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褐环粘盖牛肝菌 |
释义 | 中文学名:褐环粘盖牛肝菌 别称:土色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 界:真菌界 目:伞菌目 科:牛肝菌科 属:粘盖牛肝菌属 分布区域: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湖南、广西、广东 菌盖直径:3~10cm 生态习性:夏秋季于松林或混交林中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扁半球形或凸形至扁平,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肉桂色,光滑,很粘。菌肉淡白色或稍黄,厚或较薄,伤后不变色。菌管米黄色或芥黄色,直生或稍下延,或在柄周围有凹陷。管口角形,每毫米2~3个,有腺点。柄长3~8cm,粗1~2.5cm,近柱形或在基部稍膨大,昔黄色或淡褐色,有散生小腺点,顶端有网纹,菌环在柄之上部,薄,膜质,初黄白色,后呈褐色。孢子近纺缍形,平滑带黄色,7~10μm×3~3.5 μm。管缘囊体无色到淡褐色,棒状,丛生,22~38μm×5~8μm。 经济价值 可食用,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 此菌含有胆碱(choline)及腐胺(putrescine)等生物碱。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和80%。与落叶松、乔松、云南松、高山松等形成外生菌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