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宏村松鹤堂 |
释义 | 松鹤堂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主人汪天赐是一个虔诚的信佛之人,所以,他建房子一改坐北朝南的习惯定制,把房屋“座东朝西”而建,以表“面朝极乐,心向如来。”的心志。 松鹤堂占地面积320平米,建筑面积460平米。整幢民居由主屋(正堂)、明轩、水榭、厨房以及东院(屋后)、西院(屋前)、北园(屋右)组成。院门朝西,园门朝北。人工水系----水圳傍园流过。主人在园中挖有两个鱼池,称之为“鸳鸯池”,取“引水入室,掘水家中。”以示“聚财”和“家族兴旺发达”之义。同时用作防火洗院之用。更增添了情趣。园中种植丹桂,白花石榴,木本海棠,十大功劳,樱桃等名贵花木。后因历史原因,北园被用作兴建新房,而主屋,明轩,水榭仍保持原貌。一个几十平米的鱼池也保持原样,池水清澈,鱼儿成群。平日里,坐在水榭中吃饭,喝茶,听画眉歌唱,看鱼儿嬉戏,令人心情舒畅,宛如走入了历史深处。 由于主人信佛,崇尚“淡泊明志,清白传家”,因此,主屋装饰区别于村内其他古民居。一是室内部描金绘彩,只用清水漆,使主屋正厅显得朴实无华,大气庄重。二是木雕少有“招财进室”的内容,给人一种“超尘脱俗”之感。从挂落,莲花们到窗棂子均雕饰“回纹钩”和“卷草纹”,中心部分刻有“如意花”,表示“心花怒放。”四扇房门下部的“裙板”各刻有一个插有花朵的花瓶,寓“四季平安”。“裙板”上方的四块“腰板”均刻有麒麟,青狮,白象,麋鹿,飞鸟以及各种花木,这就是古代说的“吉祥鸟,如意花,祥瑞兽”,反映当时主人的追求平淡生活的心理。 窗户下部的”窗栏板“刻有古代水战和调兵遣将”的画面。画面中战斗场面激烈,人物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窗栏板”下部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刻了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花的两侧将荷叶,花茎刻成“卷草纹”形式,手法流畅,具有一种鲜活的动感,“芙蓉花”与四周的直角“回纹”组合显示出“刚柔并济”“动态结合”。 大厅高大,宽敞,明亮,坐在厅中可从天井上方看到蓝天白云,坐在大厅上吃饭实在是有一种“乐在农家”的特殊感觉。 古代风水上说,房间不宜过大,房间大了睡人“空虚,恐惧,耗元气”,所以,自古都提倡“大厅堂,小卧室”。松鹤堂也不例外,房间虽不大,其韵味却十足,睡在这古式房间中的古式雕花床上,有一种安全感和好奇的新鲜感。 松鹤堂现在是由一对中年夫妇经营的,堂主王维新和其妻子吴利英共同经营。客人的饭菜均是出自老板娘吴利英之手,老板王维新主要是去接送游客,给游客买折扣票,安排线路,包车事宜。两人是那种很热情纯朴的农村人。老板娘吴利英在做饭之余,还带客人游宏村,带客人挖野菜,挖竹笋,采茶… 松鹤堂历史: 1968年,由于东方红水库的兴建,王维新的父亲由水库那举家搬到宏村,花了600元买下松鹤堂。当时就一座两层古宅,一个大池塘和几块菜地。99年堂主王维新把原来的菜地改建成了一座2层楼房。 堂主简历: 王维新,1958年生人。78年在河南信阳当志愿兵,82年退伍。回家后在亲戚的介绍下在黟县茶叶精制厂上班。84年回家务农生产。85年去杭州打工。90年回家,开三轮车,4年后又和朋友合伙开中巴车;一年后,由于开车竞争激烈,就回家在家生产。99年,开始和妻子一起经营家庭旅馆――松鹤堂。 松鹤堂房间介绍: 松鹤堂的住宿分为老房和新房。新房都是带卫生间,可以洗澡,有电视和空调的。新房的房型是2人标间,3人标间,情侣间大床房。老房是有五个房间,楼上3间,楼下2间,都是百年的雕花古床房。房间内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热水,可以洗澡。 吃饭问题: 游客在松鹤堂可以就餐,都是由老板娘吴利英亲手做。游客可以点菜,可以包餐。菜价公道合理。每个时节都有不同的特色菜,例如:清炖土鸡,土鸡汤,特好喝,提前预定,炖的时间长点,味道更佳;臭桂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就一根刺,鱼肉鲜嫩;笋衣烧肉,徽菜的特色;五家皮炒鸡蛋,五家皮是一种野菜,补血的,适合女孩子吃。松鹤堂的腊肉也很好吃,用腊肉蒸笋衣,梅干菜,茄子,萝卜干等,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