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弘法寺
释义
1 广东省潮州饶平弘法寺

广东潮州饶平县新丰镇溁西乡五全村三滴水山的弘法寺,1997年至2000年建,2001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初十)举行落成暨诸佛菩萨圣像开光大典。位于大山谷之间,清泉奔流,风景秀丽,令人神往。该寺气势雄伟壮观,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约1千平方米。建前后二座,后座前面阔埕两侧各建一座二层楼。前座天王殿,门额挂着2000年春省佛协副会长释本焕所题“弘法寺”三大楷书。殿后约百米远高处所辟平地,耸立着后座大雄宝殿。殿内主奉三如来,是缅甸白玉刻制巨像,高度为潮汕罕见。释伽牟尼佛高3.2米,重10吨。阿弥陀佛、药师佛各高3米、重8吨。两位尊者各高约2米、重吨半。大雄宝殿前两侧分别是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殿、钟楼、鼓楼。

2 广东省深圳弘法寺

广东深圳弘法寺

深圳弘法寺位于深圳仙湖植物园内,地处深圳市东郊--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它背靠陡峭叠翠的山崖,前临涟漪万顷的仙湖。

弘法寺寺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下而上建有:山门殿、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览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两边及侧面分别建有客堂、祖师殿、伽蓝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方丈楼、退居楼、卧佛殿、斋堂、禅院、僧寮、客寮、云水堂等。其中的斋堂可称得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斋堂之一。雄伟的大殿、秀雅的卧佛殿、质朴的禅堂、俊巧的山门殿,斗拱飞檐,层层叠叠。水连寺,寺含山;绿树黄瓦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下。晨风里,鸟话花香梵音起;夕阳下,青山无语问禅家。

这是一座年轻的寺院,这是一座充满着希望的梵刹!沐浴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深圳弘法寺于1983年开始筹建,1985年本焕长老亲自洒净动工,1992年6月主体建筑基本完成,同时举行隆重的佛像开光暨本焕长老升座典礼,市政府正式批准为宗教场所对外开放。自筹建至今二十五年以来,弘法寺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完善和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寺院。誉为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最好体现,现代化手段管理寺院成功的典范,连接两岸三地佛教文化友谊的桥梁。是一座年轻的佛教寺院、充满希望的菩提道场,最具活力的都市丛林。

他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特区,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位于市东郊素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背靠着峦峰叠翠的梧桐山,面临碧波荡漾的仙湖水,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和广大信众的支持下,弘法80余载的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和衣钵真传印顺大和尚亲率僧团励精图治,努力践行“以道风建设为中心,慈善、文化为两翼,打造人文佛教平台”宗旨。以现代理念管理寺院,旨在教育僧才、树立形象;以文化弘法利生,旨在正信正教、净化人心;用慈善福利社会,意在慰藉心灵、回馈众生;用科学人文打造道场,意在和和为尚、爱国爱教。 如今弘法寺已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旺的禅宗寺院,建筑面积已达三万多平方米,殿、堂、寮、房、楼、阁共四十余处,规模宏伟、佛像庄严;殿堂斗拱飞檐,层叠交错有致;蓝天、白云、绿树、黄瓦相互辉映;寺内晨钟暮鼓、梵音弥绕、泉水叮咚、鸟语花香、清新和谐……,在这里你会忘却繁华都市的喧闹,心诚心静心顺,无限舒畅、流连忘返。

一九九O年八月三十一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弘法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公众开放。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为鼎盛、规模影响最最大的佛教寺庙。如今,寺院主体建筑已经完成,弘法寺现有僧众八十余人,而且多数是接受过正规佛教教育的年轻僧人。 新兴的弘法寺由于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陈地,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因此,赵朴初及中国佛协其他领导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把弘法寺辨成中国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体现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窗口,并使之成为同海外佛教界联谊的纽带。

方丈介绍

印顺大和尚,字源利,湖北襄樊人。2000年于深圳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云门佛学院禅修班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8年升座深圳弘法寺方丈,并任深圳佛教协会会长。印顺法师倡导人文佛教,带领弘法寺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佛教文化对外交流。

自从担任弘法寺监院以来,根据其恩师本焕长老的意愿,实行了多项新举措,使弘法寺各项工作都迈向了新台阶。他坚持“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的宗旨,带领弘法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多年来,弘法寺为社会兴办希望学校、建医院、修桥铺路、赈灾扶贫等捐款达5000多万元。他主编出版了《弘法寺佛教文化系列丛书》,积极倡导《神州和乐》,制定《弘法寺禅堂仪规》,参与多项慈善募捐,策划并主持了本焕长老99岁、100岁、101岁寿诞庆典,深得本焕长老和广大信众的好评。

