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褐紫囊孔菌
释义

中文学名:褐紫囊孔菌

拉丁学名:Hirchioporus fusco-violaceus (Schrad. : Fr.) Donk

中文别名:褐紫耙齿菌

同物异名:Trichaptum fusco-violaveum (Fr.) Ryvarden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囊孔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往往左右相互连接,革质稍胶质。湿时柔软,干时硬,菌盖半圆形,变瓦状叠生和形成盖,宽1-4cm,厚1-3mm,上面白色至灰白色,被粗毛和有环纹,边缘薄,近锯齿状。菌肉薄,厚约1mm,子实层面淡红紫色至淡紫青色,后逐渐褪色。子实层形成薄的齿状突起,近放射状排列,长约1-2mm。囊体长棱形,稍突越子实层表面。顶端有结晶,无色,壁稍厚,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平滑,5-7μm×1.5-2μm。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在高山松、马尾松以及其他树木、枕木上大量生长。

分布地区:西藏、河北、黑龙江、陕西、浙江、云南、四川、甘肃等。

经济用途:此菌分布广,对数种树木及枕木造成危害,形成白色腐朽。往往生长在木耳、毛木耳及香菇、银耳段木上,对产量受影响。另外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