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炳文 |
释义 |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号楝园,浙江瑞安人。居浙江瑞安城关柏树巷,花信藏书楼主人,晚清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诗人。他是瑞安继高则诚之后中国剧坛上一位 有相当成就的剧作家。他一生的大部份时间都从事写作事业,将自己的一生奉奉献其中。 身世名份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号楝园,浙江瑞安人。居浙江瑞安城关柏树巷,花信藏书楼主人,晚清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诗人。他是瑞安继高则诚之后中国剧坛上一位 有相当成就的剧作家。 瑞安洪氏的远祖是唐臣洪天河,原籍安徽歙县,明万历年间迁居来此。他的曾祖洪钧,字调元,号慎余,诸生;祖父洪守彝,字叙堂,嘉庆己卯举人,曾任河南宁陵知县。洪守彝有四子,分福、禄、寿、喜四房,洪炳文的父亲洪坤是第二房。洪坤字叶臣,由廪生纳贡入太学,曾仍浙江遂安训导,也有四子,洪炳文是老二。 其子是曾被誉为瑞安“十大才子之一”的洪锦龙。 主要经历道光二十八年生在瑞安柏树巷九号洪宅。少时一度全家到永嘉场的外祖父张振夔家住下。张振夔是一位爱国诗人,成了洪炳文的启蒙师。 洪炳文14岁那年回到瑞安。他先后师从林星樵、黄漱兰。18岁入邑庠,直到25岁才成为一名禀生。功名似乎与他无缘,一生中“虽五试十荐,迄不能售”。 33岁时父母相继病故,丧眼满后一度应聘做了“诒善祠塾”的西席。直到44岁那年,才因年资而被选贡。其间曾应从侄洪锦标之邀,做过江西余江县幕府。戊戌事变后不久,他担任瑞安中学堂的历史地理教席,后又受聘至温州浙江省第十中学任教。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9月,他的好友李遂贤之父李滨出任上江水师统带,驻跸金华,应邀为李滨的幕府。宣统元年(1909)被授予浙江余姚县教谕兼训导,半年后即辞官回乡。 他一生的大部份时间都在从事写作。1918年农历五月十五 日病卒于家。终年71岁。 学术成就洪炳文博学多才,善赋诗词,曾和著名词人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以诗会友,著有《花信楼散文、骈文、诗词》、《瑞安志拾遗》、《东瓯采风》等多种书籍。 但是,洪炳文毕生主要精力是从事戏曲改良和剧本创作,为民间剧团提供演出的脚本。其创作的剧本不但数量多,题材广,更难得的是主题好,寓教于乐,充满着爱国主义热情,始终围绕着爱国爱乡,国强民富这个永恒的主旋律,表现出近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洪炳文在戏剧上的成就,从晚清以迄民国的百余年间可说是绝无仅有的。其文史根基之厚实,学识之渊博,表现力之丰富,在同时代的作家中也属罕见。他所创作的戏曲剧本,绝大多数都贯穿着以开启民智和富国强民为宗旨的爱国思想,其中已发表与刊行的剧作曾在国内引起较大的反响,甚至国外也有流传。 洪炳文还是科幻小说家,他幻想在空中有一种迅速飞行的交通工具,探索月球,既富有幻想性,又具有科学性,他撰写的科幻小说《月球游》、《电球戏》就是佐证。该书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人类携带氧气飞进月球探险,失重后的种种经历,十分风趣。他曾研究过空气动力学,撰写了《空中飞行原理》一书,该书手抄本现存放在天津市图书馆。 洪炳文的著述,据现在所知约有九十余种,内容涉及诗词文赋、经史训诂、乡土史料、农林渔牧、医药卫生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阐发等。特别是他的戏剧作品,数量多,有36部,题材广泛,表现手法新颖。 早在一百多年前,瑞安就有如此伟大的戏剧家。他始终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采用喜闻乐见的戏剧手法,通过自己手中的妙笔,撰写出一幕幕动人的故事,用以唤起民众,群策群力,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作出自己无私的贡献。