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山101高地 |
释义 | 黑山阻击战“101”高地位于黑山县城东北4.5公里的下湾子山中段,海拔101米,东坡12度,面临开阔平原,距东沙河3.5公里;西坡6度,与丘陵地相连;北距102国道1.5公里,南距大虎山6公里,南北长580米,东西宽450米,是1948年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的主战场。 黑山阻击战是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声名显赫。它是辽沈战役第二阶段的关键一战,对解放锦州,关上东北大门,最终全歼东北之敌,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共中央第三次致东北野战军庆祝辽西大捷的电报中指出,“如果说锦州是辽沈战役关键性初战,辽西围歼战即是战役中最后的决战,一战取胜,东北问题解决了。”黑山阻击战加速了解放东北的历史进程。 这段历史随着有关书籍的问世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浸润于黑山人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印记之中。“101高地”这块用烈士鲜血和生命筑成的阵地,已经成为向人民群众进行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永远纪念革命先烈功昭日月,气壮山河的光辉业绩,1963年9月,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101”高地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主峰为基准南北长580米,东西宽450米,面积为216000平方米。 1973年和1985年,黑山县政府在高地上遍植松柏,现在大部分已苍翠成阴。当年的大部战壕、掩体依然存在。 1988年10月,在黑山阻击战胜利40周年之既,黑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101”高地主峰前平台上建立一座1.2米高、2.4米宽的汉白玉战史碑,并对当年的主要战斗工事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出战壕401米,交通壕191.5米,机枪掩体3个、单兵掩体19个。其中战壕交通沟深1—1.2米,上口宽0.8—1米、底宽0.6—0.8米,机枪掩体和单兵掩体深0.4—1米不等,使阵地恢复了原貌。 1996年10月,县政协发出号召,全县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群众捐款64万元,在“101”高地山顶修建了高10.1米的纪念碑,纪念碑为钢筋水泥结构,附贴有汉白玉浮雕及理石军旗装饰。当时指挥黑山阻击战的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同志为纪念碑题词——“辽沈战役阻击战‘101’高地纪念碑”。 黑山县委、县政府于1997年4月4日正式挂匾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和“101”高地确定为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101”高地遗址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1”高地遗址是至今保存完好的战争战场遗址,具有很高的军事研究价值。国防大学将“101”高地确定为典型阻击战例教学基地,每年都有一次将军学员到此地教学考察活动,外国军事留学学生及驻华武官也曾到“101”高地参观考察,当年四野中的日本籍老战士来到他们曾战斗的地方追忆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全国各地游客也慕名来到“101”高地瞻仰纪念碑,了解当年战史。 2004年末,黑山阻击战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之一。 黑山阻击战“101”高地已经使“黑山”这个名字响亮地传遍全国。做好做大做强这块红色旅游品牌,是黑山文化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的具体工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黑山开发建设好“101”高地红色旅游项目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2005年年初,黑山县政府到北京中国军事科学院请专家进行了相关论证。并认真制定了“101高地”景区建设规划方案,经过了若干次的研究修改后,由县“红色之旅”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红色旅游黑山阻击战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国家级建设项目,筹划黑山阻击战展陈馆改建工作及景区建设规划,成立了黑山阻击战“红色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2007年7月黑山阻击战展陈馆的改建项目正式被国家发改委立项。 景区现已初具规模,服务设施完善,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千平方米的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于2008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馆内设沙盘演示厅、全景画展示、影音室、战场模拟场景等,预计2009年下旬对游人开放。 今后将逐步建设战地博物馆及战斗人物形象单体、群体浮雕;清理全部战斗工事;建正山门、铺设进山道路、停车场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绿化等。竣工后的展陈馆与“101”主战场遥相呼应,实战场景与馆藏陈列争香斗艳,给人留下一种难忘的遐想,再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它将成为辽西红色旅游与风光旅游的理想境地。 附: 碑文正面黑山阻击战“101”高地战斗 简 介 一九四八年十月中旬,锦州、长春先后解放。陷于被围之势的沈阳廖耀湘“西进兵团”的十二个师,受蒋介石之命,企图首先夺取黑山,继而打通锦州,向关内撤逃。为使我锦州部队回师聚歼该敌,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等部,奉命于大虎山、黑山一线,预先依地设防,诱阻该敌。十纵十八师担负“101”高地阻击任务。 十月二十三日,战斗打响。二十四日开始,敌人以五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我军阵地全线猛扑。“101”高地首当其冲,成为敌我争夺焦点。敌倾注五倍于我之兵力,向高地发起疯狂进攻。刹那间,硝烟蔽空,钢铁倾泻,炮声震耳,弹雨纷飞。阵地上,弹坑累累,焦土堆堆,草木烧光,工事炸毁。我军战士在初冬凛冽的寒风中,身着单衣,英勇抗击,白刃肉搏,前仆后继,血染山头,视死如归。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进攻。敌遭重创,更加穷凶极恶,遂以金元卷引诱士兵组成“敢死队”,军官编成“效忠党国先锋队”,后面跟着“督战队”,妄图以求一逞。但是,在我英雄部队的顽强阻击下,皆成泡影。 三昼夜之鏖战,壮烈绝寰。高地被炮火削去2米,阵地曾两度失手。然而,我英雄之师,将士同心,军民协力,终于以“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钢铁意志,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使敌人未得寸进,迎来了我军主力部队全歼廖耀湘兵团的重大胜利。 今天,英雄高地,岿然屹立,当年战迹,赫然尤存。这块被先辈热血染红的大地,将同他们的英名一起,千秋炳耀,万代生辉。 中共黑山县委员会 黑山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碑文背面“一0一”高地修建记事 四十年前的黑山阻击战“101”高地战斗,是一场惊天动地、泣鬼神,极其艰苦卓绝的战斗。我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下属的几个连队以少胜众,英勇作战,监守阵地,阻敌西进,最后配合主力,全歼敌人。 四十年来,许多当年参战的官兵专程到这里回顾历史,追念战友。广大青少年也经常来这里瞻仰战斗遗址,了解当年战况。这里已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革命传统教育阵地。 一九六三年辽宁省人民委员会确定“101”高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高地,黑山人民在这里遍植松柏,现以蔚然成林。 为纪念辽沈战黑山阻击战胜利四十周年和黑山解放四十周年,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国家、省、市文物部门批准,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开始修复当年“101”高地作战工事,并树碑镌刻战斗历史。 在筹备工作中,得到国家文物局、辽宁省文物厅、锦州市文化局,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大力援助。在修建过程中,曾得到镇安乡政府的热情支持。 工程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动土,一九八八年十月竣工。 黑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