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尾村 |
释义 |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河尾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施甸县姚关镇,地处姚关镇东南边,距姚关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7公里。东邻李打寨,南邻大岭岗和瓦窑 ,西邻陡坡和富阳,北邻摆马、富阳交界。辖石坝一组、摆马一组、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27户,有乡村人口1955人,其中农业人口1939人,劳动力12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76人。 全村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32亩,人均耕地0.58 亩,林地784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烤烟)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32亩(其中:田555亩,地577亩),人均耕地0.55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78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40亩,人均经济林果0.12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51亩,草地 1000亩;荒山荒地4000亩,其他面积2277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71户通自来水。有468户通电,有42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99.36%、89.17%、89.1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40户(分别占总数的93.42%和93.42%)。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0.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有农用运输车1辆,拖拉机24辆,摩托车 18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54.85亩,有效灌溉率为49.0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3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6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4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4户;建有小水窖19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0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4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6万元,占总收入的63.24%;畜牧业收入163万元,占总收入的25.3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80头,肉牛24头,肉羊142头);林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1.71%;第二、三产业收入56万元,占总收入的8.72%;工资性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87%。农民人均纯收入220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烤烟)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4人(占劳动力的5.75%),在省内务工34人,到省外务工27人。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河尾村河尾村委员会是易门县绿汁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绿汁镇的东南面,距绿汁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离易门县城40公里。东面邻我县铜厂的沙衣村,南面邻十街脚家店村,西邻竹子村,北面邻竹子村。辖炭山、许家村、阿恒地基、孙家坟、李家厂、河尾、老红岩、羊歇厂、三层楼、新田和王拔山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61户,共175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750人,劳动力1197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35324.8亩,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7℃,适合种植 粮食、烤烟、蔬菜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67亩,林地22791.3亩,人均耕地1.58亩,共有经济林果地877.7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99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7元。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河尾行政村隶属龙陵县平达乡,地处平达乡西边,距平达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龙陵县城94公里。东邻勐糯,南邻平达村,西邻黄连河村,北邻迤沙寨村。辖小麦寨、下麦寨、中麦寨、大麦一、大麦二、大麦三、大麦四、唐家坟、周家寨、小沙寨、大沙上、大沙下、蕨叶坡河、乐平寨、新中寨、莪练、河尾上、河尾下、蛮引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02户,有农村人口4712人,其中农业人口4668人,劳动力28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59人。 全村国土面积36.28平方公里,海拔1592米,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7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大麦、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403亩,人均耕地1.37亩,林地42335亩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河尾村该行政村隶属昌宁县漭水镇,地处漭水镇东南边,距漭水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漭水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8公里。东邻明华村,南邻明德村,西邻共裕村,北邻漭水村。辖东山、后山等2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25户,有乡村人口3685人,其中农业人口3623人,劳动力19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33人。 全村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739亩,人均耕地0.74亩,林地208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基本简介该行政村隶属大理市、上关镇,地处上关镇南 边,距上关镇政府所在地1.00 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 路,交通方便,距县40公里。东邻大营,南邻洱海,西邻大排,北邻江尾。辖张家、王家等21个村民小组。据相关资料显示,有农户 1437 户,有乡村人口5897 人,其中农业人口 5759 人,劳动力 321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7 人。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国土面积 2.27 平方公里,海拔 1,974.85 米,年平均气温 18.00 ℃,年降水量 742.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2,838.00 亩,人均耕地 0.5 亩,林地 5889.61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730.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40.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乳畜业为主。 该村现有农户 1437 户,共乡村人口 5897 人,其中男性 3000 人,女性 2897 人。其中农业人口 5759 人,劳动力 3210 人。该村以白族、回族为主,其中白族5438人, 回族459人,其他民族17人。 自然资源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38.00 亩,人均耕地 0.49 亩,主要种植 水稻、蚕豆 等作物;拥有林地5889.61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视、通电话,有路灯。全村有 1437 户通自来水。有1437 户通电,有1437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43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943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422 户。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 柏油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29 辆,拖拉机 27 辆,摩托车 111 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838.00 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838.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49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82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02 户;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313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266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673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185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730.0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606.00 万元,占总收入的22.2%;畜牧业收入 983.00 万元,占总收入的3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4717 头,肉牛 218 头,);渔业收入 105.00 万元,占总收入的3.85%;第二、三产业收入 1,012.45 万元,占总收入的37.09%;工资性收入 11.55 万元,占总收入的0.42%。农民人均纯收入 2,140.00 元,农民收入以乳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1.55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24 人(占劳动力的10%),在省内务工 319 人,到省外务工 5 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乳畜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6年 , 主产乳畜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983.00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6%。该村正在发展优质米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乳畜业产业。 人口卫生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现有农户 1437 户,共乡村人口 5897 人,其中男性 3000 人,女性 2897 人。其中农业人口 5759 人,劳动力 3210 人。该村以白族、回族为主,其中白族5438人, 回族459人,其他民族17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6 人,占人口总数的6.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4471 人,参合率77.67%;享受低保 40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33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6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1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23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1437 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4,925.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23 人,在校学生604人,距离上关镇中学1.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87 人,其中小学生604 人,中学生583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被政府评为 二等奖等等。 发展重点河尾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人多地少,文化设施基本属于空白。 河尾村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营造三大产业基地,建立优质米基地,向无公害蔬菜种植业推进,建立绿色家畜养殖基地和粉丝加工基地,到“十一五”期未,力争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2140元增加到400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