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兀鹫
释义

黑兀鹫(学名:Sarcogyps calvus)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属大型猛禽。该物种体长达85厘米,可重达3.7-5.4公斤,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及印度北部和中国的云南等地。栖息于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的林缘开阔地,开阔的乡间原野、耕地及半沙漠地区。多见于乡间的大树上,嗜食腐肉。

中文学名:黑兀鹫

拉丁学名:Sarcogyps calvus

别称:印度黑兀鹫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属:兀鹫属

命名时间:Scopoli, 1786

英文名称:Red-headed Vulture

英文名称:Indian Black Vulture

英文名称:Pondicherry Vulture

外形特征

黑兀鹫是大型猛禽,体长80—83厘米,翼展200厘米,体重3700—5400克。身体各部分的颜色与秃鹫有很大差异,虹膜为黄色或红褐色,嘴嘴粗大而强壮,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蜡膜为橘红色,鼻孔呈椭圆形。腿后边裸露的皮肤为暗橙红色,脚为暗红色或肉色体形比较粗壮,头部和颈部裸露无羽,露出橘红色的皮肤,颈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从头后面的耳部下方悬垂下来的巨大肉垂,颜色也是橘红色。耳部有一圈黑色的刚毛,颊部、眼先和头顶的两边也有少许黑色的刚毛。颈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为白色,其余羽毛均为黑褐色,上体还具有金属的光泽。飞翔的时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前胸和后胁的白斑和通体的一片黑色形成鲜明对照,反差极为强烈,即使在高空飞翔的时候也清晰可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中国仅见于云南的景东,腾冲,景洪,勐海,勐腊,盈江,泸水,福贡等地,为留鸟或冬候鸟,但较为罕见。

栖息环境

黑兀鹫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农田耕地和小块丛林地带,有时也进到茂密的森林地区。性情大胆而好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地面上取食的时候便聚集成小群。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有时也捕食鸟类和小型兽类。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12月至翌年1月,有时也在2—3月。通常营巢于村庄附近的果园和农田等开阔地区的树上,偶尔也在森林地区、稀疏灌丛地区或丛林中的树上营巢。巢呈盘状,用粗细枝条构成,里面垫有细的枝条、绿叶、青草以及兽毛和碎屑等。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通常雄鸟寻觅巢材,雌鸟筑巢,每窝产卵1枚,白色,被有红色的斑点。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45天。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

(图片:概述图—图5、分布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