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花杜鹃
释义

产云向东南部。杜鹃红山茶又叫杜鹃茶,或“假大头茶”,属于山茶属,是常绿小乔木。杜鹃红山茶叶片呈长倒卵形,厚实,有革质,叶面光亮碧绿;叶片边缘平滑。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红花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spanotrichum Balf. F. et W. W. Smith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云向东南部。生于海拔1 500--13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元(逢春岭)。

海 拔:1500-2300

命名来源:(云南机物研究)[trans.bot.soc.edinb. 27: 214. 1917]

中国植物志:57(2):127

亚组中文名:露珠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Irrorat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约6--7米, 稀更高;枝条粗壮,粗约3—5毫米,光滑无毛,幼时嫩绿 色,老后灰棕色。叶革质, 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长7—9厘米, 宽2—4厘米、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黄绿色, 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下陷成浅沟,在 下面显著隆起, 侧脉14—20对, 在两面均整齐,微观;叶柄圆柱状,长1--1.5厘米,在 上面具沟槽,无毛。总状伞形花序, 打花7—10朵, 总轴长1.5--2厘米,无毛,常有宿 存的芽鳞, 鳞片倒卵状椭圆形,长1.5厘米, 宽1.2厘米, 外面行淡黄色密柔毛,内面无 毛;花梗长7--10毫米,被稀疏丛卷毛,以后无毛;花萼小,盘状,有5齿,长约1—1.5 毫米,无毛; 花冠钟状, 长4—4.5厘米, 红色,基部具紫色斑块,5裂,裂片近圆形, 长2--2.5厘米,顶端有凹缺; 雄蕊10, 长2.5—3厘米,不等长,花丝无毛。花药卵圆 形,长2毫米; 子房圆柱状锥形,长7--8毫米,仅顶部有少许分枝的毛,其余光滑无 毛,花柱长2.5厘米,无毛.柱头做膨大。 花期3月。

产地分布

产云向东南部。生于海拔1 500--13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元(逢春岭)。

栽培技术

杜鹃红山茶又叫杜鹃茶,或“假大头茶”,属于山茶属,是常绿小乔木。蜡烛状的花蕾顶生或腋生,花艳红色,花瓣狭长,花丝红色,花药金黄色,花径8厘米以上,尽管单瓣,但花朵密生,整体丰满,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气温高达38℃的夏季,也依然红花满树。叶长倒卵形,厚实,光亮碧绿,边缘平滑,在枝条上半直立,几乎呈轮生状态,似杜鹃。树体呈矮冠状,枝条光滑,嫩梢红色,枝叶密、紧凑。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目前全世界仅在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普通的山茶花既有傲梅风骨,又有牡丹艳丽,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有“世界名花”的美名。而杜鹃红山茶的美艳比普通的山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杜鹃红山茶叶片呈长倒卵形,厚实,有革质,叶面光亮碧绿;叶片边缘平滑。叶片在枝条上半直立,几乎呈轮生状态,似杜鹃树的叶片。树体呈矮冠状,枝条光滑,嫩梢红色,枝叶密、紧凑。杜鹃红山茶的花朵和杜鹃一样,有五个花瓣,花瓣伸开的形状也极像杜鹃花的样子,但花型比杜鹃花大。蜡烛状的花蕾顶生或腋生,花蕾很大,花色为鲜红色,花瓣狭长,花丝白色,花药金黄色,花的直径在10cm以上。尽管是单瓣,但花朵密生,整体丰满,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冬季,也依然红花满树。现简单介绍杜鹃红山茶的栽培管理与繁殖方法。

养护管理首先是选地整地。选择温暖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值在5.5~6.5为最佳。整地时要深翻,施足底肥,做成120cm左右宽的高畦。

盆栽方法:用轻壤土,即炉灰渣、矾肥水、三合土。盆底装3cm厚细炉灰渣,再装适量的盆土,占盆量的30%,多加水,待水渗后将带土的山茶幼苗栽入盆里。一般一年换一次盆土。

田间管理:杜鹃红山茶扦插完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肥,但不宜多施肥。在管理过程中,用肥水交替浇花,时间从春天开始浇,逐渐增加次数,八月开始减少,九月停浇。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修剪时不宜过重,适当剪掉一些病弱枝和过密枝即可。杜鹃红山茶是多花树种,孕蕾时应适当疏蕾。

繁殖方法:杜鹃红山茶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在实际生产中多采取扦插法。另外,在园林绿化上,作为观赏用花,可以用大花山茶和野生的山茶苗进行靠接,做少量的单株繁殖。杜鹃红山茶集花期长、花色艳、耐高温、抗逆性强、叶形独特等优良特性于一身,观赏价值极高,因而开发价值也很高。杜鹃红山茶嫁接的成活率已达90%,枝条扦插的成活率也可达40%。

本种提示

本种极近似产干云南西部的光柱杜鹃R.Tanastylum Balf.F et K.Ward.但是它 的叫较宽,子房、花丝、花梗全无毛;而本种则产于云南东南部,子房上有少许分枝的硬 毛,花梗上有丛卷毛,叶较狭窄而不同。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spanotrichum Balf.F.Et W W.Smith in Trans.Bot.Soc Edinb 27:214.1917;Tagg in Steverson, Spec. Rhodod. 359. 1930;Cullcn et Chamb in Not. Bot. Gard. Edinb, 36:118. 1978;Chamb.In Not. Bot.Gard Edinb 39:293. 1982;云南植物志4:376. 1986.

药用信息

药材名 红花杜鹃

拉丁名 原植物红花杜鹃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 f. Roseum Sweet

别名 打玛兴美多玛尔布

名称考证 打玛兴美多玛尔布(藏名),红花杜鹃 (《西藏常用中草药》)

科目来源 双子叶植物药杜鹃花科植物

药用部位 红花杜鹃的花。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有小毒。入肺、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平喘,调经。治慢性支气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便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肺热咳喘,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

资源分布 分布西藏等地。

古籍考证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同属植物黄花杜鹃R. Campylocarpum Hook.f. 的花,功用与红花杜鹃相同。

原生形态 红花杜鹃常绿灌木,高3~4米。枝褐绿色,无毛,老时表皮呈不规则片裂,单叶互生,常密生于小枝顶部;狭长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具棕黄色或灰棕色绒毛,叶脉在上面微凹,中脉在下面明显突出;具短柄.花序圆球形,顶生;花大,红色,裂片5。蒴果圆柱形。生于山坡、路旁、村边的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参考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相关药材 凝毛杜鹃 黄山杜鹃 腋花杜鹃 毛果杜鹃 云锦杜鹃 千里香杜鹃 大杜鹃 小叶杜鹃 紫杜鹃 花叶假杜鹃

关键词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平喘 调经 慢性支气管炎 骨髓炎 消化道出血 衄血 咯血 便血 吐血 崩漏 月经不调 肺热咳喘 疮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