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亨氏牛羚 |
释义 | 亨氏牛羚又称为“四眼狷羚”,这是因它们那大型的眶下腺。亨氏牛羚肩高100-125厘米及体重80-118公斤。它们的毛皮是沙褐色的,雄性的毛皮较雌性的为灰,而腹部较浅色及在鼻粱上有白带。颈背有一层非常厚的皮,当耳朵收起时形成一隆起部份。角呈竖琴形及明显是环状角。亨氏牛羚是极危的动物,野生数目约为500-1200头。于1970年代,数量约为14000头,但到了1980年代就只有7000头。亨氏牛羚数目的下降相信是因家牛的竞争及干旱令疫病漫延。 中文学名:亨氏牛羚 拉丁学名:Damaliscus hunter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有胎盘亚纲) Euther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亚目:反刍亚目 Ruminantia 科:牛科 Bovidae 亚科:狷羚亚科 Alcelaphinae 简介亨氏牛羚是生活在肯尼亚及索马里边界干燥草原的狷羚。 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域 Eukarya 转角牛羚属 Damaliscus 亨氏牛羚 D.hunteri 生活习性亨氏牛羚可以在干燥的草原上找到。它们是于暮晨出没的动物,早上及晚上会牧草。群族包含2-40头雌羚,并由一头雄羚所带领;而5头雄羚亦会组成单身的群族。整个群族多不会有迁徙,因雄性多是有领地的。当激烈争斗时,雄羚会以膝部蹲下,但当摔角时则会以四肢站立。 濒临灭绝的极危物种亨氏牛羚(学名:Beatragus hunteri),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亨氏牛羚仅在索马里南部和肯尼亚东北部地区生存,并且分布范围在迅速缩小。在察沃国家公园目前新引进了一小群亨氏牛羚。 在20世纪末,亨氏牛羚的数量急剧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的10,000只降到1995年仅有300只。仅存的亨氏牛羚现被认为处于即将灭绝的危险境地。许多因素导致了亨氏牛羚的数量大幅下降,例如与牛争夺资源、严重的干旱、疾病和盗猎都对亨氏牛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1994年亨氏牛羚管理委员会(HNC)成立。2004年,委员会创立了亨氏牛羚战略管理计划,其中描绘了未来五年对亨氏牛羚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减少接触家畜疾病、加强监管、促进对这一独特物种的生态旅游,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使美丽的羚羊摆脱灭绝的命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