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头巾 |
释义 | “红头巾”是一批由中国南下新加坡工作的妇女,她们主要在各大小建筑工地工作,以吃苦耐劳著称。在新加坡,三水妇女多聚居在牛车水区的豆腐街。由于她们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所以除部分到胶厂当杂工外,大多戴上红头巾到建筑工地,做些和洋灰、挑砖块、搬木料的粗活。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在10小时以上,日工资少的时候仅五六角钱,多的时候也只有十一二元左右。 中文名:红头巾 其它译名:Samsui Women 制片地区:新加坡 主演:洪慧芳,曾慧芳,李文海,黄文永 集数:22 上映时间:1896 华侨妇女的称谓简介“红头巾”三水婆是早年新加坡对当地从事建筑粗工的广东三水县籍华侨妇女的称谓。她们头戴鲜红头巾,飘洋过海到异域谋生,面对移民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自尊自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也为新加坡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尊重,“红头巾”进而成为对三水婆独有的尊称,成为展现华侨妇女高尚人格的特有名词。纪念2009年10月20日,由华侨大学、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广东佛山市三水区政府、新加坡三水会馆、金门县政府、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华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肩挑岁月亮丽花园城市:向广东省‘红头巾’三水婆致敬”特别展览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23 层“四端文物馆”特展厅开展。展览分漂洋过海、异域谋生、肩挑岁月和最后的红头巾四个部分。展出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是本次特展总策划、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馆长陈来华先生在新加坡探访依然在世的“红头巾”,并亲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采访生活在三水家乡的最后的“红头巾”,开展口述历史资料整理、生存现状图片资料收集等工作,齐集而成,全面展现了“红头巾”在新加坡走过的生命岁月和艰难历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顾问、华侨大学原校长吴承业,特展总策划、新加坡石叻坡民俗文化馆馆长陈来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黄纪凯,陈嘉庚先生公子陈元吉及其亲属,新加坡儒商协会会长魏维贤,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塨、刘斌、老领导李孙忠、厦门市侨办、归国华侨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广东、厦门、泉州的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领导以及来自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等出席揭幕典礼。 新加坡电视剧剧集简介【主演】洪慧芳、曾慧芬、李文海、黄文永 【首播】1986.5.5 【剧情】 “红头巾”是一批由中国南下新加坡工作的妇女,她们主要在各大小建筑工地工作,以吃苦耐劳著称。 阿桂(曾慧芬饰演)是个传统观念很强的妇女,到新加坡工作后还每月寄钱回乡下让盲婚的丈夫讨小老婆。她深爱小货车司机苏阿治(黄文永饰演),两人的感情之路却因传统礼教的束缚波折重重。不过,事业方面阿桂却非常成功,还在名建筑商庄泉的指引下,成为新加坡第一位女建筑商。 阿桂的同乡姐妹阿秀是红头巾当中最漂亮的,但也是命运最坎坷的。为脱离穷困,她嫁给患肺痨的有钱子弟庄浩林。丈夫病死后,她改嫁汉奸骆老板。 战后,骆老板被报复的群众打死。她又改嫁工地管工,但后者却在争风吃醋中丧命。其实,在感情路上百转千回之后,阿秀才发觉,自己唯一爱的人是纯朴的警察阿龙(李文海饰演)… 剧集歌曲主题曲:红头巾 作词:程浩茵 作曲:李思菘 演唱:陈淑桦 轻轻的一声祝福 秋风送我上征途 回首前尘望断天涯 故乡在那云深不知处 朝朝暮暮风和雨 岁岁年年云和雾 背负千斤担 艰难开脚步 踏遍世间不平路 把那漂泊的步伐 停在荒凉的大路边 抹去泪水建我家园 你看茫茫沧海变桑田 披荆斩棘齐向前 一起等待艳阳天 两鬓添风霜 回头已百年 赢得广厦千万间 两鬓添风霜 回头已百年 赢得广厦千万间 插曲:艳阳下的日子 演唱:陈淑桦 有时候人生如幻似梦 你相信命运就像游戏 越想要得到偏偏让它失落 别人却轻易拾起 感叹那人生崎岖路不平 为什么有人幸福安宁 莫非是那些结局关系于当初的决定 眼前这艳阳下 留给人多少回忆 时光匆匆 岁月慢慢度过 怀念那悲欢日子 人生的开始本来相同 渐渐地朝着各自方向 同样是苦苦挣扎追求理想 结果是完全两样 莫怨叹人生崎岖路不平 再看看有人幸福安宁 难道是那些结局关系于当初的决定 回到这艳阳下 勾起了多少回忆时光匆匆 岁月慢慢度过 怀念那悲欢日子 莫怨叹人生崎岖路不平 再看看有人幸福安宁 难道是那些结局关系于当初的决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