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里套
释义

河里套位于平度市仁兆镇,被素有青岛“母亲河”之称的大沽河所环绕,地区地处平度、莱西、即墨三市交界,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胶东根据地。大沽河赋予了河里套肥沃的土地、优良的水质,盛产的蔬菜口感好、品质高、营养丰富、享誉中外,具有香、脆、甜独有特点。

河里套根据地,创建于1941年底1942年初。这里河流纵横,林木茂密,沙丘迭起,身入其境大有“林深不知处”之感。因此根据地建立不久,中共莱西南工委、行署,中共平南县工委、行署,中共南海地委等党政机关先后驻进这里。自此,河里套根据地成了中共胶东区委控制青岛,联结鲁中南,发展南海地区抗日斗争之要地。它也成了附近古岘据点的日伪军和莱阳赵保原部、丈岭的李德元部顽军经常窜犯的重要目标。

为了保卫河里套根据地,1942年春,这里即开始建立民兵联防,开展武装斗争。

那时,整个河里套共组织起两个联防民兵连。即一溜店子和张家沽、李家沽、于家沽、于家泊、孙家沽、店西、沽西及二贞台等村为第一联防民兵连,由李家沽村的李太楷、李恩海、李恩深分别担任联防民兵连的政治指导员和正、副连长,以李家沽村为联防中心;三个刘家和三个曲堤以及孙家汇、郑家、东葛家、东赵家、姜家、西葛家等村为第二联防民兵连,由东葛家村的葛金昆担任连长,李家曲堤村的李茂香任政治指导员,东葛家村的葛增福任副政治指导员,以东葛家村为联防中心。各个联防民兵连有民兵百余人,都是从各村民兵队伍中挑选出的阶级觉悟高、作战勇敢的优秀分子,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们经常在夜间深入敌占区拆桥、破路、割电线,并向敌人据点、碉堡里的伪、顽军“喊话”,劝导伪、顽军不要死心塌地地当汉奸,不要昧良心替日本人做坏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他们的这些做法分化瓦解了敌人。

1942年春的一个夜晚,夏戈庄据点的顽军偷偷摸摸地袭击河里套地区南部的于家泊村,抓去六名村民做人质,索粮逼款。这里的联防民兵连,立即配合县大队,于一天夜间,深入敌区把夏戈庄和朴木村的伪保长“请来”,通过教育,他们一再表示“一定安分守己”、“白皮红心”,然后,又迫使敌人“走马换将”,放回了被抓去的六名抗日村民。

1942年4月,南村日伪据点调进一名外号“东洋狗”的汉奸翻译官,他为了讨好日军小队长萁轮与日军占据青岛的司令官,经常在南村集市上抢劫渔民从大沽河里捕来的名产——鲻鱼。时间一长,人们不敢上市卖鱼了。被称为“淮鲤、海中鲳”的名产“沽鲻”不见了。

这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东洋狗”与萁轮的一名护兵到大沽河边去抢劫鲻鱼,正在弯腰抢鱼时,被葛增福与李茂香扣在鱼网里,当了俘虏,为民除了一害。从此“活抓翻译官,网扣东洋狗”的故事传遍平南大地。

1942年4月,平度保安团李德元部在高岚村(现属仁兆镇)安了据点后,经常到周边村庄骚扰群众。平南县工委指示河里套的民兵连对其进行大破袭,予以封锁。联防民兵连在附近村庄的民兵和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几个夜晚的奋战,把通向据点的条条道路变成了深宽各两米的道沟,弯弯曲曲犹如一条条巨龙,直抵据点的圩墙之下,使敌人进退两难,成了瓮中之鳖。

随着群众性抗日活动的不断高涨,各村都有部分青年妇女积极参加了民兵组织,和小伙子一样学拼刺,练投弹,演习埋设地雷。比较突出的是东葛家村的葛桂香和葛兰英。她俩埋设地雷快捷隐蔽技术高,男民兵也自愧不如。以她俩为骨干组织成立的妇女爆炸组,成为河里套根据地各村妇女学习的榜样。

由于地雷战的广泛开展,河套区联防民兵连把“破袭战”、“麻雀战”、地雷战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更加取得了战斗的主动权。

1943年3月,莱西南县朴木据点的国民党地方杂牌队伍吕德明部80余人,驱赶着十几辆马车,到石家曲堤村抢粮。队长石中开指挥民兵在村外阻击,但由于民兵使用的土炮装药慢,发射间隔时间长,且射程短,杀伤力小,无法阻挡敌人,只好撤出战斗。此后,石中开决定改装土炮,经与人称“巧铁匠”的父亲反复研究,打开炮腚,安上机关,用5个弹壳装上铁砂与火药,可以打一炮换一个弹壳,发射速度比原来提高了五倍多。当时人们称之为“五子炮”。到了麦收季节,朴木据点的吕德明部几百人,又窜至管村抢小麦。当发现群众把割好的小麦集中放在场院里尚未打场脱粒时,便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有的打场,有的装袋子,企图将群众的小麦全部掠走。突然,遭到民兵发射的“五子炮”的炮击,有几名敌人倒下。于是他们顾不得把粮食运走,遂仓皇撤离该村。

敌人几次败在联防民兵连手下很不甘心,便千方百计地寻机报复。1943年秋的一天,河东沙湾庄据点的几百名顽军,经过一番准备,气势汹汹地西渡沽河,企图与联防民兵连决战。这一情况在事前联防民兵连已获悉。此时,适有八路军主力部队一部驻防东赵家管村。经联系决定,用“诱兵之计”——民兵引敌上钩,主力部队从侧翼打击敌人。战斗打响后,李家沽村的民兵排边打边撤。待敌无所顾忌地向民兵发起攻击,进入八路军主力伏击圈范围时,主力部队突然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敌人丢下数具尸体,抱头鼠窜。

联防民兵经常用地雷封锁路口、河口,使河里套周围据点的敌人,对这块根据地深感咫尺天涯,只能望河兴叹。每年的农历正月,敌人见通往河里套的道路、河口上探亲的行人不断,以为民兵没有埋设地雷,便组织偷袭,可每次都吃了地雷的亏。原来,联防民兵长期与敌人斗争,使用地雷打击敌人的办法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在发现敌情时埋设地雷,平日还在敌人进入根据地必经的路口、河口上埋设了固定式地雷,平时有人看守,并负责给来往行人指路;如有敌情,看雷人便迅速藏匿树林中。当敌人来犯时,地雷爆炸,使敌人不敢轻易进犯。1944年,李家沽、东葛家管村两个民兵排,多次趁夜摸进河东刘家庄据点打“扰乱”,使据点里的日伪军日夜不安。这年麦收期间,平南县委根据南海地委的指示,将李家沽的联防民兵调往即墨的长治、段泊岚一带驻防,保卫当地群众麦收,历时40多天,被群众誉为“人民好武装”。联防民兵李茂香、李太楷、葛金昆三人曾出席胶东区民兵英模大会,每人奖给步枪一枝,子弹50发,手榴弹四枚,并受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亲切接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5: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