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连环计
释义
1 三十六计之一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三十六计首字母索引: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胜战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敌战计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攻战计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混战计

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并战计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

概念

三十六计之一。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

英语翻译:coordinating one stratagem with another

注释

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解析

按语举庞统和毕再遇两个战例,说明连环计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而关键在于使敌“自累”,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这“使其自累”几个字。两个以上的计策连用称连环计,而有时并不见得要看用计的数量,而要重视用计的质量,“使敌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战略上让敌人背上包袱,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让敌人战线拉长,兵力分散,为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连环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辅助)之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意思说明,用计重在有效果,一计不成,又出多计,在情况变化时,要相应再出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胜防。

用计战例

一、三国王允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央视版电视剧是在第六集 连环计。内容为: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于董卓完婚。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在三国演义第九回中,吕布杀掉了董卓。

二、战国张仪

战国时,楚怀王为“从约长”,联合齐国等共同抵御秦国。秦惠文王十分担心,秦相国张仪献计说:“我愿出使楚国,去说服楚怀王,以离间他与齐国等诸侯国的关系,让他们的“合纵计”瓦解。”。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议,张仪于是辞去相国位,前往楚国。他得知楚王有个宠臣叫靳(音:斤)尚,在王左右,言无不听,就用重金贿赂了靳尚,靳尚在楚王面前极力推崇了张仪,楚王也知道张仪很有才干,便召见了张。张仪说:“当今天下,只有秦、齐、楚三国最为强势,如果秦跟齐国结盟,则齐强楚弱;如果秦跟楚国结盟,则楚强齐弱。然而,秦王只愿意同楚国联盟,我这次特意为二国通好而来,秦王答应把以前商鞅夺取楚国之商於六百里地归还给楚国。”,楚怀王听后大喜,不顾客卿陈轸的劝谏,决定与齐国断交,而同秦国结好,并派亲信逢侯丑同张仪去秦国受地。

二人快到秦国都城时,张仪假借酒醉,故意从马车上摔下,以腿伤为由,在家闭门养伤,让逢侯丑一个人留在馆舍,逢侯丑见秦王不到,见张仪也不得,由此三个月过去,还地之事毫无下落。逢将情况写信报告给楚王,楚王以为是还没跟齐国完全断交的原因,于是,派人去齐境辱骂齐闵王,闵王一怒之下,干脆入秦结好,共同攻打楚国。张仪见齐国的使者来到,知道离间楚、齐的计谋完成,便出来召见逢侯丑,逢又问起受地的事,张仪故作惊诧地说:“怎么?没有这回事嘛,我只答应把我的六里封地给楚国的,商於六百里地,是经过千征百战得来的,秦王是不会轻意还给楚国的。”。逢侯丑这才明白中了张仪的“连环计”:不仅没有得到商於之地,反而无辜与齐国结怨。

三、三国庞统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探源

却说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贫好学,与人佣工,尝借人书来看,看过一遍,更不遗忘;口才辨给,少有胆气。孙权召为参谋,与黄盖最相善。盖知其能言有胆,故欲使献诈降书。泽欣然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黄盖滚下床来,拜而谢之。泽曰:“事不可缓,即可便行。”盖曰:“书已修下了。”泽领了书,只就当夜扮作渔翁,驾小舟,望北岸而行。

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候,早到曹军水寨。巡江军士拿住,连夜报知曹操。操曰:“莫非是奸细么?”军士曰:“只一渔翁,自称是东吴参谋阚泽,有机密事来见。”操便教引将入来。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问曰:“汝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泽曰:“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汝又错寻思了也!”操曰:“吾与东吴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问?”泽曰:“黄公覆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于众将之前,无端毒打,不胜忿恨。因欲投降丞相,为报仇之计,特谋之于我。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操曰:“书在何处?”阚泽取书呈上。

操拆书,就灯下观看。书略曰:“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曰:“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斩之。左右将阚泽簇下。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牵回,叱曰:“吾已识破奸计,汝何故哂笑?”泽曰:“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操曰:“何不识人?”泽曰:“杀便杀,何必多问!”操曰:“吾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汝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我!”泽曰:“你且说书中那件事是奸计?”操曰:“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你今有何理说?”阚泽听罢,大笑曰:“亏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汝手!”操曰:“何谓我无学?”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操闻言,改容下席而谢曰:“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泽曰:“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操大喜曰:“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泽曰:“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操取酒待之。

