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释义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座落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牡丹江市,其前身始于1906年(清光绪32年)绥芬厅同知吴士澄在宁古塔两等小学堂内附设的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34年)师范学堂改为师范传习所,1923年(民国12年)改名为宁安师范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之一。2007年3月16日教育部批准,在牡丹江师范学校、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宁安师范学校和牡丹江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实质合并的基础上成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区设施学校占地17.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13.36万元、图书15.3万册;现有教职工335人,其中专任教师218人,高级讲师12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7人,博士1人。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语音室、微机教室、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电子钢琴室、舞蹈室、幼教综合实验室、物化生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完全适应专科教学的需求,有实训室108个、微机420台,附属幼儿园3所,实习幼儿园15所,附属小学3所,小教实习基地32处,非师范类长期稳定实习基地3处。学校软硬件条件均达到专科学校评估标准。 东校区占地9.6万平方米,已经建成3.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体育场、5100平方米体育运动部综合楼和6200平方米的滑冰馆,万米教学综合楼已经竣工。2006年牡丹江市政府承办的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学校运动场上成功举行,成为牡丹江市历史上的一大亮点。崭新的教学综合楼与现代化的体育场交相辉映,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展现着学校发展的勃勃英姿。2006年1月23日,黑龙江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莅临牡丹江市考察,为创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2006年3月23日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高票通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4月30日致函国家教育部,申请建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12月30日,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莅临牡丹江市考察创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情况。2007年1月29日,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16日,教育部发文批准成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设有学前教育系、文史系、数理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音乐舞蹈系、体育教育系、美术系、政治教育部和体育运动部等10个系(部)。面向全省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3+2)和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层次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体育运动部培养专科、本科体育竞技和教练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为全省和牡丹江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对毕业生市场的变化趋势,学校广开就业渠道,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介绍推荐毕业生、举办人才供需交流见面会、建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就业指导点等途径,使大批毕业生被经济发达地区录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温州、大连等地从事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在高手云集的电视台、电台开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毕业生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深受用人单位的信赖和欢迎,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具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专科层次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为社会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服务,为学生的自我完善服务。 校史沿革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绪32年)清政府在宁古塔两等小学附设的师范学堂,后经中华民国、伪满洲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百年经久不息的发展演变,从规模较小的两等小学附设师范学堂到师范讲习所、省立宁安四中师范班、宁安师范学校、滨江省宁安师道学校,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有了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牡丹江师范学校、宁安师范学校、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三所师范学校。至2006年学校已经拥有百年历史。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人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园和小学对专科程度教师的需求。教育部适时提出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要求。面对牡丹江市具有百年历史的优质、资深师范教育资源、面对牡丹江市对专科层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迫切需求,面对蓬勃发展幼儿教育对教师的需求,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作出决策,并于7月1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在牡丹江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在牡丹江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一决定得到了省教育厅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市政府的主持下,将宁安师范学校、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牡丹江师范三校逐渐合并组成新的牡丹江师范学校;第二整合教育资源,将原第四职业高中和北山小学的土地、校舍划归牡丹江师范学校。第三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将牡丹江市业余体校并入牡丹江师范学校。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决定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形式,全力支持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现任领导书记: 金日勋 校长: 陈虹岩 副校长: 郭洪涛 张鹏远 王国娟 由显斌 夏莹 学校荣誉百年师范,厚重积淀。百年的牡丹江师范教育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仅新中国成立后就培养了4.5万名毕业生,为牡丹江地区、黑龙江省及至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教师,也为各级政府、文化、经济等领域输送了许多干部、为牡丹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曾在1980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三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1988年国家教委为学校颁发了“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的奖牌并通令嘉奖,获得了“全国学校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连续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市教育工作标兵单位”称号,是全省中师教学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推进先进院校、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领导关怀学校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关怀,他们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关心学校的发展,指明学校的办学方向,使我校如沐春风,不断茁壮成长。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处的前身是培训科,是进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教育与培训以及其他形式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学校于2000年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培训中心。有函授、脱产、培训等多种办学模式,涉及专科及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及其他行业培训等多种业务。 学校有5个系(部)招收成人教育学员,各专业均面向社会招生,开设的专业有师范类:学前教育(函授大专)、学前教育(脱产中专);非师范类(免试脱产中专):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商务外语(俄语)、商务外语(韩语)、声乐、器乐演奏、歌舞表演、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已培养学生1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继续教育处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黑幼专的教育资源优势,依托校内各系(部)的雄厚师资力量,以丰富的办学经验,广泛开展与学校、幼儿园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教育、培训合作,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继续教育处秉持“博学、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积极探索新时期继续教育的发展与运作模式,伴随着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继续教育平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