3 黑龙江省密山弘法寺

在苍松翠柏之间掩映这一处红楼绿的建筑群,这里便是佛门净地“弘法寺”。该寺是经省政府批准,恢复70年前释义和尚所建的寺院,并定为“弘法寺”,意在弘扬佛法,为民造福。弘法寺占地二万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陈帅佛捐建的钟楼等,这些建筑是典型的民族建筑,造型优美、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飞檐斗角。

4 江西省南昌弘法禅寺

弘法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名昌益寺,寺庙鼎盛时期有良田50余亩,竹林一座,还有水塘、放生塘。寺庙建筑面积20余亩,常住僧众达100多人,由于历史的变迁,几经沧桑,历经兴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大力支持下,该寺1997年恢复重建,并迁址于小兰乡李埠村西桂花山上,并更名为弘法禅寺,弘法禅寺现已建成观音殿、地藏殿,拥有土地9亩。

弘法禅寺规划:将在原有9亩土地的基础上再扩征土地19亩,建放生塘1口,建筑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金刚塔两座、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功德堂、接引堂、九龙碑1座,方丈寮、上客堂、斋堂、禅堂、大寮以及僧寮、居士楼数栋等建筑群体。

在各级领导及十方信徒的大力支持下,将把弘法禅寺寺建设成为现代化、园林化、规范化的现代丛林。

5 河南省林州弘法寺

简介

弘法寺,原名“兴福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采桑镇棋梧村北莲花山中,莲花山中层峦叠嶂,风景如画,各支脉从谷底到顶峰似莲花开放,寺院就坐落在花蕊中,背北面南,环境幽雅。

弘法寺曾建于唐贞观七年(公元 611 年)。是历史上中原地区规模较大的道场,被李世民封为皇家寺院。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驾临河南浚县大佛开光,路过该寺,在此御赐为“兴福寺”。当时佛教盛行,此寺一度成为皇家寺院之一, 唐朝的皇帝、皇后、嫔妃都将衣物青丝送此供佛。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很大的历史地位。

弘法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是禅宗的发祥地,当年达摩祖师看到中国大乘根性成熟了,於是不怕路途遥远,从印度来到中国, 弘扬大乘佛法,达摩祖师是禅宗初祖,当年祖师来中国一根芦苇渡江,曾在此歇过一宿,脚上所带芦苇毛曾落到山上,后来长出一片芦苇。据历史记载,大德高僧道安法师曾在此居住,当时,只要能听大师讲法三次便会得道成仙。后来,从漳河来了一只金龟闻法,走到前面村庄,天色已晚,这时,看见一妙龄少女正在洗澡,窗户、屋门大开,金龟便住脚观看,等到鸡叫二遍时,方醒悟急走,结果鸡叫三遍时,赶快钻土里隐身,刚好鸡叫三遍声落,金龟钻土里一半化成石龟。其实,妙龄少女就是菩萨示现,考他的定力呢。

历史

明万历五年(公元 1577 年)重修寺院,当时大殿的 24 根柱子已换成了两丈多高,精雕细刻的蟠龙石柱,足见其当时的辉煌,当时,大德高僧菊庵长老在此居住,度化出家和在家的四众弟子。

弘法寺历代重修,寺内现存大清咸丰十年( 1850 年)重修碑记,寺院鼎盛时期,殿前碑刻林立,明代铸造铁钟钟鸣宏厚,殿内藏经 5000 余册,古佛菩萨造像大小 50 余尊,艺术精湛,巧夺天工,吸引了四方的僧侣和游人前来拜佛观光。

主持昌明法师, 14 岁在山西五台山出家,拜东丹大喇嘛和上觉下顺法师为师,随师去西藏 12 年之久,昌明法师在佛学、禅学、 经络学等方面体悟颇深,法师精通医学,针灸学,医术精湛,这些年来经法师医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法师深契佛理,于禅学颇有悟境,所到之处法缘殊胜,让聆教者受到莫大的法益。将修行落实于生活之中,启发了人们蒙昧已久迷茫的心灵。法师不仅在医学、佛学上通达,而且在书法、绘画上也有着很深的艺术成果。法师现任中国国际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哲学系研究生、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安阳市佛教协会会长、林州市棋梧弘法寺住持。

重建

寺院开放以来,住持昌明法师亲自带领四众弟子恢复和建设本寺,建起了禅堂、斋房、东西厢房、藏经楼。没修建之前,这座古老的寺院,曾是残垣断壁,房顶见天。庭院内外,野草齐腰,经过法师的精心策划,寺容寺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昌明法师在佛教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亲自会见了法师,言谈中赵朴初先生推荐法师到普陀山,可昌明法师婉言谢绝了赵朴初老先生。法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心切愿舍名山名寺而不住,毅然留下来度化这一方的四众弟子和百姓,赵朴初先生了解昌明法师舍名山名寺不去而留下来度众的悲心,于是亲笔为本寺题名“弘法寺”。将原“兴福寺”改名为“弘法寺”是希望昌明法师在此大兴佛法,广度有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