少顷,有人入帐,于操耳边私语。操曰:“将书来看。”其人以密书呈上。操观之,颜色颇喜。阚泽暗思:“此必蔡中、蔡和来报黄盖受刑消息,操故喜我投降之事为真实也。”操曰:“烦先生再回江东,与黄公覆约定,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兵接应。”泽曰:“某已离江东,不可复还。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操曰:“若他人去,事恐泄漏。”泽再三推辞;良久,乃曰:“若去则不敢久停,便当行矣。”操赐以金帛,泽不受。辞别出营,再驾扁舟,重回江东,来见黄盖,细说前事。盖曰:“非公能辩,则盖徒受苦矣。”泽曰;“吾今去甘宁寨中,探蔡中、蔡和消息。”盖曰:“甚善。”泽至宁寨,宁接入,泽曰:“将军昨为救黄公覆,被周公瑾所辱,吾甚不平。”宁笑而不答。正话间,蔡和、蔡中至。泽以目送甘宁,宁会意,乃曰:“周公瑾只自恃其能,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被辱,羞见江左诸人!”说罢,咬牙切齿,拍案大叫。泽乃虚与宁耳边低语。宁低头不言,长叹数声。蔡和、蔡中见宁、泽皆有反意,以言挑之曰:“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泽曰:“吾等腹中之苦,汝岂知耶!”蔡和曰:“莫非欲背吴投曹耶?”阚泽失色,甘宁拔剑而起曰:“吾事已为窥破,不可不杀之以灭口!”蔡和、蔡中慌曰:“二公勿忧。吾亦当以心腹之事相告。”宁曰:“可速言之!”蔡和曰:“吾二人乃曹公使来诈降者。二公若有归顺之心,吾当引进。”宁曰:“汝言果真?”二人齐声曰;“安敢相欺!”宁佯喜曰;“若如此,是天赐其便也!”二蔡曰:“黄公覆与将军被辱之事,吾已报知丞相矣。”泽曰:“吾已为黄公覆献书丞相,今特来见兴霸,相约同降耳。”宁曰:“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于是四人共饮,同论心事。二蔡即时写书,密报曹操,说“甘宁与某同为内应。”阚泽另自修书,遣人密报曹操,书中具言:黄盖欲来,未得其便;但看船头插青牙旗而来者,即是也。

却说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曰:“江左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阚泽来纳降:俱未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实信?”蒋干进曰:“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操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干驾小舟,径到江南水寨边,便使人传报。周瑜听得干又到,大喜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遂嘱付鲁肃:“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

干见不来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乃入寨见周瑜。瑜作色曰:“子翼何故欺吾太甚?”蒋干笑曰:“吾想与你乃旧日弟兄,特来吐心腹事,何言相欺也?”瑜曰:“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前番吾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吾私书,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吾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吾不看旧日之情,一刀两段!本待送你过去,争奈吾一二日间,便要破曹贼;待留你在军中,又必有泄漏。”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吾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蒋干再欲开言,周瑜已入帐后去了。

左右取马与蒋干乘坐,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拨两个军人伏侍。干在庵内,心中忧闷,寝食不安。是夜星露满天,独步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寻去,见山岩畔有草屋数椽,内射灯光。干往窥之,只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干思:“此必异人也。”叩户请见。其人开门出迎,仪表非俗。干问姓名,答曰:“姓庞,名统,字士元。”干曰:“莫非凤雏先生否?”统曰:“然也。”干喜曰:“久闻大名,今何僻居此地?”答曰:“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吾故隐居于此。公乃何人?”干曰:“吾蒋干也。”统乃邀入草庵,共坐谈心。干曰:“以公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干当引进。”统曰:“吾亦欲离江东久矣。公既有引进之心,即今便当一行。如迟则周瑜闻之,必将见害。”于是与干连夜下山,至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江北。

既至操寨,干先入见,备述前事。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操即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诸军闻之,俱各喜悦。后人有诗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相关故事

综述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的本领。而双方指挥员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只用一计,往往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作用就会大得多。

