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立庭 |
释义 | 人物简介侯立庭(1968、2——1985、9、23),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安徽省蒙城县岳坊乡老庄村人。 侯立庭8岁入学,先后在戴圩小学、岳坊中学9次被评为“三好学生”,3次获体育竞赛优胜奖。1977年加入共青团。1979年7月高中毕业。1980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14团3营7连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等职。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优秀团员3次,优秀班长与模范党员各一次。 侯立庭家中人口多、劳力少。1984年服役期满,父母与未婚妻多次要他退伍回乡,安家立业。论条件本可退伍,他考虑到部队即将调往云南前线,担负防御作战任务,连队骨干又少,便毅然服从组织决定,超期服役。1985年3月,部队到达集结地点后,他针对热带气候高山丛林等战役特点,提出50多条训练改革意见,其中28条为连队采纳。他带领全班,刻苦训练战术技术,在师组织的穿插作战演习中,全班荣立一等功。5月初,奉命驻守被称为“80年代上甘岭”的412高地。他由七班调任四班班长,坚守最前沿,食品茶水不足,生活极为艰苦。他团结战友,吃苦在前.独自守在展危险的哨泣上,一再谢绝乾换,连续值岗18天。5月31口5时30分.越军一个加强连,在炮火掩护下来犯,他沉着应战,带领战友,打退敌人—次次的进攻。7时许,副连长负伤,他立即冒着弹雨,赶往前沿指挥所,代替指挥我方炮火,打死打伤敌军26名。升任二排长。6月下旬,接受夺取被越军侵占395高地的主攻任务。1985年9月23日夜,侯立庭率领主攻排,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待命。5时30分,我方炮火开始轰击。四班、五班分别向--83阵地和395高地运动。G时10分,四班尖刀组摸到敌哨位5米处,才被发觉,便先发制人,扔出两颗手雷.二组战士乘机突袭,将炸药包投到隐蔽洞里,毙敌4名.攻占一23阵地前的无名高地。此时,敌人排炮打来,我4名战士负伤。侯立庭当即调整人员,率部又拿下一22表面阵地,乘胜前进。7时40分,一发炮弹,落在他身边,侯立庭壮烈殉国。战友们高喊着为侯排长报仇的口号,前仆后继,攻上395高地,全歼守敌27名。嗣后,打退越军7次反扑。 战斗胜利后,二排荣立集体二等功。追认侯立庭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