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场 |
释义 |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许嵩演唱歌曲词曲、演唱:许嵩 歌词: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我唱 朦胧的天空脚底踏着黑色 乌云渐渐加重黑与白的隔阂 时间即将熄灭路灯的昏黄 战火嚣张雨水在另一边冰凉 久违的那一轮满月 照亮我心里最放不下的故乡 飘荡着的镰刀红旗 像帘幕阻挡寒冷袭来的方向 小提琴奏起无言的忧伤 泪水坠落听不见一丝声响 一丝声响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深灰色背影迅速离开视线 只有一道残忍的轨迹轻浮我的侧脸 真到这一刻又和谁说再见 死神呼啸等待灵魂的盘旋 还能看着她那可爱纯真的笑脸 朦胧的天空脚底踏着黑色 乌云渐渐加重黑与白的隔阂 时间即将熄灭路灯的昏黄 战火嚣张雨水在另一边冰凉 久违的那一轮满月 照亮我心里最放不下的故乡 飘荡着的镰刀红旗 像帘幕阻挡寒冷袭来的方向 小提琴奏起无言的忧伤 泪水坠落听不见一丝声响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深灰色背影迅速离开视线 只有一道残忍的轨迹轻浮我的侧脸 真到这一刻又和谁说再见 死神呼啸等待灵魂的盘旋 也许真的能遇到莫斯科的雪天 还能看着她那可爱纯真的笑脸 当发现胸前的十字架是如此的遥远 我告诉自己我已经不再有明天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莫斯科那天宁静的晚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我开始背起回不去的行囊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荒蛮逼近瓦西里大教堂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脚印深深埋在空荡的红场 简介 地名:俄罗斯红场: 英语:Red Square 俄语: 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Krasnaya ploshchad 地理坐标:55°45'12.93"N 37°37'13.94"E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辟于十五世纪末,十七世纪后半期取今名。平面长方形,面积约4公顷。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红场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红场南边是莫斯科最经典象征的瓦西里大教堂;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建于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附近还有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古姆商场。 名称来源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面积9.1万平方米,位于市中心,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是世界上著名的广场之一。 红场历史在俄语中,“红色的”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红场的大规模扩建是在1812 年以后。那时,拿破仑的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莫斯科人民重建家园时,拓宽了红场。到本世纪20 年代,红场又与邻近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二为一,形成现在的规模。红场南北长695 米,东西宽130 米,总面积9 万多平方米。广场用赭红色方石块铺成,油光瓦亮。广场两边呈斜坡状,整个红场似乎有点微微隆起。在广场南面,向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上,矗立着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沙皇占领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于1555~1561 年修建的。它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教堂是由大小9座教堂巧妙结合起来的,周围8 座略小的教堂团团围住中间稍大的教堂,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体。9 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高47 米,周围是8 座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教堂用红砖砌成,白色石构件装饰,穹窿顶金光闪烁,配以鲜艳的红、黄、绿色。整座教堂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在教堂前面,有爱国志士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红场北面,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 座。这是建于19 世纪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 万件展品。红场东侧是莫斯科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建筑群,修建于20 年代初,分上下两层,营业面积近8 万平方米。 红场有不少著名的建筑物,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当你看到这座教堂,将会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 绝妙无比。伊凡雷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可怜的建筑师!)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1818年雕像落成)。1611年至1612 年,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解放了莫斯科。 教堂前是一个圆形的平台,俗称断头台,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同时也是行极刑的地方,行刑是在台下进行,在台上宣读处死令和犯人罪状。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 年1 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结构的,1930 年改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卫国战争后,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重新更新了。列宁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体表是阶梯状的3 个立方体,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陵墓体积为5800 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 立方米。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 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每当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开放时间为周三、四上午10-11点。周六1-2点。距列宁墓不远,有列宁博物馆,里面珍藏有列宁的遗物和列宁的传记等。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墙之间,是前苏联其他领导人的墓地。 列宁墓的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1962年10月31日,却移出列宁墓。葬在列宁墓的后面。 沿着克里姆林宫墙往前走,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及其他前苏联名人的骨灰。 红场的东侧是国立百货商场。建成于1893年,由波梅兰兹夫设计,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红场的北面是历史博物馆,红砖白顶,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73年 。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在红场的北面,立起了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 景点介绍红场的知名度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 9.1 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 1/5 。