毕再遇连环计

宋代将领毕再遇就曾经运用连环计,打过漂亮的仗。他分析金人强悍,骑兵尤其勇猛,如果对面交战往往造成重大伤亡。所以他用兵主张抓住敌人的重大弱点,设法钳制敌人,寻找良好的战机。

一次又与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队不得与敌正面交锋,可采取游击流动战术。敌人前进,他就令队伍后撤,等敌人刚刚安顿下来,他又下令出击,等金兵全力反击时,他又率队伍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退退进进,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惫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着,想摆又摆不脱。

到夜晚,金军人困马乏,正准备回营休息。毕再遇准备了许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阵地上。然后,又突然袭击金军。金军无奈,只得尽力反击。那毕再遇的部队与金军战不几时,又全部败退。金军气愤至极,乘胜追赶。谁知,金军战马一天来,东跑西追,又饿又渴,闻到地上有香喷喷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战马一口口只顾抢着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进一步,金军调不动战马,在黑夜中,一时没了主意,显得十分混乱。毕再遇这时调集全部队伍,从四面包围过来,杀得金军人仰马翻,横尸遍野。

王允设连环计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无好计可施。司徒王允,深夜独自到花园,望着天空一轮明月,心想着国家大事,不觉悄然泪下,他忽然听见牡丹亭处有人长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家中十六岁的美丽歌女貂蝉。问她为何长叹,貂蝉跪道:“我自入府,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知如何报答才好。最近见大人总是愁眉不展,一定是有难办的大事,但又不敢问,故而长叹,如果我能与大人分忧就好了。”王允一听,猛然醒悟说:“没想到汉朝天下,竟在一个女子手中啊!”他把貂蝉领到亭内,跪在地上给貂蝉叩头。貂蝉忙问:“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有用我之处,尽管吩咐。”王允见貂蝉十分坚决,就说:“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我收你为义女,先把你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你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貂蝉听后,满口答应,并发誓说:“如果我不按大人说的去做,不报大义,我当被乱刀砍死!”这就是王允和貂蝉共同定下的连环计,最后除掉了董卓。

王允简介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青年时代的王允,痛恨宦官专权,19岁为郡吏时,即主持正义杀掉了宦官党羽,为害一县的巨患赵津。壮年之后,官拜豫州刺史,与中常待张让拼力争斗,被诬陷下狱,倍经迫害,几乎丧命,只好隐名埋姓,躲避于河内、陈留之间。

武则天用酷吏除异己

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后,受到许多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的反对。为保住皇位,铲除异己,武则天想出一个办法。她诏令天下: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直接进京面见皇帝,告发大逆不道的贪官污吏。告发属实者,授予一定的官职。即使告发不实,也不予以追究。

诏令一出,告密者蜂拥而至。被告有贪赃枉法的,有欺压百姓的,当然还有许多反对武则天当皇帝的。武则天选拔一批狡诈残忍的人处理这些案件,对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格杀勿论。武则天用这种办法很快地铲除了异己。

在这里,武则天两计并用:表面上是肃贪,实则为消灭异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己不出面,任用酷吏处理案件,属于借刀杀人。

假扮提督夺回爱妾

黄冈县的汪秀才有一宠妾名叫小蝶。一次,汪秀才领小蝶出游,被一伙彪形大汉抢走。经了解才知是柯陈兄弟抢走了。

汪秀才发誓要夺回小蝶。他向好友总兵管借来楼船、哨船,以及伞盖旌旗、冠服之类。之后召集几十个家人,穿上借来的冠服,打扮成军士,自己冒名新任提督,驾楼船和哨船向阖闾江口开去。

那柯陈兄弟善于巴结官场上的人,听说新任提督光临,早早在江边迎候。提督很给他们面子,应邀来柯陈家做客。柯陈兄弟好酒好肉款待提督,如此过了三日。

这天,提督回谢柯陈兄弟,请他们到自己的楼船宴饮。席间,提督说:“有一件事对你们很不利。一个叫汪秀才的人告你们抢夺爱妾。那汪秀才是当今名士,他已向皇上奏本,上司命我全权处理此事。我们已是朋友,我先把此事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将那女人秘密交出,我保证你们不吃官司,万事皆无。”柯陈兄弟先是吓得面如土色,后来见提督网开一面,便千恩万谢,表示愿意交出小蝶。楼船离开江面,返回岸边,柯陈兄弟亲自把小蝶交给提督。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位提督是个“冒牌货”。

