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鸢 |
释义 | 黑鸢(学名:Milvus migrans)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54-69cm。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均具黑褐色羽干纹,尾较长,呈叉状,具宽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相间排列的横斑;飞翔时翼下左右各有一块大的白斑。 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主要以小鸟、鼠类、蛇、蛙、鱼、野兔、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主要通过敏锐的视觉,通常通过在空中盘旋来观察和觅找食物。 中文学名:黑鸢 拉丁学名:Milvus migrans 别称:鸢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齿鹰亚科 属:鹰属 亚种:6种 命名时间:Boddaert, 1783 英文名称:Black Kite 英文名称:Yellow-billed Kite 外形特征黑鸢前额基部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头顶至后颈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微具紫色光泽和不甚明显的暗色细横纹和淡色端缘,尾棕褐色,呈浅叉状,其上具有宽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横带呈相间排列,尾端具淡棕白色羽缘;翅上中覆羽和小覆羽淡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初级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翼下一大型白色斑;飞翔时极为醒目。次级飞羽暗褐色,具不甚明显的暗色横斑;下体颏、颊和喉灰白色,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腹及两胁暗棕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下腹至肛部羽毛稍浅淡,呈棕黄色,几无羽干纹,或羽干纹较细,尾下覆羽灰褐色,翅上覆羽棕褐色。 幼鸟全身大都栗褐色,头、颈大多具棕白色羽干纹;胸、腹具有宽阔的棕白色纵纹,翅上覆羽具白色端斑,尾上横斑不明显,其余似成鸟。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黄绿色;脚和趾黄色或黄绿色,爪黑色。 体重♂1015-1150g,♀900-1160g;体长♂540-660mm,♀585-690mm;嘴峰♂25-40mm,♀27-38mm;翅♂435-550mm,♀440-530mm;尾♂270-362mm,♀285-358mm;跗蹠♂52-75mm,♀50-72mm。 (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一直到澳大利亚。 栖息环境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屯、田野、港湾、湖泊上空活动,偶尔也出现在2000m以上的高山森林和林缘地带。 生活习性白天活动,常单独在高空飞翔,秋季有时亦呈2-3只的小群。飞行快而有力,能很熟练地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升入高空长时间地盘旋翱翔,两翅平伸不动,尾亦散开,像舵一样不断摆动和变换形状以调节前进方向,两翅亦不时抖动。通常呈圈状盘旋翱翔,边飞边鸣,鸣声尖锐,似吹哨一样,很远即能听到。 主要以小鸟、鼠类、蛇、蛙、鱼、野兔、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觅食主要通过敏锐的视觉,通常通过在空中盘旋来观察和觅找食物,当发现地面猎物时,即迅速俯冲直下,扑向猎物,用利爪抓劫而去,飞至树上或岩石上啄食。 筑巢信息虽然大部分鸟类是用这些装饰物来吸引异性的,但黑鸢的装饰物却表明了另一种信息:别来烦我。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造的物品能够警告鸟类的敌手,告诉它们如果你胆敢侵犯主人的地盘,我的主人将非常乐意与你过过招。 鸟类学家们很早之前就对鸟类的这种行为感到惊奇不已了,一些种类的鸟儿会将小树枝、贝壳和浆果等衔到自己的窝里或其他建筑物里,用以吸引配偶。 比如说,黑鵖中有一种分布于北非和西班牙的小型鸣禽,雄鸟会通过它们放在鸟巢里石子的体积和数量来展示自己的强壮程度。而雄性园丁鸟巢里的小树枝越多,则表明它越有能力阻止其他雄鸟从自己眼皮子底下偷走这些装饰品。 但有些鸟往家里划拉破烂的原因却没有那么明显。一种生活在欧洲、亚洲、澳洲和非洲的中型食肉鸟类——黑鸢就是个例子。雄性黑鸢也会用一些杂物装饰自己的巢,但却不是用来吸引雌鸟,因为这种鸟是两口子共同筑巢的。 西班牙多那那生物站的生态学家Fabrizio Sergio想知道是不是这种鸟把它们的装饰物当做别的什么信号了。为了验证他的假说,Sergio和他的同事花了好几年时间,在西班牙西南部的湿地里跟踪黑鸢。 研究人员给127个鸟巢里的装饰物进行了分类和计数,并对鸟巢主人和它们子代的存活情况进行了监测,这样可以判断出这些鸟巢的主人是否在鸟群里适应得最好。他们还沿着路边寻找所能找到的垃圾种类,并与鸟儿们捡到窝里去的那些作了对比。 在一项实验中,Sergio的研究小组使用绿色或白色两种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透明塑料片,来确定黑鸢更青睐哪一种。而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一些鸟巢里放了更多的装饰物,来观察其他鸟的行为受到了什么影响。 事实证明,黑鸢对装饰物的种类确实比较挑剔。即使近处有绿色的透明塑料片,但只要它们发现了白色的,哪怕再远也要飞过去捡。 在鸟群中适应能力更强的个体,也就是生活得更好、生育了最多后代的个体,会将巢筑在离可以找到垃圾的湿地更近的地方,同时它们的窝里也倾向于拥有更多的装饰物。那些领地很少的黑鸢家里几乎没什么摆设,很老和很年轻的鸟儿家里也“一贫如洗”。 就这样,研究人员将鸟巢装饰物和其主人的适应能力联系了起来。潜在的入侵者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些喜欢偷别人食物或者强抢民宅的鸟几乎从来不去碰那些装饰得最好的鸟巢,而其貌不扬的鸟巢在一个小时能遭受到高达6次的袭击。Sergio和他的同事将这些结果在线发表在1月20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Timothy Wright认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动物装饰自己巢穴的目的不仅限于求偶。“这项研究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类信号可在领地防御中发挥作用。”他说,“我认为今后很少再会有鸟类学家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鸟巢了。” Sergio认为人们也不该这样做。他说:“我们确实相信,有成百上千个物种不仅用它们的巢穴来哺育和保护后代,巢穴本身也蕴涵着建筑者的一些信息。” 生长繁殖繁殖期4-7月。营巢于高大树上,距地高10m以上,也营巢于悬岩峭壁上。巢呈浅盘状,主要由干树枝构成,结构较为松散,内垫以枯草、纸屑、破布、羽毛等柔软物。雌雄亲鸟共同营巢,通常雄鸟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巢的大小为40-100cm,有时直径达1m以上。每窝产卵2-3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大小为53-68mm×41-48mm,重约52g,钝椭圆形,污白色、微缀血红色点斑。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42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可飞翔。 亚种分化(6种) 1、M. m. Migrans, 分布欧洲北部到芬兰和俄罗斯北部,亚洲东部到乌拉尔,巴鲁克斯坦,伊朗,中东、地中海国家(除埃及外),非洲西北部。 2、M. m. aegyptius, 分布埃及,红海海岸,阿拉伯半岛,索马里,肯尼亚(海岸)。 3、M. m. parasitus, 分布于非洲,撒哈拉南部到开普敦,卡莫罗斯和马达加斯加。 4、M.m. affinis, 分布于龙目岛,松巴,帝汶岛,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纬20°以北部)。 5、M. m. lineatus, 分布于西伯利亚西部,东部到日本、中国东南部及台湾和海南。 6、M. m. govinda, 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印南部直到马来亚。 分布中国的有:普通亚种M.m. lineatus, 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及中国东南部;云南亚种M. m govinda, 主要分布在云南。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图片:(概述图—图4、图7、图8)、图5、图6、分布图}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