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横泾桥村
释义

村情概述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惠民街道横泾桥社区

原横泾桥村,经2009年7月嘉善县区域调整后,撤村建居,现为横泾桥社区

横泾桥社区位于惠民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驻地张汇集镇西南,东距镇政府1.3 千米,西距县城约4千米,村中因有横泾桥而得名。村西临堰桥港,南靠白水塘,北倚嘉善华亭塘,村东侧南部以窑港河为界、中部与张汇村接壤、北部以新桥港为界。村域位于北纬30’’50’,海拔2.3米,村域面积3.06平方千米,辖孙家浜等 21个自然村,477户,1629 人。居委会驻地孙家浜。

善通公路横贯全社区,与县城及善江公路衔接。社区内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现已形成惠诚路、惠立路、开发区路、骏宇路及向南延伸段和善通公路、横泾路、惠信路及托普延伸段的四纵四横道路,并通达各自然村和各户。

全村共有耕地3600亩。其中水田3000亩,旱地600亩。农业以粮食生产种植水稻为主,1991年后耕地逐渐被征, 并在村内首开惠民工业开发区,现全村还有耕地1200亩,集中在村的东南部位。

社区北部在原来的惠民工业开发区为基地,镇政府按照沿路开发的步骤,形成了东延张汇、惠通的较大规模的惠民工业基地,现在本社区内工业园区进驻的企业达100余家。

自然村落

孙家浜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1.3千米处,居委会驻地,聚居以孙家浜东西两侧,25户、103人。浜边原有孙姓人家居住,故浜以住户姓氏得名。清光绪《嘉善县志》图示中有西孙家浜标示。

白漾里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3千米处,聚落呈带状分布,42户、 149人。村坐落在白漾畔,故名白漾里。

马家横泾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处,聚落呈东西向长方形分布,15户、48 人。村坐落在横泾港畔,且世居马姓,故名马家横泾。

曹家埭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24 户、82人。因埭上世居曹姓,故名曹家埭。

新桥头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6千米处,聚落呈南北向长条状分布。原有18 户、66人。因村坐落在新桥东西两侧,故名新桥头。2002年因薛家浜、仇家浜、横泾桥西等村落拆迁,原该处住户搬迁至新桥西侧。2006年和2007年烧香浜部分住户和横泾桥住户拆迁,又搬迁至天打屋,原天打屋地块与新桥头已经连成一片,现在的新桥头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居民小区,目前小区共有86户、258人。

横泾桥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5千米处,村坐落于横泾桥两侧,以桥得名。原有住户29 户、105 人。2008年止,新建开发区路西侧农户搬迁至新桥头小区,此村落只剩路东3户、17人。

天石楼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9千米处,相传以前此地曾建有楼房一座,名“天上楼”,因上与石音相似,遂叫天石楼,故村以楼名。现部份住户已搬迁至新桥小区,还有10户、33人。

唐家浜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聚落呈匚形分布。14 户、

60人。浜畔世居唐姓,名唐家浜,村以浜名。

弄吕桥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7千米处,聚落呈条形分布。17户、 64人。村中原有吕姓,宅旁有弄,弄里有桥,故名弄吕桥,村以桥名。

薛家浜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6千米处,聚落在薛家浜底两侧。村以浜名。原住户5 户、19人。2004年征用后搬迁至新桥头小区后,此村落遂撤消。

赵家窑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1.6千米处,聚落呈南北条形沿河两侧分布。河西俗称西赵家窑,为魏塘镇李家村治内(现已经全部拆迁)。河东俗称东赵家窑,为本村村落。26 户、91人。村中原有赵姓窑户居住,故名赵家窑。

沈家小木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9千米,聚落呈长方形分布,7户、32人,早年村里沈姓人家在河上建一座小木桥,名沈家小木桥。村以桥得名。

项家浜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1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25 户、103人。沿浜世居项姓,名项家浜,村以浜名。一般还以项家小圩为名。

朱家宅基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3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20户、73人。村中世居朱姓,故名朱家宅基。

长生桥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6千米处,聚落呈曲尺型分布。17 户、63人。村坐落于长生桥旁,以桥得名。

千金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65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沿河两侧而居。53 户、177人。早年村中朱姓人家,把窄小港开阔,称千金港,村以港得名。

井亭桥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4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早年有朱姓人家在千金港建桥,桥旁筑亭挖井。故桥名井亭桥,村以桥名。

烧香浜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7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57 户、195人。村中河浜形似香炉,中间向北延伸似炉中之香,故名烧香浜,村以浜得名。

堰桥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4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早年钟姓人家在堰边建桥名堰桥,村以桥得名。

冯家门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2千米处,聚落呈曲尺形分布。40 户、121人。村中世居冯姓,故名冯家门。

北朱 位于原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村中世居朱姓,村落在千金港朱姓之北,故称北朱,以示区别。