汪秀才假扮提督,瞒天过海,接近柯陈兄弟,又调虎离山,把柯陈兄弟骗到自己的船上,软硬兼施,使他们没有了退路。然后,他以假隐真,晓以利害,让柯陈兄弟亲自把小蝶送回。

2 京剧《连环计》

“连环计”由元人杂剧演化而来。经常和戏剧《斩张温》、《凤仪亭》、《犯长安》、《诛董卓》(刺董卓)四戏一起联演。描写董卓倚仗义子吕布之勇,专权跋扈,欺压诸侯,残杀朝官。司徒王允与歌姬貂蝉订连环计,先将貂蝉诈作自己女儿,许给吕布,又请董卓赴宴,让董携走貂蝉,收为姬妾,使董、吕之间产生矛盾。

图中正是王允(右)邀请吕布(中)过府与貂蝉(左)想见的一幕。王允(生角)戴忠纱,应穿被布(小生)戴紫金冠,应插雉尾,穿蟒。貂蝉(花衫)扮像今昔也有很大的不同。

有关片子

《终极三国》《三国演义》

3 京韵大鼓《连环计》

大汉将终四百年,董卓专权在朝班。 文仗着李儒参谋政,武仗着义子吕奉先. 老贼他夜宿皇宫欺圣主,下压阖朝文武官。 朝中的张温倒有除贼(的)意,接连袁术把书信下至在汝南。 袁公路接着这封书忙把回信写,不料想将书信错下与吕奉先。吕布接书心好恼,好可叹忠正的那位张司空,剑斩在席前(呢),一命就染黄泉。 酒席散,众群臣回归府第,司徒王允转家园。 瞧了瞧,星斗交辉,寒风(儿)冷,一轮明月照窗前。壶漏三滴交夜半,天空云净玉露寒。仰面望天我长叹了一口气,他的珠泪儿洒落在胸前,他是不住的泪涟涟。

为国家有事我不安然,信步闲游来到了花园。 我来至在牡丹亭背手站,风吹香那烟扑面前。 我又听得,花架前有人赞叹,夜静更深怎有人言?轻移步近前我留神看,原来是府中歌伎貂蝉。她为何在此把香降,夜静(那)更深祈祷苍天,啊,所为哪般?

骂一声貂蝉你是好大的胆,因何至此来到花园。你为何夜静更深在此把香降,你与何人有了勾连?今天不说真情话,管叫一命丧黄泉。貂蝉闻听忙跪倒,老爷息怒请听言。我无名的贱妾不敢出内室,岂肯与人有了勾连。这几日见老爷下朝愁眉不展,因何故坐(卧)不宁、寝食不安、珠泪洒胸前,您那所为(的)是那一般?

见老爷忧愁贱妾我不敢问,因此降香来到花园。倘若是老爷若有用妾处,就便是粉身碎骨为国殉难理当然,奴本是女流之辈,无论是怎么艰难(哪),无有个不向前。

王允闻听心欢喜,暗想到这个大汉江山尽在这个貂蝉。搀起了貂蝉牡丹亭上,王允在(那)头前走这个貂蝉跟在后边。搀扶着貂蝉落下坐,有那王允撩袍跪在了(那)地平川。貂蝉一见吓了一跳,急忙站起把话言。老爷跪倒因何故,快快请起呀,贱妾不敢担。王司徒站起身形把话讲,叫一声貂蝉细听我言。此一拜非拜是貂蝉你,拜的是大汉江山尽在你身边。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朝中董卓吕奉先,他父子在朝班上欺圣主,下压阖朝文武官。我将你明许吕布为妻室,暗献董卓结凤鸾。舌剑唇枪全在你,叫他们父子结仇冤。他父子中了咱的连环计。吕布刺董卓可又有何难。貂蝉闻听说遵命,王司徒喜非常,拉住了貂蝉走出花园。王允巧定连环计。到后来,在凤仪亭前,吕布戏貂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4: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