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释义

简介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直属于河南大学的教学科研院部,始建于1950年的河南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的涵盖哲学、政治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科研部。拥有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七个硕士点。下设5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个研究机构(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1个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河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河南大学重点学科。

学院领导

书记 冯乃郁

冯乃郁,女,1956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78年3月-1982年3月在河南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3月-1987年9月在开封市十四中学工作,1987年9月-2000年7月在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工作,2000年7月至今在河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党史党建、民族宗教等方面。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等课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省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史”,主持完成教育厅、省社联等项目5项,参加“关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问题的研究”、“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理论内容与理论体系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等项目。先后在《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中国革命史》、《医学文献检索》2部,参编著作4部。

院长 赵连文

基本情况:赵连文 现任河南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原地区民族经济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部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开封大学(马列部)等高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学。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教育背景: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教育系;1986—198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战略与决策”专业研究生班;1993—1994年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作访问学者,师从于经济学家伍柏麟教授;2002年—2003年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作访问学者,师从于著名学者李润海教授。2008年到中央党校参加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23期)。2010年参加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政课部主任与骨干培训班(第21期)。同年,参加教育部赴美通识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培训团,任通识教育考察组组长,赴美国9所高校培训考察。

主要成果:先后主持、参加省部级等项目30余项。主编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会学引论》、《投资经济学》、《财政学》、《社会学论纲》、《邓小平理论教程》等13部论著。参编《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和企业经济研究》、《现代管理学》、《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中国国情总览》等16部论著。发表“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主义’一词是何时提出并开始在正面的意义上使用的”等学术论文40余篇,“《邓小平理论概论》课音像式教学模式初探”、“‘两课’教学艺术探讨”等教学论文10余篇。主持的“形势与政策”课为河南省思政课优秀课程。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团队为河南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获得奖励:先后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思政课优秀教师”、“开封市优秀教师”、“河南大学教学名师奖”、“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奖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