历史沿革

横泾桥村在明朝时属嘉兴县,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划嘉兴县东北部建嘉善县后,本村属奉贤乡四南区和四中区,清循明制。民国初属张汇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惠民张汇镇公所,本村属第二区。1946年撤区并乡设张惠乡公所,本村属张惠乡公所所属第七保和第八保。

1949年5月嘉善解放,6月建张惠乡人民政府,属枫泾区。1950年分设张汇乡和惠民乡,属魏塘区,本村属张汇乡。解放初为南北新桥村,1950年建南新桥村、北新桥村,后又合并为新桥村。合作化运动中,由互助组的基础上,1953年先后发展为小圩、南新以及新民、信义和公义5个农业小社,1956年小社合并为南新和利民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合并为农新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10月成立惠民人民公社后,属第三大队(营)。1959年4月为张汇管理区农新生产队,队部设置在新桥头。1961年4月为农新生产大队,大队部暂设在粮食局建设在新桥东南的粮仓中(俗称大礼堂),1967年在大礼堂南面西侧新建两间办公室。1981年11月农新大队析为横泾桥、井亭桥2个大队,井亭桥村设置在长生桥北侧,建造办公楼5 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84年改大队为村,1996年横泾桥村在孙家浜浜底南侧新建办公楼三间,竣工后搬迁至新楼办公。2000年3月,井亭桥村与横泾桥村合并,村名沿续横泾桥村。合并后村部在横泾桥村办公楼办公,2001年善通公路建成后,在善通公路北侧建成新办公楼,建筑面积计600平方米,呈凹型格局

教育状况

我村的教育事业的兴办最早可追溯到解放以前,约1936年时,由项云富在项家小圩家中创立私塾一所,并亲自执教。当时入学学生约 20 人,办学时间长达15年。解放后,由于学生增加,学校搬迁到天打屋,私塾改为公办小学。当时不但有南村、北村的孩子入学,还有毗邻的王埭村和大云乡东云村、罗星乡李家村的孩子,学生达6、70人,任教老师两人,先是项尚涛和陆美英(女),后是丁振明和李玉英(女,代课),1952年因房屋破旧不堪倒坍而迁移,并分南、北两所学校。

1952年起南村小学迁至井亭桥庙宇大殿办学,时招收一至四年级学生,学生约有40人。任课老师先有倪老师(女),朱佩英(女,代课),后有张汉根。生源大多是南村学龄儿童,也有毗邻的李家村石家浜和陶家的儿童。

1952年北新桥小学借用横泾桥东面陆金木家开办,生源主要是北新桥村的学生,也有毗邻的李家村张家桥、西赵家窑的学生。学生共有40多人。1959年搬迁至横泾桥北侧借用孙金龙家开办。1965年新桥头建造新校舍两间大教室后,学校才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校舍。任课老师先后是陆慧英(女)、周一山、季玉成、陈宝奎、姚志维(女)和梁友明(女)等。

1969年考虑到当时学龄儿童大幅增加,原有的校舍教室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就学状况,就在天打屋开始建造新小学,先后建造二埭,各10 间,建筑面积共 562平方米,开办一至五年级(小学5年制),原来井亭和新桥头上学的学生合并为农新小学,老师除张汉根、孙龙根外,还先后招收代课教师李志强、叶会庆、郁引珍、徐海英等人,共有学生281名,其中1976年还开办了乡村初中班一期。

1981年11月农新大队分为井亭桥、横泾桥两个大队后,横泾桥小学搬迁至白漾里生产队的公房改造成教室使用,教师孙龙根。井亭桥小学仍在天打屋,教师张汉根。后来由于生源不足,鉴于去惠民集镇的道路状况改善,所以两学校于九十年代后期先后并入惠民中心小学,村级小学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

1967年考虑当时有一部份学生需要领弟妹等原因,不能全天来校上课的特殊状况,开办半天制教育的耕读小学,校舍安排在新桥头生产队的公房草棚内上课,共有学生约20名,开设一至二年级的课,任课老师陈海根。后至1969年天打屋新校舍落成后,并入农新小学,耕读小学的出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解放初的五十年代初,开展扫盲工作。各自然村落利用冬闲晚上开办扫盲班,由当时的扫盲工作队员任教,扫盲课本结合农谚和顺口溜,通俗易懂,深受当时妇女们的欢迎。课文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是当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的憧憬,不想在若干年以后,美好的愿望都变成了现实,当年参加扫盲班学习的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扫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村大部份文盲社员基本上达到脱盲的指标。

1965年新桥头新校舍落成后,冬季开办农民夜校,夜校分初级读本、中级读本和高级读本三种,全村夜校入学农民达到 40多人,次年由于文革开始后夜校停办。

由于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大,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村民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加上学生对学习的勤奋和努力,截止到现在,全村共有76 人上了中专、56人上了大专、大学,已经有37 人毕业并已经参加工作。优秀人才有王利强,高中毕业高分考取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现在上海城市设计院工作。许夏良高中毕业后高分考取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后现在上海建工集团海外部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