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淮同城化
释义

合淮同城化的提出

在淮南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侧记 “合淮同城化”,是自市委书记杨振超在2007年11月2日举行的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所作重要讲话中首次作出重要论述以来全市上下一直热议的话题。

同城化定义

所谓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同城化”不是“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将构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板块经济,实现综合多维发展。板块经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将会发生更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化”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城化可以使两市或多个城市实行强强联合,优势整合,“短处变长,长处更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家内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城市之间相互利用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进行区域性合作,以取得共同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同城化”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大背景下的发展起来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实质就是城与城之间紧密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深圳与香港虽属不同制度的两类城市,但却较早地提出“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并且制定具体措施付诸实施,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内地也有不少城市提出了“同城化”的构想,如辽宁沈阳与抚顺、湖南“长株潭”、陕西西安与咸阳、河南郑州与开封、山西太原与榆次等,这些省打破中心城市行政区界限,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设施共享和市场共建等,谋求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目标都在于发挥各自优势,抓住机遇,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到比较发达或成熟的时期,区域核心城市与次一级的中心城市相互紧密合作,区域实力会再现出更加突出的溢出效应、分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实施同城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磨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化与城市经济一体化的崭新形式。

合淮同城化提出的背景

1、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态势加速形成

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内协调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面对沿海地区城镇连绵发展形成的整体竞争优势,中部地区加快了城市联合发展的步伐。目前,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河南省通过加强郑州、开封联系共建中原城镇群,江西省积极培育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为核心的环鄱阳湖城镇群。这些省打破中心城市行政区界限,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设施共享和市场共建等措施,谋求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以此迎接以服务业为主的全球化第二次浪潮的挑战。

2、省会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显著增强

世界六大城镇群之一的长三角城镇群已经初具规模,连绵态势超过1000公里。我省以主要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带)正在融入长三角,已经成为长三角外围最活跃的增长地区之一。为此,省第八次党代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合肥是省会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长三角城镇群内的重要节点城市。目前,合肥正在加快形成长三角西部的经济、交通、信息、科教和文化中心,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推动了省会经济圈的快速形成。

3、我省城镇向主要交通轴带聚集

我省“十五”期间城镇化水平从22%快速提升到33.5%,成为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时期。随着对外开放进程加深,融入长三角城镇群步伐加快,未来20年,安徽城镇化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这20年,也是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和城市功能健全的关键时期,交通轴带上的节点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引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这将推动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和聚集。因此,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健全主要交通轴带上城镇的综合发展功能区是未来发展的重

合淮同城化空间发展总体设想

1、培育新型区域经济联合体

依托该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农业资源条件和区域交通条件,大力拓展合淮两个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工农贸一体化的城乡融合发展走廊,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2、同城化发展总体结构

(一)空间范围

合淮同城化地区包括合肥中心城区、淮南中心城区,长丰县、凤台县,以及肥西县北部和肥东县北部。辐射影响区包括肥西县、肥东县、寿县、定远县等,区域总人口约500~550万人。

(二)空间结构

两心一廊两翼。“两心”:分别为合肥中心城区、淮南中心城区。“一廊”:为沿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和102省道、合淮铁路及合淮蚌客运专线沿线的小城镇发展走廊。“双翼”:分为西部自瓦埠湖起包含江淮运河沿线的蓝色生态发展带,东部沿合徐高速公路沿线的绿色农业发展带。

3、战略重点地区

合肥北部新区、淮南中心城区山南新区、长丰中部地区、空港新区等。

4、淮南发展重点

一区一廊。“一区”:淮南的山南新区。这是淮南的新行政中心区、文教体育中心区,准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将成为合淮同城化的重点对接区域。“一廊”:沿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沿线的产业发展走廊,依托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等。

合淮同城化空间发展战略要点

1、交通系统一体化

发展策略:建立合淮1小时交通通勤圈,依托合肥、淮南的高速公路枢纽、铁路枢纽和合肥新国际机场建设一体化的客货运输体系。实施“港城”互动发展策略,加强合肥空港与合肥、淮南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开辟一体化的城乡公共交通线路,建立城市之间零收费通勤体系。

空间格局:构筑“两主两辅”的快速交通网络体系。“两主”分别为依托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的快速公路线,依托合淮铁路、合淮蚌铁路客运专线的快速铁路线;“两辅”分别为自合肥西部(肥西县),经过寿县联系淮南西部城区的公路通道,自合肥东部(肥东县),经过定远县联系淮南东部城区的高速公路通道。

2、产业经济一体化

发展策略:依托合肥、淮南的产业园区,合淮交通通道沿线的小城镇工业区共同建构产业经济发展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轻纺工业为主导,两市加强对接,合理分工、协调布局,共同打造产业集群地。加强两市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服务业的联系与合作,合力建设现代物流业园区。整合两地的风景旅游资源,共建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生态环境良好的河湖水网地区,培育休闲度假旅游经济。对两市临界地区共同加强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空间格局:加快发展合肥、淮南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业、加快建立互动的科教创新服务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依托两市主要的交通通道,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共同培育产业集群地;依托合肥北部、淮南南部的小城镇积极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依托巢湖、瓦埠湖、八公山、上窑山、紫莲山等风景旅游区发展服务于两大城市的休闲度假旅游业。充分依托合淮同城化走廊地带的交通优势和水土资源优势,促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壮大菜篮子工程。

3、城乡功能一体化

发展策略:合淮两城实施相向发展策略,合肥以城北新区、淮南以山南新区为启动点促进城市功能的协同发展;加快合淮同城化地区的小城镇一体化发展步伐,共同加强资金、产业、技术和公共事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两市的社会公共事业的协同发展,建立文化节庆、卫生医疗、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防治等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空间格局:建设“两心、两圈、一廊”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两心”分别为合肥中心城区、淮南中心城区。“两圈”分别为依托两大中心城市的外围城镇发展地带,合肥依托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淮南依托潘集区、凤台县和长丰县北部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一廊”为合淮走廊地带的城乡融合发展走廊。