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辟于十五世纪末,十七世纪后半期取今名。平面长方形,面积约4公顷。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红场南边是莫斯科最经典象征的瓦西里大教堂;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建于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附近还有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古姆商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红场,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历史政治事件有关。这座宫殿14世纪到17世纪由许多出色的俄罗斯和外国建筑师设计修建,是王子的住所和宗教中心。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最华丽的建筑之一。 克里姆林宫是俄国历代帝王的宫殿,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心,与红场毗连,它们一起构成了莫斯科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是来莫斯科的游客必去之处。红场正中是克里姆林宫东墙,宫墙左右两边对称耸立着斯巴斯基塔楼和尼古拉塔楼,双塔凌空,异常壮观。步入红场等于步入了俄罗斯精神家园的大门,红场的一切同样代表了俄罗斯民族悠久的历史。红场面积很大,长695米,宽130米,总面积9.035万平方米。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虽历经修建改建,但仍然保持原样,路面还是过去的石块,已被鞋底磨得光滑而凹凸不平。 红场与克里姆林宫并非同时建造,15世纪90年代的一场大火使这里变成了"火烧场",空旷寂寥。直到17世纪中叶这个地方才有了"红场"之说,成语中意即"美丽的广场"。红场上除了以克里姆林宫为主要建筑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建筑物,如列宁墓。1924年1月27日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安置在这里,后不断修葺陵墓内部。如今的列宁墓,色调肃穆、凝重,外面镶嵌贵重的大理石、黑色、灰色的拉长石、深红色的花岗石和云斑石。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墓顶为平台,供全民节日时俄领导人检阅游行队伍和军队之用。 红场南面还有一座由大小9座塔楼组成的教堂,极富特色,被戏称为"洋葱头"式圆顶,在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中独具一格,已成为红场的标志性建筑。另外,红场北面是19世纪时用红砖建成的历史博物馆,为典型的俄罗斯风格。东面是一个超大型商场,由240家商店组成。虽然其地位已经下降,被附近更高级、更新颖的商场取代,但其设计之独特、装修之豪奢,完全可以与欧美最现代化的商场相媲美。 如今,在广场上闲庭散步时能体会伟大的俄罗斯的民族历史与往昔的辉煌。红场已成为各国游客最津津乐道的旅游胜地之一。 克里姆林宫为红场最主要建筑,是俄罗斯民族最负盛名的历史丰碑,也是全世界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它初建于12世纪中期,15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初具规模,以后逐渐扩大。16世纪中叶起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逐渐失去城堡的性质而成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筑群。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周长2000多米。20多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边,宫墙上有5座城门塔楼和箭楼,远看似一座雄伟森严的堡垒。宫殿的核心部分是宫墙之内的一系列宫殿,建筑气宇轩昂,体现出历代俄罗斯人的聪明才智。另有政府大厦和各种博物馆。最具特色的是一组有洋葱头顶的高塔,它们是在红砖墙面用白色石头装饰的,再配上各种颜色外表,如金色、绿色以及杂有黄色和红色等。它由俄著名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尼设计,不同于欧洲古代的哥特式与罗马式,而与东方清真寺风格颇为相似。克里姆林宫也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精粹,它的几幢主要建筑都是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所以,克里姆林宫建筑艺术上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获得普遍赞誉。克里姆林宫中,前苏联部长会议大厦、前苏维埃最高主席团大厦、克里姆林宫会议厅和大克里姆林宫最为重要。前苏联部长会议大厦平面为三角形,有巨大的绿色圆顶,建于高大的基座之上。克里姆林宫墙内,朝莫斯科河有3列高窗的漂亮建筑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宫,由古老的安德列夫斯基大厅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厅联结而成。宝石大厅以精美的装饰别具一格,墙边竖立着许多有华丽浮雕的螺旋柱。宫殿西侧为一列别致的房间和冬季花园,有600多个各具特色的房间。 索皮尔娜雅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中央,周围环以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建筑,中心是大伊凡钟楼,高81米,曾经是莫斯科最高建筑。钟楼旁有一沙皇钟,号称世界最大,重200吨。附近一件16世纪的奇迹是沙皇大炮,长5.35米,口径40厘米,重40吨,本用于守卫莫斯科河渡口与斯巴斯基大门的,但一直没发射过。克里姆林宫,既是最富丽堂皇的帝王住所,又是坚固的堡垒,还珍藏大量的文物。它与红场一起构成了今日莫斯科最迷人的风景线,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旅游提示1、随到随看。 2、最佳旅游时间:每年的7月到10月,因为其它时间比较冷。 3、交通指南:从哈尔滨坐火车去莫斯科,或者乘坐国际航班。 中国红场中国红场: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人民南路13号。红宫原为建于明代的海丰学宫,始建于洪武十二年(1379),坐北朝南,现保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东西庑等建筑,大成殿建筑面积240.7平方米。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18~21日在学宫大成殿召开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311名,中共中央委员彭湃同志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等同志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会议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 8项政治纲领,宣布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当时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刷成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此后,革命政权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红场旧址在红宫东侧,原为“东仓埔”,占地22000多平方米,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彭湃同志号召在此地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二个大字,为彭湃手书,两边浮塑有“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的对联,红场中央设有传声台。1927年12月1日在这里召开了5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颜昌熙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等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在此胜利会师。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在红场中心安放了彭湃烈士铜像。旧址现辟为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