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横批 |
释义 | héngpī 横批 1.即横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马三立 张庆森 《开粥厂》:“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参见“ 横披 ”。 2.指同对联相配的横幅。 周立波 《懒蛋牌子》:“门楣上贴着新的红纸的横批,上书‘天作之合’,两边的对联是:‘庄稼传家久,翻身继世长。’”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样式。其画心竖短横长,左右两头有尺寸相等的木楣一对,即两“耳”。 3.区别于眉批的一种对图书正文、作文作品批注、批改的形式,包括读书心得、批语、订误、校闻、音注等。由于汉语书写形式的改革,原来的直书改为横书,这类批注、批改的文字一般就写在横书的旁侧,称为旁批,又称作横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