4、生态环境一体化

发展策略:依托河湖水系和江淮分水岭的开敞空间积极构筑合淮一体的生态环境发展格局。积极优化调整合肥南部滨湖(巢湖)地区的产业结构,缓解巢湖水系环境压力;加强淮南地区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加大淮河水系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

空间格局:建设“四山、两湖、两带、两城”的生态发展格局。依托淮河、江淮分水岭构筑东西向的生态开敞空间;依托联通两大中心城市的江淮运河通道、巢湖、瓦埠湖构筑南北向的生态开敞空间,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业发展;依托合肥至淮南的城镇发展走廊构筑城乡生态协调地区;合肥和淮南的中心城区,依托山林和水网建设具有江淮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合淮同城化的条件

(一)地缘相接、人文相亲

(1)同属江淮丘陵地区。襟江带淮,接东连西,水系交错,湖泊众多,共同孕育了勤劳淳朴的江淮人民。

(2)历史人文关联密切。合肥与淮南在汉朝时同属古淮南国,吴楚文化一脉相承,著名战场、著名典故、著名历史人物时空关联。合肥—淮南—蚌埠一线是江淮之间联系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该地区的民风民俗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二)资源相关、优势各异

(1)交界地区水土调和,农林资源得天独厚。两市交界地区经过几十年的精耕细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优越的农业生产区。涵盖了粮棉、畜牧、瓜果、蔬菜、渔、经济林等全方位的农林资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两市教育基础雄厚,各类人才齐全。加强两市人力资源的整合、培养和开发,为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3)城市功能各具特色,科技能源优势互补。合肥是长三角地区和我省的重要教育基地和科技创新城市,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并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与生产能力。淮南是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从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看,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德国鲁尔地区的城市正是通过功能互补,加强科技城市对能源城市的反哺,使得该地区长期保持了发展的活力。因此,加强合肥与淮南的长期合作,对保持淮南的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合肥作为推动安徽崛起的第一增长级,淮南的能源也将为合肥率先发展提供支撑。

(三)产业相错、互为补充

(1)合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加速形成。正在打造汽配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与食品加工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随着城市架构的拉大,这些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向外围郊县地区转移与扩散,其中合肥北部地区将逐步成为未来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加快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并依托主要产业基地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

(2)淮南新型能源基地加快建设,重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并进发展。亿吨煤基地加快形成,预计2007年全市原煤产量可达4900万吨;火电基地继续扩大,发电装机容量达762.5万千瓦;省级煤化工基地项目建设启动。借助于新型能源基地跨越式发展态势,淮南近年来积极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延伸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起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现代纺织、电子信息、食品和农副产品种养殖产业的优势产业群。淮南的山南新区对外交通条件改善明显,水土环境资源良好,成为新一轮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市场相连、设施共享

(1)两城相向发展为一体化市场建设创造了条件。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合肥启动城北新区建设,淮南加快山南新区发展。两市之间距离的进一步缩短,加快了市场一体化进程,将逐步由传统的的山水相伴、乡村相邻发展模式向交通相接、城镇相连发展模式转变。

(2)交通设施一体化为合淮同城化奠定了基础。合淮1小时交通圈(82公里)即将形成,大型设施共享程度显著增强。合淮蚌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合淮阜高速公路均为安徽省“十一五”重点工程,促使两大城市城区通勤缩短到40分钟以内;合肥新的4E国际机场将在合肥市区西北的高刘镇建成,使淮南到机场的距离缩短到60~70公里;规划调研中的江淮运河直接将淮河航运与长江航运相接,成为淮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合淮同城化的效果

合淮同城化 可以使 淮南的能源优势,水运优势同合肥的铁路,公路优势,科教文化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从而在皖中北地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进一步增强两市的核心辐射作用,有利于促进安徽中北部的城镇化与一体化!

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

1、规划范围:合肥市和淮南市,国土面积9639.4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 2008—2020年

3、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

国家层面: 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区域层面: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泛长三角城镇群重点推进地区和长三角向西辐射门户;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

省域层面: 省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城镇化的重要承载地;省创新型建设和区域合作的示范引领区。

--发展目标: 以合肥、淮南为中心的双城式都市区,建成集约高效、开放多元、突出山水文化底蕴的复合型都市区,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总体规划: 突出科学发展观、区域一体化、新型工业化、科学城镇化、城乡统筹、和谐社会六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合淮复合型都市区“五个一体化”建设。

-- 城乡建设一体化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支撑合淮同城化加快发展的“双心、一廊、多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共建合淮工业走廊,推动功能组团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 产业发展一体化

充分发挥淮南的资源、能源优势和合肥的科技、资本、人才优势,联合发展循环经济,共同构建发挥资源特别是能源优势的高载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 基础设施一体化

公路方面:形成“三纵、四横、三联络线”的高速公路网布局。以促进淮河南北两岸联动发展为重点,加强跨淮河通道和疏港道路建设。

铁路方面:配合京福高铁、华东第二通道等干线建设,增加淮南煤炭基地外运通道,推动淮南高铁站建设进程,预留商杭快速铁路通道和淮南南站。

水运方面:加快江淮运河工程建设,把淮河、江淮运河和合裕线打造成合淮同城化通江的黄金水道。 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区域市场一体化

充分发挥合肥、淮南金融优势,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形成内外产品和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的市场一体化机制。

--生态环保一体化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强化区域联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拥有健康自然生态、高效经济生态和文明社会生态的生态型合淮复合型大都市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32:02