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立芳 |
释义 | 洪立芳,男,浙江省萧山市人,出生于1938年6月,是一名研究员,中共党员。 工作经历洪立芳在196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分配到原北京市农科所作物研究室工作,从事耕作制度研究。1970年开始水稻引种育种工作,1978年6月起侧重于杂交稻的选育。 在1975年底提出条纹叶枯病的抗病育种,从籼粳杂交入手。1979年北京市农科所在国内率先育成高抗粳稻品种“京稻1号”、“京稻2号”,后在北京东南郊得到迅速推广,据有资料显示,继续育成的品种多数对水稻疾病有中等以上的抗性,对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他针对北方杂交粳稻品质较差的缺点,提出了改良的目标和育种策略。并在1980年筛选出优质恢复系F20,育成了优质组合秋优20。这个品种先后通过北京(1996)和天津(1990)的品种审定,1987年曾被日本同行定为杂交粳稻的对照种,恢复系F20于1989年由中国种子公司转让给日本,并在1993年成为我国在日本农林省登记注册的2个恢复系之一。 据有资料显示,参加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中花9号”,由于高产、优质、抗稻瘟病,1985年至1987年间曾成为京津唐和辽宁丹东稻区主栽品种之一,每年推广面积在百万亩左右。与北京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合作,于1987年育成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的京花101,1991年和1993年先后通过北京和国家品种审定。在北方用花培技术率先育成光温敏核不育系16A7S、陆稻恢复系陆粳3号等种质。20世纪初,加强了香粳香糯品种的选育,重点是提高其产量、抗性和整精米率。通过审定的品种有京香糯10号、京香636、香糯12。筛选出香粳恢复系Y772,配组育成了香型杂交粳稻京优15,在国内居先进地位。 水旱兼用型品种的选育。选育陆稻恢复系(不育系),与相应的水稻亲本配组选育优良的水陆稻组合,在水旱两种条件下均有增产优势。已经在节水稻作和稳定北方稻米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十五”期间育成的京优13(国审稻2005058),并已为国内一些同行的认同与借鉴。 研究成果据有资料显示,1991年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奖章。他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并能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研究课题,进行一些创新研究,在水稻抗条纹叶枯病育种、粳稻的品质改良、花培育种、节水型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育成品种25个,发表论文50余篇。 京稻一号、京稻二号水稻新品种“京稻一号、京稻二号”的选育,1984年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中花9号水稻新品种“中花9号”的选育,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作180“中作180”(负责F1—F3工作):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京花101高产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花培新品种“京花101”的选育,199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论著1、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的选育(合著)《北京农业科技》1981-4; 2、关于籼粳杂交在粳稻育种中的利用《北京农业科学》1987-4; 3、杂交粳稻新组合秋优20的选育《杂交水稻》1986-2; 4、关于杂交粳稻米粒外观品质的改良《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论文集》,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年2月; 5、花培技术在杂交稻选育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生物技术》1989-7; 6、高产水稻新品种京花101的选育研究《北京农业科学》1992年; 7、试论水陆稻杂交种的选育《21世纪水稻遗传育种展望》水稻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10月; 8、水陆稻杂交种——新型节水稻品种的选育研究《杂交粳稻理论与实践》2006年7月; 9.、《作物生长发育与人工进化原理浅释》(参加编写)1995年; 10、《植物花培育种的进展》(参加编写)1996年; 11、《大田作物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2001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