因而在酷爱戏剧的广大民众中是口碑载道的 戏剧剧本代表作《悬岙猿》昆剧剧本《悬岙猿》。该戏共5出。重点描写民族英雄张煌言英勇杀敌,兵败后仍蛰居海岛坚持斗争,后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解至杭州,大义凛然,在凤凰山下从容就义。该剧连载于上海《月月小说》1906年6月号至12月号,阿英将其收入在《晚清小说丛抄·传奇小说卷》。首页有陈茗香等人题词,并注有:“此剧梨园子弟,曾多次演出”等字样。 《警黄钟》昆剧剧本《警黄钟》。该戏共10出。这是我国第一个以舞台为载体,举起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大旗,号召民众奋勇抗战的剧本。该戏描写黄封国臣民团结一致,抵抗国外敌人的侵略。以黄蜂为主角,用拟人化的表演手法,情节生动,颇有新意。初刊于上海《新小说》报,1904年8月至1905年6月号连载,上海新小说出版单行本,阿英将其收入在《晚清小说丛抄·传奇小说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王起主编的《中国戏曲选》,曾收进其中的《闺侠》一出。 《芙蓉孽》昆剧剧本《芙蓉孽》。该戏10出。是一个宣传禁烟反对吸毒的神话故事,出场人物多达30多人。现存有民国二年温州公报馆之石印本。 《秋海棠》昆剧剧本《秋海棠》。该戏以花神秋海棠为主角,揭露反动的统治者丑恶咀脸,实际上是写鉴湖女侠秋瑾烈士蒙难的真实事件。初刊于上海《小说月刊》1910年11——12期,瑞安务本印书局有石印本。 《挞秦鞭》昆剧剧本《挞秦鞭》。该戏写退伍将领华忠清外出踏青,见江中浮起卖国贼秦桧铁像,命人捞起痛而鞭之,历数其卖国罪行。该剧能唤起民众爱国的热情。现存有宣统三年温州日新印书馆之排印本。 《后南柯》昆剧剧本《后南柯》。该戏14出。该剧借鉴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之情节,寄予新意,以蚂蚁为主角,并以团结抵御外国侵略为主题,号召百姓为护卫国家领土完整而战,是《警黄钟》的姐妹篇。剧本连载于上海《小说月报》第16期,阿英将其收进《晚清小说丛抄·传奇小说卷》。 《水岩宫》昆剧剧本《水岩宫》。该戏分22出。描写瑞安妇女陈氏被倭寇所掠,正气浩然地与鬼子作针锋相对地斗争,最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故事。今存有光绪25年的手抄本。 《白桃花》昆剧剧本《白桃花》。该戏写太平天国将领白承恩为响应平阳金钱会起义,率众将前赴救援,不慎在瑞安雷桥遭伏击壮烈牺牲。刊于温州《瓯海潮》周刊1916年12月至1917年2月。 其他其中《警黄钟》、《后南柯》、《悬岙猿》等,均被阿英(钱杏村)收入《晚清文学丛钞》。 此外,洪炳文编剧的戏曲脚本还有:《三生石》12出;《留云洞》12出;《簪苓记》22出;《再来缘》12出;《黑蟾蜍》4出;《无根兰》8出;《怀沙池》6出;《孝子亭》3出;以及《鹿木居》、《晚节香》、《鹊桥会》、《女中杰》等等,其主题有的反对科举制度,有的提倡男女平等,有的提倡孝敬父母,有的反对吸食鸦片,有的反对并揭露满清王朝的腐败和无能,有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使观众受到教育和鼓舞。 成就产剧最多他的戏曲作品如果是依据剧作数量,是晚清以迄民国的百余年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在80年代以前,他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1983年出版的《文献》月刊曾有人撰文,列出他的戏剧作品为5种;就连搜辑最为完备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编著,1985),也仅收录了9种。我从80年代初开始搜集他的作品,已知共有36种。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产剧作家,如张彞宣30种;李玉33种;朱佐朝35种。即使与他们相比,洪炳文也还略胜一筹。 开寓言剧先河严格说来,中国似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寓言剧。