们想到他们对我们之重要呢?尽管无论是谁,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无论何种物质,终归只是历史的一抹烟尘,但我仍然想写下他们的故事,在我还来得及有记忆,还有能力把记忆转述为文字的时候,我愿意把一种特殊生命的活法讲述给另一种活法的生命。只是让大家彼此多了解一些。

那些默默地为了人类的和平随时都有可能献出生命的特殊群体,从与他们相识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敢忘记过他们。如果发生在西北边陲上的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能够祭奠死者,激励生者,能让读者们有一点心动。那么,就到了我真的远离那个群体的时候了。

我希望能够真正从记忆深处抹去那个群体的影子。我想轻松地享受生命。

同名歌曲

方维珍的《爱别离》

原来电视《汪洋中的一条船》的主题曲,

想再牵着你的手,

走在十字路口。

再看看你的笑容

听听你的问候。

你说你将要走,

不会有太多哀愁留给我。

你可知在我的心中

会有多少的伤痛

……

你可知爱别离,

你为何不能让我喘息?

你知道在我的记忆

不能从此没有你。

你可知爱别离,

你为何不能与我相依?

为什么我们总在生生世世

苦苦的追寻

……

想再牵着你的手,

走在十字路口。

再看看你的笑容

听听你的问候。

你说你将要走,

不会有太多哀愁留给我。

你可知在我的心中

会有多少的伤痛

……

你可知爱别离,

你为何不能让我喘息?

你知道在我的记忆

不能从此没有你。

你可知爱别离,

你为何不能与我相依?

为什么我们总在生生世世

苦苦的追寻

爱别离

作曲:黄安编曲:尤景仰

作词:黄安

演唱:黄安

花开花落的人间

曾有的思念

在那轮回转世中

注定的因缘

烦恼有千万千

快乐在天外天

恩恩爱爱多少年

一朝相对无言

今生以前我是谁

今生以后谁是我

翻手是云覆手是雨

喜无常爱别离

谁知道朝朝暮暮竟是瞬息

偶开天眼见红尘

方知身是眼中人

若为情爱若为真

古井水也沸腾

明明灭灭的人生

我愿作一盏灯

温暖你的寒冷

关照你的一生

花开花落的人间

曾有的思念

在那轮回转世中

注定的因缘

烦恼有千万千

快乐在天外天

恩恩爱爱多少年

一朝相对无言

今生以前我是谁

今生以后谁是我

翻手是云覆手是雨

喜无常爱别离

谁知道朝朝暮暮竟是瞬息

偶开天眼见红尘

方知身是眼中人

若为情爱若为真

古井水也沸腾

明明灭灭的人生

我愿作一盏灯

温暖你的寒冷

关照你的一生

温暖你的寒冷

关照你的一生

刘惜君 《爱别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