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腹松鼠
释义

红腹松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多喜清晨、黄昏活动。外形与岩松鼠相近,耳端无簇毛,体色鲜艳,尾大。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中国约有15个亚种,其体型、颜色有较大差异。

中文学名:红腹松鼠

拉丁学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别称:赤腹松鼠、刁铃、大尾鼠、红胸松鼠、乌眼眶

界:动物界

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松鼠科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北至河北、甘肃,西至四川。

天敌:猫、猫头鹰和蛇等

危害作物:马尾松、杉木的树皮

形态特征

红腹松鼠一般成体体长190mm至250mm,尾大,其长等于或略大于体长。前足掌裸露,有4枚指垫,2枚掌垫;拇趾退化为皱褶状肤褶。后掌蹠部裸露,具5枚趾垫,2枚掌垫。体背为橄榄黄色;毛基为灰黑色,毛端黑黄相问或全为黑色;故而可见细小的黑黄斑点。腹毛棕灰或棕黄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浅棕色。尾毛背面与体背腹毛色泽相同,惟后部边缘为黑黄相间的毛环。两颊及吻部色淡呈灰黄色。四肢内侧为赭色。

头骨颅顶膨大,吻部狭短;颧弓平直。眶间宽阔,其宽大于鼻骨长;眶上突基部及眶缘隆起;听泡凸出,但不大。枕骨中央向后有3个突起。人字嵴明显。门齿扁而窄。第一上前臼齿呈小圆柱状,明显小于其他各齿;臼齿为低冠齿,咀嚼面有丘状突,但无中柱。

生物学特征

红腹松鼠属东南亚暖湿型树栖种类。广泛栖息于树林茂密的山区。在高大的阔叶、针叶混交林中较为常见,尤以热带雨林和沿海的丘陵、台地数量较多,危害也较突出,亦在村镇周围保护良好的树林中活动。

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坚果、浆果如榕属树籽、黄皮、山竹子、本双子、木棉籽、芭蕉等均喜食,嗜食野荔枝。常与其他松鼠类聚集觅食,互不干扰。有时也捕食昆虫、蜥蜴、雏鸟、鸟卵等。

红腹松鼠大多在清晨与黄昏活动。天气变化常改变其活动规律,雨后活动频繁。生活在山顶的个体活动较晚。竹木与阔叶乔木混交密林及藤本植物少的地方有利于活动。大多在树上活动,很少下地。动作迅速,跳跃灵活。活动有一定的路线。筑巢于树干、树洞或树枝间,距树冠顶端约0.5m。巢内垫有软枝、杂草或枯树纤维。巢径约25cm至35cm,构造粗陋。有时亦利用废弃的鸟巢,甚至在屋檐、天花板内筑巢。在冬季,体毛换为柔软丰富的冬毛,翌年4、5月间脱换夏毛。

繁殖规律

2月至9月均可进行繁殖,越冬期间则基本停止。中国南方各地在8、9月间种群数量最高。每胎产2至4仔,偶见5仔。

为害特点

红腹松鼠为害症状有环状剥皮,片状剥皮,断续剥皮,斑状剥皮等类型,其中以环状剥皮对树木的为害最严重。

治理策略

1、捕捉。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药物诱杀。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

①敌鼠钠盐0.05%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敌鼠钠盐50克,翻拌均匀。

②杀鼠迷0.04%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杀鼠迷40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