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鹤鸵科 |
释义 | 鹤鸵科(学名:Casuariidae)是鸟纲鹤鸵目的鸟类,共有1属3种3亚种。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鸟类,体形仅次于鸵鸟和鸸鹋,翼非常退化,比鸵鸟和美洲鸵鸟的翅膀更加退化。鹤鸵和美洲鸵鸟一样,也有三个脚趾。该科物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等地,鹤鸵的脚上三趾每趾都有锋利的爪。中趾的爪就更像匕首,长120毫米。这爪特别危险,它们可以以时速50公里穿越密林,利用头上的骨盔推倒小树及丛林。它们可以跳跃达1.5米高,且是游泳能手。 中文学名:鹤鸵科 拉丁学名:Casuariid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鹤驼目 科:鹤鸵科 属:1属 种:3种 亚种:3亚种 英文名称:Cassowaries 物种特征鹤鸵科是产于澳大利亚至巴布亚地区的几种大型不能飞的鸟类,是世界现生的第二大鸟类。体形也很像鸵鸟,但比鸵鸟小,体高1.0-1.5米,重约18-85千克。体羽主要为黑色,头部裸出,长着大而侧扁的黑绿色角质冠,像一顶头盔保护着脑袋;头颈裸露部分主要为蓝色;颈侧和颈背为紫、红和橙色,前颈有2个鲜红色大肉垂。足具3趾,均向前。体被亮黑色发状羽;翅小,飞羽羽轴特化为6枚硬棘。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鸟体型较大,前颈的2个肉垂亦较大。 三趾中最内侧脚趾有一个匕首般的长指甲,能在灌丛中小道上迅速奔驰。成鸟体羽黑色,未成熟鸟淡褐色。幼雏体上具条纹。有3种,每个种包括几个亚种。产于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和澳大利亚的双垂鹤驼(又名南方鹤驼)是最大的种类,体高几达1.5米,喉部有2个红色长肉垂。 由于传说鹤鸵能够吞食火炭,因此它又得名“食火鸡”。 分布范围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鹤鸵栖息于热带雨林。能奔跑,鹤鸵时速可达50公里。善跳跃,性机警。鸣声粗如闷雷。性凶猛,常用锐利的内趾爪攻击天敌。单栖或成对生活,在密林中有固定的休息地点和活动通道。鹤鸵食物随季节而变化,以果实为食,尤其是落下的果实或生在低树枝的果实。有时也吃真菌、蜗牛、昆虫、小鱼、鸟及鼠类。亦有报告指它们袭击人类,不过这多是因人类入侵它们的领域或是令它们感觉被威胁。 生长繁殖野生的鹤鸵喜欢独来独往,到繁殖季节才群集一起交配。在地面上用植物叶子作巢,雌鸟在6-9月产卵,雌性鹤鸵每次会生3-8只蛋。蛋大小约为9-14厘米,呈淡蓝绿色,雌性鹤鸵不会照顾它们的蛋或幼鸵,雄鸟孵卵,孵化期约50天。再照顾幼鸵九个月。雏鸟2龄后羽饰似成鸟,4-5龄性成熟。 该科种类(3种) 一、双垂鹤鸵(学名:Casuarius casuarius) 二、单垂鹤鸵(学名: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 三、侏鹤鸵(学名:Casuarius bennetti) 单垂鹤鸵及侏鹤鸵并不十分著名。所有鹤鸵一般都是羞怯的及行踪隐秘的,生活在森林的深处及远离人烟的地方。较为人们熟悉的是生活在昆士兰雨林的双垂鹤鸵,因有肉垂双片而得名。体形健壮,无飞行能力;羽毛质地粗糙,且有些羽毛尖端特化成长长的发状细丝;翅膀短小,在飞羽着生处只具有羽翮;头部裸露,颈部有红蓝色的垂肉,垂肉的颜色会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易危(VU)——2种;近危(NT)——1种。 双垂鹤鸵及单垂鹤鸵因失去栖息地而成为濒危物种。据估计它们的数量约为1,500-10,000头左右。在澳洲约有40头鹤鸵在笼中受保护。失去栖息地令鹤鸵从雨林走到人类社区,造成与人类(尤其是农民)的冲突。但是在一些地方如昆士兰的美声海滩,就出现了参观鹤鸵的旅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