元代康海、王九思等改编的《中山狼》,因是杂剧体制,在演出排场上远没有后来的传奇那么灵活;明代汤显祖改编的《南柯记》,因过多地掺入了禅理,反而削弱了寓言应有的涵义。洪炳文的《警黄钟》、《后南柯》二剧,选择了动物中最具团体意识的蜜蜂与蚂蚁作为主人公,其主旨是抗击外来侵略,直至赢得最后胜利。借寓言影射时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此外,在人物造型与演出排场上安排也比较妥贴,可供上演。 首创禁烟剧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一败涂地,不再拒绝鸦片进口,吸食鸦片者与日俱增,仅永嘉城区开设的烟馆就达五六十家。洪炳文痛感人民沉溺于黑色漩涡不能自拔,于1904年创作了《芙蓉孽》一剧。这是中国第一部禁烟剧,其主旨是全民禁烟,中外齐禁。为了加强宣传效果,他在剧中特地编了6首道情,借“救苦大仙”之口演唱,针对士农工商兵妇宣传戒烟。于此也可看出洪炳文心系祖国,关心民众的良苦用心。 科幻戏剧的先驱者中国戏剧不乏“神仙道化、脂粉灵怪”之类的作品,虽多幻想,却鲜有科学成分。20世纪初发明了气球,他于1906年创作的《电球游》,便是设想让气球固定在电线杆上用电力驱动,使之成为一种方便的交通工具。本剧便写他与仆二人共乘电球到金华访问友人。在本剧的《例言》中还附有制造电球的初步设计。此前,他还写过一部《月球游》,科幻的成分可能更浓, 他曾在一篇论文中说:“向曾撰《月球游》乐府,曾以飞机上升入月球为说,谓世界将来必产一种能出入氧气之物,人类不需此气而能生存,如水陆两栖物类。又能制贮氧气之气球,为在飞行时机中人呼吸之辅助。此为理想小说,系未来预拟之事,诚航空极工开新之绝学。此时尚未企及,先事言之,人多不信,莽莽前途,愿以俟之来者。” 50年后,洪炳文“先事言之”的预言真的应验了,1968 年,人类终于登上月球。 洪炳文不但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剧作家,他的“四个第一”,更铸就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中的光辉形象。 爱国情怀洪炳文从事戏曲剧本的创作,始于甲午战争之后,他眼见清廷腐败,列强侵侮,国土沦亡,民生凋敝,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拍案而起,用笔大声疾呼。《警黄钟》、《后南柯》、《芙蓉孽》、《鞑秦鞭》、《悬岙猿》、《秋海棠》诸篇,不愧是晚清文学中的沉钟与炸雷。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唤醒民众,让他们从落后与愚昧中解脱出来。他说: “下流社会欲开其知识以祛妖妄,固团体以安君国,非经史古文所能为力,莫如改良曲本,使庸耳俗目注意及此。”为了这一目的,他才年复年年地开垦着这块荒芜的土地。他的剧作绝大多数都充满着爱国精神,如《警黄钟》、《后南柯》,是以动物中最具团结精神的蜜蜂和蚂蚁来比喻现实社会,并以打败列强取得胜利的结局来鼓舞民族团结的信心; 《秋海棠》以花神暗喻秋瑾,对她为革命捐驱的崇高气节表示了深深的敬佩; 《水岩宫》写瑞安民女陈氏遭倭寇掳掠而宁死不屈,在主题意义上已远远超出一般的礼教名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鞑秦鞭》写秦桧铁像浮出水面,退伍宿将华忠清遇而鞭之,痛斥其卖国求荣的卑劣的行为,写得酣畅淋漓; 《黑蟾蜍》写刘永福死守台南,浴血奋战,给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是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 《悬岙猿》写明末张煌言兵败隐居舟山海岛,因遭叛徒出卖被俘,诱降不成,最后在杭州凤凰山从容就义,写得沉郁苍凉……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那些心怀故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凭借这些人物来寄托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