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坡村
释义
1 江苏赣榆县赣马镇下辖村

村庄概况

黑坡村(有名吴黑坡村),地处赣马镇北部,属平原地区,是连云港市康居示范村,全村共288户,1160口人,耕地面积1341亩。该村在打造美丽田园、富裕庄园、幸福家园的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黑坡村积极响应“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道路”的号召,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卫生为重点,一方面发书面通知给每家每户,宣传做好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并与村里145家企业,170个门面、摊位和二个农贸市场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购置垃圾桶83个,并配备了一辆垃圾专用车,新添手拉垃圾车24辆,新建垃圾箱95个,全村共154只,每三户设有一名义务保洁员,做到全村各户门前垃圾日产日清。

经济村建

黑坡村各项工作都是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抢抓发展机遇,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加大投入,加快载体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工业强村”战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村现有企业12家,年实现税收300万元,其中赣榆县合力服装有限公司是该村的骨干企业,职工600多人,年加工服装近20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上缴利税300多万元,企业职工月工资达1100—2400元,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现已完成街道硬化7条、计4680米、2.8万多平方;亮化街道17条、计1.07万米、安装路灯400盏,美化大街小巷,共栽植大叶女桢1.2万株、法桐1.6万株、冬青球0.8万株、黄杨360米、广玉兰500株、垂柳260株、草坪3500平方米,修建街道两侧排水渠1.9万多米、安置垃圾箱150个,投资85万余元新建的新农村服务中心综合楼,设有农资连锁及便民超市、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医疗卫生室、健身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在市级康居示范村创建中,新建楼房近185栋。目前在村东新开辟占地40亩,投资200万元的农民休闲广场正在建设中。

2 云南梁河县芒东镇下辖村

黑坡村隶属于德宏州梁河县芒东镇小寨子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芒东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1.8公里,距离芒东镇19.6公里。国土面积0.6平方公里,海拔1960米,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1573.5毫米,适宜种植茶叶、草果、优质用材林等农作物。有耕地72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70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户,有乡村人口89人,其中农业人口89人,劳动力4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1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3万元,占总收入的47%;畜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4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头,肉牛2头);林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入0.1万元,占总收入的1%;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入91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41%),在省内务工8人。

3 云南泸西县白水镇下辖村

黑坡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果衣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 白水镇东边,距离村委会4.00 公里,距离镇13.00公里。国土面积3.40平方公里,海拔1,900.00米,年平均气温14.20℃,年降水量850-1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总面积358.90亩(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1.88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786.10亩;荒山荒地894.00亩,其他面积2,061.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198人,其中农业人口192人,劳动力1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1人。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3.00万元,占总收入的72.22%;畜牧业收入7.80万元,占总收入的15.5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头,肉羊2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5.56%;工资性收入3.80万元,占总收入的6.67%。农民人均纯收入1884.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1.07%),到省外务工12人。

4 云南沾益县炎方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

黑坡村隶属于炎方乡炎方村委会,属于 山区。位于 乡政府 北边,距离 炎方 村委会1 公里,距离乡政府1.5公里。国土面积7.71平方公里,海拔2080米,年平均气温13.2 ℃,年降水量847.5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万寿菊、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3188.6亩,其中人均耕地4.5亩;有林地6247.8亩。全村有农户153户,有乡村人口708人,其中农业人口708人,劳动力5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11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8万元,占总收入的44.3%;畜牧业收入63万元,占总收入的2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70头,肉牛134头,肉羊19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入的20.5%;工资性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9.4%。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人(占劳动力的4.8%),在省内务工20人,到省外务工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50户通自来水,有3户饮用井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农户。有153户通电,有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19.6 %和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0户(分别占总数的 58.8 %和58.8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 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50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无建有小水窖的农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亩,有效灌溉率为 0.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5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