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头潜鸭 |
释义 | 红头潜鸭(学名:Aythya ferina)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雄鸟头、颈栗红色;雌鸭头、颈棕褐色;余部与雄鸟相似。有很好的潜水技能,食谱也从水草到小鱼小虾分布甚广,鸭爱吃马来眼子菜,少食谷粒;动物性食物有软体动物、鱼、蛙等。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 中文名称:红头潜鸭 外文名称:Common Pochard,Northern Pochard,Pochard 别称:红头鸭,矶凫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潜鸭属 拉丁学名:Aythya ferina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征红头潜鸭身长42 - 49 cm,翼展72 - 82 cm,体重700 - 1100 g,寿命10年。雄鸭头顶呈红褐色,圆形,胸部和肩部黑色,其他部分大都为淡棕色,翼镜大部呈白色。雌体大都呈淡棕色,翼灰色,腹部灰白。幼年雄鸭下部羽色较深,与雌体颇相似。雄体覆羽与雌性同,但头和颈部的红色比较浅些。眼鲜红色或红棕色;喙蓝黑色;脚青灰色或铅灰色;蹼关节和爪黑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繁殖于中国西北,冬季迁至华东及华南。 生活习性常见于芦苇丛生和遮盖条件较好的开阔水面,善于潜水,陆上行动困难,但飞行迅速。爱吃马来眼子菜,也吃软体动物、鱼、蛙等。越冬期间活动于开阔的湖泊、水库中。常结成10-30只的小群或与凤头潜鸭、琵嘴鸭等混群活动。善于潜水,往往潜入深水中觅食,亦常在水中互相追击潜水,飞行速度较快,在陆地上行走则较笨拙。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区富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大的湖泊、水流缓慢的江河、河口、海湾和河口三角洲。 栖于长芦苇的水源或沼泽地区,步行蹒跚,善于游泳。潜水时捕取鱼、虾、软体动物及甲壳类,但以水生植物和壳类为主食。飞行力强,常排成"v"字形队列。 生长繁殖筑巢于河岸植被丛或沼泽地面洞穴中,雌鸭用自己的羽毛衬里。繁殖期4~6月,交配后,雄鸭陪同雌鸭直到它产下卵,每窝产卵6-12枚,卵为灰黄色或淡黄色,雌鸟单独孵卵27天或28天。孵化后的小鸭继续和雌鸭生活8周。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